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Bamm.  BH 杨德明 《世界地质》1994,13(2):138-146,150
在怀俄明州Bighorn盆地中的5个地区进行了地植物反射率研究,波谱测试用的是SE—590手提式波谱仪,采集可见光及近红外区的数据(0.45~1.1μm)。这项调查结果表明,绿峰(0.56μm)和红谷(0.67μm)位置的大幅度蓝移(向较短波长移动)是蒿类植物中由烃引起的病变的最可靠标志。只有在蒿长在大量地表看得见或近地下烃类的地区,这种蓝移才能检测到。研究发现波谱反射率强度数据与地在或地下烃类的出现无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本文描述了一个产自中国滇东南文山地区坡松冲组(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的新植物属、种——辐射正理木(Zhenglia radiatagen.etsp.nov.)。这是一个小型草本石松植物。气生枝分化出营养轴和生殖轴,茎轴上叶迹的排列显示出似鳞木的叶序。叶迹可能具有叶舌穴,小型叶由突出和下延的基部和一个全缘的长叶片所组成。生殖轴由螺旋排列的孢子叶组成,它们形成一个紧密的似孢子叶球的结构。每个孢子叶具有侧向的延展和远端的叶片。长卵形的孢子囊近轴面着生在孢子叶上。我们将这个新植物置于原始鳞木目中。考虑到形态的相似性,特别是未分叉的小型叶具有似…  相似文献   
73.
上白垩统竟柱山组为一套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粗碎屑岩,间夹由英安岩、安山岩、石英粗安岩和流纹岩组成的中酸性火山岩。火山岩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碎屑岩均呈整合接触关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竟柱山组火山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是挤压背景下地壳增厚熔融的产物。竟柱山组沉积-火山岩的形成环境揭示了比如盆地的性质在晚白垩世已由弧后盆地转换为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74.
农田近地面层CO2和湍流通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树华  麻益民 《气象学报》1997,55(2):187-199
利用1985年5月至6月在北京郊区中国科学院农业生态试验研究站的麦田中实测的小麦不同生长期的CO2浓度梯度、光合有效辐射、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和温度、湿度及风速梯度等量的数据,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计算了CO2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并对观测场地、仪器设备、校准方法及误差分析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从5月14日到6月15日,在1m,2m和10m处,CO2浓度振幅的日变化分别为103.4到27.5,87.5到27.3和69.8到11.5ppm;光合型和呼吸型的平均CO2浓度分别为345.3,350.6,357.5ppm和373.9,369.7,362.1ppm。在白天,CO2通量和梯度的输送方向是从大气向植被,在中午(11时到13时)输送达到负的最大值。在夜间,CO2通量和梯度输送的方向与白天相反,并且,在早晨(4时到6时)达到正的最大值。CO2通量与净辐射(Rn)、可利用能(H+LE)、光合有效辐射和动量通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5.
依兰萝北地堑盆地地震地质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依兰萝北地堑盆地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资料及新构造活动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地质基本特征,指出地堑盆地西北侧的三角形地块具备发生破坏性地震的介质条件和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76.
本文依据观场调查资料及近几年来地震地质工作成果,讨论了德都地震的影响场特征.并分析了发生地震的地震地质条件德都地震从宏观上看基本上是原地重复发生的.因此影响场表现出统一的机制.即以北北东向破裂为主又有东西向因而具双向破裂的特点:地震发生在差异性活动的两大块体的过渡地带,受东西向讷漠尔河深断裂和北东向孙吴地堑共同控制而发生文中还给出了四次地震的宏观地震参数最后还就应力场火山与地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7.
重庆忠县泔井滑坡物性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泔井滑坡的工程(以钻探方法为主)地质勘察评价,对滑坡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①滑坡体的物质成分主要为粉质粘土加碎、块石;②潜在滑移带均由粉质粘土组成;③对滑坡体和滑移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用表格形式进行阐述;④对滑坡体发生滑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⑤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体分多种工况条件进行了稳定性系数和推力计算;⑥结论:在天然状态下,滑坡的稳定系数为1.35,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状态下,加之库区水位达175m时稳定系数为1.01~1.05,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而在175m回落至145m的过程中加暴雨及地震作用下,稳定系数为0.97~0.98,这时的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8.
79.
80.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其成因对于研究Rodinia超大陆的演化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这些岩浆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地幔柱和岛弧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对川西康滇裂谷中四川西昌一带出露的摩挲营花岗岩体和性质相似的周边花岗质小岩体,以及岩体中出露的基性岩墙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这些酸性、基性岩体形成于842~790Ma,基本为同时代的侵入岩;花岗岩基中普遍发育中性包体,为岩浆混合作用的表现;花岗岩起源于古老的下地壳,基性岩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华南位于澳大利亚和Laurentia大陆之间的Rodinia超大陆重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