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8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651篇
测绘学   362篇
大气科学   352篇
地球物理   397篇
地质学   1350篇
海洋学   534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40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流动VLBI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及天线效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流动VLBI系统——DCW—01型流动VLBI测量仪,目前已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投入使用。在流动VLBI的观测试验中,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和天线效率是观测前系统调试和检测的两项重要内容。天线系统噪声温度是衡量流动VLBI观测系统内部噪声程度的特性指标;天线效率反映了天线系统对到达天线能量的刊用率,在很多计算公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因此,精确地测量它们的值是进行相关处理和计算的前提。文中结合我国流动VLBI观测站的研制与建设,介绍了流动VLBI测量仪的天线及接收机系统,并详细阐述了其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和天线效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92.
基于非线性平差模型的坐标转换公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线性近似法以及非线性参数估计法讨论了直角坐标系七参数转换模型,指出改进的Gauss-Newton方法具有理论严密、计算简洁、易于编程、精度较高等持点。对于处理类似坐标转换的非线性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3.
GLONASS与GPS导航定位技术原理相似,GPS/GLONASS组合测量由于可见卫星数目的增加,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可靠性、完备性。着重介绍了GPS/GLONASS组合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源及其性质并给出相应的影响量级。  相似文献   
94.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构造作用的锆石裂变径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所获得的19个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155-243Ma之间,明显地分为2组,分别对应于2个构造活动期,早期为155-189Ma,晚期为189-243Ma。这与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反映的62-100Ma和100-160Ma两个构造期完全一致。早期和晚期构造活动期持续的时间分别为54-60Ma和34-38Ma,而这两个构造期之间的间隔时间,则从早到晚由83-89Ma变为89-93Ma。同时,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与距特斯巴汗断裂和巴寨断裂的距离有关,反映这两条断裂带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
湖泊湿地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研究重点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植物营养元素及一些有机污染物,评价标准体系相应地包括水质基准、营养物基准、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饮用水卫生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标准等。  相似文献   
96.
Water soluble components of PM10 Chongqing,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oncentrations of water soluble ions (Na+, NH4 +, K+, Mg2+, Ca2+, NO3 -, Cl-, and SO 4 2- ) in PM10 samples collected on cellulose filters by a medium-volume cascade impactor were determined,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three kinds of areas in Chongqing: industrial area (Jiulongpo district),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area (Jiangbei district) and background area (Jinyun Mountain in the Beibei distri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cept for the background site, the annual average values of PM10 are 23% – 61%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ir quality standard (GradeII) (0.1 mg/m3), even that the value of the control site is still 20% higher than American standard (0.05 mg/m3). This implied that serious pollution of fine particles occurred in Chongqing. Nine kinds of soluble ions in water of PM10 were analyzed by ion chromatography (IC) and the annual average concentrations follow the order of [SO 4 2- ] > [NO3 -] > [Cl-] > [F-], and [Ca2+] > [NH4 +] > [K+] > [Na+] > [Mg2+]. Their values were different in these areas: the industrial area > the commercial and living area > the control area. As for NH4 +, K+, Ca2+, NO3 - and SO 4 2- , their seasonal average concentrations show a similar variation trend: the values in spring and fal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ummer and winter. The seasonal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Cl-], [F-], [Na+] and [Mg2+]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ions.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Na+] changed more greatly in different seasons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hree i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areas have been polluted by coal smoke and dust to different extents, while some local resources of pollu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s well.  相似文献   
97.
王娴  李建康  丁欣  张德会 《地质论评》2016,62(S1):407-408
绿柱石与硅铍石均为铍矿物家族中的主要成员,是重要的工业铍矿物,利用背散射和电子探针研究矿物特性时,常可见两者共生或发生交代的现象(饶灿,2009;Reyf, 2008; Evensen, 1999),其结晶条件对于成矿环境与成矿机制均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前人已进行了关于绿柱石,硅铍石等铍矿物稳定性的实验研究,但研究多采用高温淬火的高温高压实验装置,误差大,且无法原位观测矿物结晶习性(王振杰, 1992;Sirbescu et al., 2009),本文利用热液金刚石压腔,原位观测了绿柱石与硅铍石的结晶过程,得到了它们结晶的温压条件及结晶习性。  相似文献   
98.
青藏高原和亚洲夏季风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亚洲夏季风环流受海陆和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大地形的热力作用调控.亚洲季风所释放的巨大潜热又对大气环流形成反馈.这种相互反馈过程十分复杂,揭示其物理过程对理解气候变化格局的形成和变化以及提高天气预报及气候预测的准确率十分重要.夏季北半球副热带对流层上层环流的主要特征是存在庞大的南亚高压(SAH)以及强大的对流层上层温度暖中心(UTTM).本文介绍了温度—加热垂直梯度(T-QZ)理论的发展,并用以揭示SAH和UTTM的形成机制.指出沿副热带欧亚大陆东部的季风对流潜热加热及其中西部的表面感热加热和高层长波辐射冷却是导致SAH和UTTM在南亚上空发展的原因.文中还介绍了Gill模型用于上部对流层研究的局限性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9.
李雪  咸迪  亓永刚  徐喆  钱建梅 《气象科技》2016,44(4):692-696
简述了目前我国风云卫星数据服务以及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的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风云卫星数据服务评价的6个1级指标和19个2级指标。设计了风云卫星数据服务评测量表,并采用分半信度、因子分析等方法对量表作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评测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确定了包括服务平台易用性、服务流程规范性、服务响应及时性、服务内容完整性、服务工作主动性、服务宣传广泛性等6个方面的风云卫星数据服务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0.
大兴安岭北部伊图里河地区二长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涛  陈聪  刘凯  鲍庆中  周永恒  宋万兵 《地质学报》2016,90(10):2637-2647
本文对大兴安岭北段伊图里河地区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旨在查明其成岩时代及岩石成因,并探讨其构造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该黑云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3.3±0.8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具有具有高硅、富钾、富铝的特征,A/CNK比值较大(0.96~0.99),痕量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Ce、Zr、Hf等高场强元素,贫Sr、P、Ti、Ba的特征。以上特征表明伊图里河地区花岗岩为具钾玄质系列岩石特征的铝质A型花岗岩,为中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该期岩浆侵位活动可能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东部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下的弧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