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69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城市绿带是阻止城市蔓延、提高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手段。为了探究不同时段不同城市绿带随城市发展的非线性变化,研究基于韧性城市建设视角,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定量方法,测度分析2000—2020年北京、西安和成都3个典型环状超大城市绿带破碎化与连通性。研究表明:(1) 2000—2020年3个城市扩张模式以外延式扩张为主,绿带不断遭到城市建设用地的侵占,绿带及缓冲带内耕地分布范围自中心向外围显著缩小,草地和森林分布范围扩大且呈现破碎分散的特征。(2)城市绿带内建设用地面积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对北京绿带内生态用地侵占最为显著,其次是西安和成都,侵占面积占比分别为44.09%、43.21%和37.02%;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从绿带及其缓冲带内部到外部呈现先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耕地面积占比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森林、草地等其他生态用地呈现轻微波动。(3) 2000—2020年3个城市绿带破碎化程度整体降低,北京绿带连通性逐渐降低,西安和成都绿带连通性呈现先降低后增强的“V”型变化趋势,然而不同城市绿带不同景观破碎度与连通性的变化显著不同,3个城市绿带内耕地破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2.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目前,鄱阳湖周边分布着若干沙山,如湖口至彭泽一带沙山、吴城镇松门岛沙山等。此前研究多认为这些沙山为风力堆积的产物,特别是沙山的中上部。然而,我们通过野外调查发现,鄱阳湖周边沙山的中上部普遍保存有水成沉积构造的砂层/粉砂层,而且这些砂层/粉砂层的吴淞高程显著高于1949年以来鄱阳湖的最高水位(22.63 m,星子水文站)。本研究选取了鄱阳湖沙山两处代表性的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层为研究对象,并采集了两个样品开展粒度分析:一个样品(XZ-1)位于星子沙岭吴淞高程~36.5 m处,而另一个样品(HGDS-7)位于湖口县沙洲村沙山吴淞高程~40.3 m处。此次样品的粒度具有以下特征:(1)样品XZ-1分选性一般,而样品HGDS-7分选性差;(2)样品XZ-1粒度频率分布曲线有一个明显的主峰和一个不明显的次峰,而样品HGDS-7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现明显的双峰型;(3)样品XZ-1和样品HGDS-7的概率累积曲线分别呈现六段式和八段式;(4)如采用萨胡判别公式进行计算,样品XZ-1与样品HGDS-7的Y值分别为3.71和8.89。以上粒度分析结果和沉积构造解译一致,即此次选取的...  相似文献   
153.
紫色土陡坡耕地顺坡垄作条件下的土壤及其流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坡垄作是在长江上游特别是紫色土坡耕地上农民普遍采用的耕作模式,以往由于主流思想的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为例,采用野外调查与小区实验相结合,分别采集垄沟和垄坡表层土壤,测试顺坡垄作地块沟、垄土壤容重、粒径分布、有机质含量、TN、TP、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小区实验调查顺坡垄作条件下的土壤流失特征,进而探讨顺坡垄作导致的土壤特性差异与顺坡垄作的水土保持机制。结果表明:与垄沟内土壤相比,垄坡土壤平均含水量、容重分别降低29.74%和16.41%,土壤总孔隙度高20.56%,说明垄坡土壤具有更大的吸持水分的潜力,降雨产流阈值相比于垄沟土壤也更大。相比于垄沟内土壤,粘粒在垄沟内发生富集,垄坡土壤中的有机质、总氮(TN)和总磷(TP)指标分别高18.79%、17.30%和9.31%。侵蚀泥沙中沙粒含量出现明显富集,几乎是垄沟土壤沙粒含量的1倍,而粘粒和粉粒含量则远小于径流小区土壤成分,说明顺坡垄作有利于50μm土壤细颗粒的保持。侵蚀泥沙中有机质和TN远小于径流小区土壤成分,而TP则高于径流小区土壤成分,与侵蚀泥沙颗粒分选现象近似,说明顺坡垄作的肥力指标流失差异同样主要由侵蚀分选导致,也说明顺坡垄作有利于紫色土有机质和氮肥的保持。  相似文献   
154.
潜孔锤的钻进过程是一个高度非线性、大变形、破碎岩石的过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ANSYS/LS-DY-NA研究了在凿岩过程中,球齿凿入不同空隙率(塑性体积应变)岩石的冲击力特性。结果表明,岩石空隙率对钻头球齿与岩石之间的凿入冲击力幅值有很大影响,随着空隙率的增大,球齿凿入的冲击力显著减小,而对活塞与钻头间冲击力幅值影响甚微。通过ANSYS/LS-DYNA瞬态冲击数值模拟,形象地再现了潜孔锤钻凿系统冲击岩石发生侵入破坏的物理过程,为冲击碎岩瞬态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5.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的一年,广西提出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00亿元的目标。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和重大机遇,肖建刚厅长在2011年1月25日召开的广西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求:要周密部署,围绕社会发展大局的主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线、主动作为和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重点打好八个"主动战"。如何打准打好打赢八个"主动战"?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各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梳理出应对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6.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opgermplasmresourcesaretheindispensablematerialbaseforcropbreedingandagriculturalproduction.Theresearchondistributionofcropgermplasmr~urcesisofgreatimportanceinstudyingonorigin,evolutionandclassificationofcrops,expeditingandcollectinggermplasm,ascertainingofcentersofdiversity,protectinggermplasmr~urcesandmakingagriculturalproductiondivision.Since1949,researchesofexploration,collection,preservation,cha-racterizationandevaluationofcropgermplasmresourceshavebeendoneinChina.Atpresent,thenational…  相似文献   
157.
以三氟甲基磺酰氯为原料,经胺化、成盐、酸碱中和、复分解置换反应合成了无水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通过研究温度、溶剂、反应时间、氨气通入速率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优化了三氟甲基磺酰胺与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钾的合成条件。得到三氟甲基磺酰胺的最优合成条件为以乙腈为溶剂,氨气通入速度为0.8 m L/min,反应时间为1 h,反应温度为-10~-5℃;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钾的最优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0~-5℃。利用FT-IR、13C-NMR和ICP对中间产物与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的产率为72.65%。  相似文献   
158.
本文以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滩相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野外剖面资料、钻井资料、测试分析资料,对栖霞组滩相白云岩成因机理及其叠加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栖霞组白云岩的规模变化较大,从不到1米至几十米不等,区域上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盆内其它地区零星发育。白云岩的发育与沉积背景关系密切,其中分布于盆地西部的白云岩为台地边缘滩相沉积背景,而盆地内零星分布主要为台内滩沉积背景。栖霞组白云岩成因包括三种类型:(1)高能滩混合水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2)埋藏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3)热液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其中,高能滩混合水白云岩化形和热液白云岩化为主要的白云岩化作用。现今无论是在野外剖面还是钻井岩心中所看到的白云岩为多种白云岩化作用的叠加结果,叠加效应体现在白云石晶体形态上、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温度上。在白云岩形成过程中,滩相沉积是白云岩化的基础;不同类型的白云岩化作用是关键;裂缝的发育为白云岩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9.
160.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跨越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2012年贵港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贵港市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