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1篇
  免费   1834篇
  国内免费   2372篇
测绘学   927篇
大气科学   1514篇
地球物理   2108篇
地质学   3991篇
海洋学   1568篇
天文学   251篇
综合类   850篇
自然地理   133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526篇
  2021年   638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560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676篇
  2012年   637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663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484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平面散点集Delaunay三角剖分的一种高效方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平面散点集逐点插入的Delaunay三角化的方法为基础,在三角化过程中采用一定策略,将其改进成为一种简单易行而高效的方法,能够适应包括多岛、多连通域等复杂情况的各种边界,能够生成贴体的三角网,网格能够保证符合Delaunay法则。  相似文献   
162.
在着重于空间现象分析处理的GIS与动态模拟的SD方法结合的模式下,动态模拟预测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了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63.
详细阐述了矿产资源遥感综合预测方法的工作程序、控矿要素的数字化分析与遥感找矿模型的建立,以及遥感矿产的综合分析评价方法与应用等,并以西南三江中段遥感综合预测成果佐证了矿产资源遥感综合预测方法在矿产资源预测中能使野外调查工作更具预见性和目的性,从而大大缩短了矿产资源调查的工作周期。  相似文献   
164.
新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及其与传统空间组织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田明  樊杰 《地理科学进展》2003,22(2):186-194
在新产业区概念和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归纳了产业区发展的一般过程,并重点对新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及所具有的优势进行了探讨。地方化产业群及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是新产业区成熟的标志,知识外溢、经济外部性导致的收益递增,以及基于密切的内部联系引来交易成本的降低使新产业区获得了强大的经济竞争优势,新产业区的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网络效应、创新效应和企业与地方文化的良好融合是经济竞争优势的根本。最后,对新产业区理论和传统的空间组织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二者的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5.
中尺度自忆模式在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大气自忆性原理提出的回溯时间积分格式应用于中尺度格点模式MM5,构建了中尺度自忆模式SMM5并做了短期强降水预报的实验.结果表明,SMM5模式与MM5模式相比,由于使用了多个时刻的场资料,预报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SMM5预报的最大雨区的中心位置与降水量也比MM5更接近实际观测场.  相似文献   
166.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气候增暖进程的统计事实   总被引:44,自引:8,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我国年平均及四季的气温变化特征,重点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气温变化的主要差异及其增暖进程。结果表明,我国年平均气温是呈上升趋势的,但80年代以前年代际变化并不明显, 升温幅度不大。我国气候增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增暖加速,急剧增暖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经历了由偏冷向偏暖的趋势转变。我国四季气温变化趋势在80~90年代增暖的进程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冬季增暖开始时间最早、幅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90年代我国气候增暖急剧加速,其原因除了冬季气温持续攀升作用外,春、夏、秋季气温上升, 特别是春、夏季增暖幅度的加大增暖区域的显著扩展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7.
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一类识别生命线系统可靠路径与失效路径的新方法,该方法从系统发生概率最大的可靠路径出发,采用递推分解的思路,识别出系统的互斥可靠路径和互斥失效路径,并给出系统失效概率的表达式和失效概率上下界表达式。实例分析表明,该识别方法的计算复杂性较小并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68.
Hilbert-Huang变换在密频结构阻尼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Hilbert—Huang变换是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由经验模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技术及Hilbert变换两部分组成。本文研究此方法对于密频结构阻尼识别的应用。首先对于两自由度系统模型,说明该方法用于阻尼识别的步骤。进而研究存在频率密集现象的高层建筑的阻尼识别问题。上述结果与理论值及由半功率带宽法的识别值进行了比较,对比显示Hilbert.Huang方法较传统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密频结构阻尼的性能,适用于大型结构的系统识别。  相似文献   
169.
江西2003年夏季罕见高温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江西省2003年夏季罕见高温干旱的强度、气候历史地位、500hPa环流形势特征和海温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夏季高温强度在多项指标上均排建国以来第一位;在500hPa环流形势上具有特殊的分布特征;在前期环流形势场和海温场上具有一些前兆特征,有较好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170.
鄂豫皖交界地区地震地质背景与中强地震复发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鄂豫皖交界地区位于东大别山西部,历史中强地震(M≥43/4)主要发生在土地岭-落儿岭及商城-麻城断裂带上,且“互动”和“连动”的特征较为显著。根据这一特征,在研究东大别山区域地质、地壳结构、断裂活动及地震构造应力场特征的基础上,可将鄂豫皖交界地区的中强地震作为秦岭-大别山活动地块中的次级地块的整体活动来看待。该区历史地震活动整体表现为丛集特征,而主要发震断层(土地岭-落儿岭断裂)的历史地震活动则具有相对较好的准周期性。地震复发周期研究提示,该地块近期发生M≥5.0左右地震的危险性较大,而霍山-六安地区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主要危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