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6篇
  免费   828篇
  国内免费   1095篇
测绘学   641篇
大气科学   375篇
地球物理   544篇
地质学   2146篇
海洋学   597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274篇
自然地理   49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沉积物的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与盆地构造、古气候背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构造和气候的变化是盆地充填和演化的两个主要控制因素,对沉积物而言,其主要是对沉积物类型和分布的控制。从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角度,提取了与盆地构造和气候演变有关的主要参数,包括碳酸盐岩矿物中的δ13C、δ18O、石英/长石、高岭石/粘土、伊利石/粘土的比值,反演地质历史中盆地在构造和气候上的变化。对松辽盆地白垩系的研究表明,泉三段、泉四段中石英/长石低值代表了在盆地坳陷期存在着具有一定强度的构造运动。伊利石/粘土和高岭石/粘土的分析反映出松辽盆地白垩世的气候经历了由泉三段沉积期气候干旱到青山口组沉积期气候湿润、姚家组沉积期气候快速转向干旱、嫩一段沉积期湿润的气候和嫩三、四段沉积期湿热气候的演变。碳酸盐岩中碳、氧同位素分析显示松辽盆地在83.3 Ma左右发生了海侵事件,在82.8 Ma左右发生了海退事件。  相似文献   
992.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酸化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以比INT脱氢酶活性来表征反应器中各室内的酸化菌活性。探讨了各格室酸化菌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对影响各室酸化菌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2.4 kgCOD/(m3·d) 条件下,反应器中各室酸化率与酸化菌比INT脱氢酶活性成相关性,一室、二室的酸化率占总酸化率的73%;同一格室内比INT脱氢酶活性中部高于底部。  相似文献   
993.
横向载荷作用下刚性桩变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新壮  丁桦  金青  李术才 《岩土力学》2006,27(7):1092-1096
目前对横向受载刚性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承载力方面,对变化规律研究很少。为此提出了利用刚性桩上两点位移求桩上任意一点位移、桩回转中心位置及转角的方法。通过对粉质黏土中的刚性桩进行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发现,回转中心位置随位移和载荷的增大,先是急剧下降,然后变缓,最后基本趋于稳定,而且桩埋置参数与土力学参数对回转中心位置的变化规律影响很小;而桩的转角随位移增大近似线性变化。比较发现,由试验和数值计算得到的回转中心极限位置与由极限地基反力法得到的结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94.
张富有  刘汉龙  崔艺斌 《岩土力学》2006,27(11):1927-1930
运用随机振动理论,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并联基础隔震结构层间最大位移的概率统计特性,导出了其均值和均方差的计算公式。选用一个采用并联基础隔震的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作为数值算例,通过地震随机响应分析,得出了隔震结构各层层间最大位移的均值及均方差响应,通过增大上部结构自振频率与隔震结构自振频率的比值以及增大隔震层的摩擦屈服剪力都可以降低隔震层最大位移的均值响应。  相似文献   
995.
利用特制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器,模拟实际工程中土体的受力条件,对黄河大堤非饱和土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土水特性以及非饱和土的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非饱和土基质吸力随着土体周围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非饱和土的有效摩擦角 值受含水量的影响不大。但总凝聚力 受含水率的影响较大,含水率越小,基质吸力就越大,总凝聚力亦越大。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的拟合模型,该模型参数易于确定,与实测结果:拟合误差较小,满足非饱和土的强度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96.
油井产液量与井底压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流体动力学理论,研究了油井产量与井口压力、井底压力之间的产量关系,给出了井口压力和油井产液量之间的等效互换关系,进一步研究了油井动态观测资料的科学处理方法,以胜利油田东水-3井为例,对其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并讨论了泄流管管径对流量及等效水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刘凌  崔广柏 《水科学进展》2000,11(4):401-407
在土壤水环境系统中,吸附作用是影响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污染物的吸附性越强,则其存在于土壤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比就越小,生物降解可能性也就越低。本文建立了定量描述吸附作用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颗粒内部传输过程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发现,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水吸附分配系数Kd越大,则其从土壤颗粒内部传输到外部水溶液的速率就越小,总的降解速率也就越低。  相似文献   
998.
将中国境内1980~1993年ECMWF再分析日降雨量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CMAP候降雨量按16种方案整合后,再与实测资料做相关分析得出粗略的质量评估;并应用旋转主成分分析结合复变量莫莱特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就其在东亚季风区的空间模态和不同频率下变化的时间序列得出具体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由最好的整合资料算出的6个旋转空间模态与实测资料比较除顺序有所改变外二者惊人地相似,不仅其14 a日均降雨量和标准偏差借助遥感候降雨量较再分析数据大有改进(尤其在四川盆地),而且还保留了再分析日降雨量再现不同时间尺度下实测降雨量波动的能力。除周内波动有所不同外,与夏季风爆发和洪涝灾害关系密切的周际以上波动与实测资料大致相符或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99.
差分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运用移动差分GP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包头市郊区县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的优点,GPS数据输入GIS,可以快速成图。  相似文献   
1000.
济宁市地下水与地面沉降三维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济宁市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对引起地面沉降诸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建立了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变幅之间的相关关系。集中过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济宁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准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和一维地面沉降模型。通过水力联系建立地下水与地面沉降耦合数值模型 ,运用有限元法对地下水渗流场和地面沉降量进行模拟 ,并对 2 0 0 0年和 2 0 10年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