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8篇
  免费   1077篇
  国内免费   1602篇
测绘学   1045篇
大气科学   649篇
地球物理   832篇
地质学   3143篇
海洋学   759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415篇
自然地理   74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5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郑文棠  程小久 《华南地震》2010,30(Z1):36-44
比较了不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地震影响系数的方法,基于真时程动力分析法,通过设置人工透射边界,研究了典型核电厂边坡三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动态放大系数取值,对比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本构情形下的三量动态放大系数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边坡三量增幅随坡高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规律,各向异性边坡增幅大于各向同性边坡。当边坡高度超过100m后,边坡出现了三量动态放大系数瘿点,且各向异性边坡的瘿点多于各向同性边坡。计算获得的各向同性边坡动态放大系数取值区间为1.05~1.6,各向异性边坡的动态放大系数取值区间为1.6~2.7。研究成果可指导核电厂边坡的抗震设计,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新疆西天山乌孙山地区科库萨依系列石英正长斑岩呈岩瘤状、岩脉状产出,侵入于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地层中。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4.4±3.7 Ma(MSWD=0.51),属石炭世晚期,为本区岩浆活动及构造环境探讨提供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安宁河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强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影像解译,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利用第四纪地貌填图、样品采集和差分GPS地貌面的测量等研究手段,对安宁河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第四纪地貌特征与断层活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安宁河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探讨了该断裂上强震的危险性。结果表明,晚第四纪以来,安宁河断裂带有强烈左旋走滑和逆冲的双重运动特征,由此可将其划分为南、北两段,北段最后一次活动时间大约在公元15世纪,南段最后一次活动时间为1536年。安宁河断裂带北段的强震危险性大于南段,且未来地震的强度在7.5级左右。  相似文献   
994.
文中展示了南黄海中古生代沉积地层的成像结果,显示南黄海隆起区存在较稳定的中古生代沉积地层残留区.南黄海中古生代残留沉积地层的成像问题一直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难点,主要原因是以海底鸣震为主的层间多次波和与中古生界顶界面相关的长程多次波非常发育,致使有效反射波无法准确识别.本文利用平面波域层间多次波的可预测性,对地震数据平面波分解之后进行预测反褶积,较好地消除了层间多次波.利用速度差异分离长程多次波,在有效波速度无法确定的条件下,先从低速的、可以确认的多次波开始进行分离,逐步确认并分离多次波,同时逐步进行有效波的确认和成像速度的尝试,最终得到合适的成像速度场和多次波被充分分离的数据.成像结果对南黄海残留盆地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5.
T17断块岩性地层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断陷湖盆缓坡带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区,具备形成岩性地层油气藏的优越条件.本文采用地球物理技术与石油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T17断块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地质特征与油气展布规律,认为:(1)油气成藏受不整合面、岩性及构造因素综合控制;(2)单个含油砂体的油层在上倾部位受储层超覆尖灭线控制,下倾方向受油水界面控制;(3)多个含油砂体叠和构成了岩性地层油气聚集区带,整个区带油气层纵向上呈阶梯状产出,平面上由构造低部位向构造高部位呈条带状展布.据此,总结该区油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模式,并应用到该断块的勘探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The Ordovician radiation is among the major bioevents in earth history that have drawn great attention from geologist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here have been hundreds of publications treating various aspects of this radiation. The study of the event involves a broad spectrum of research fields and concerns many scientific questions. Many opinions and hypotheses have been proposed on the triggering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radiation. Herein the authors critically review the study of the Ordovician rad...  相似文献   
997.
以库姆塔格沙漠南部阿尔金山北麓山前戈壁区为研究区,借助无人机影像数据准确提取植被覆盖区;采用高空间分辨率WorldView-3数据的估算结果对中空间分辨率Landsat-OLI数据的估算结果进行修正;选取红光反射率波段(RED)、近红外反射率波段(NIR)、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修正土壤调...  相似文献   
998.
利用NCEP1°×1°的再分析资料,用大尺度水汽通量流函数和速度势以及水汽收支对台风“麦莎”在移动过程中水汽输送流函数和速度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麦沙”在北上过程中,主要有2支水汽通道,一支是从太平洋开始向西经赤道到达印度洋,在索马里转向,经过孟家加拉湾呈西南气流向西北方向输送;另一支来自副高南侧偏东气流。计算分析还表明,用无辐散风流场来定台风中心要比用总的流场更精确。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滨海新区第四系水文地质条件、地温场等特征,结合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垂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及相关政策,对两种类型的地源热泵系统在滨海新区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咸淡水串层、回灌、地面沉降及热平衡等,建议在应用地源热泵系统时要合理设计,确保咸淡水不串层,并进行相应的原位热响应试验,研究热平衡和回灌问题,尽快开展该区浅层地热能的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弹性地基梁法基本思想,考虑基坑分步开挖和逐级加撑的动态施工因素,通过有限元计算模拟基坑实际开挖过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采用位移反分析方法反演各土层m 值,并准确预测后续工况支护体的变形。采用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内嵌的APDL语言编程建立支护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应用数学软件MATLAB编制“改进单纯形法”优化程序,编写了接口程序,实现了MATLAB对ANSYS模型的实时循环调用和逐步寻优。武汉长江隧道武昌明挖段基坑工程算例证明,基于单纯形法的联合编程技术能方便、高效地被应用于支护体位移反分析预测中。建立了基于本工况预测下一工况或相邻断面的扩展型位移反分析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拟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