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开展上海软黏土的宏微观三轴剪切试验,研究软黏土受荷状态下孔隙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局部变形在加荷初期就开始发生。随着荷载的增加,细碎团聚体增多,孔隙不断地扩展,生成大的贯通孔隙,孔隙定向排列明显,剪切带形成。微观结构参数与剪应力比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最大孔隙面积、孔隙比、孔隙各向异性率及分布分维数在受荷初期缓慢地增大,后期快速增大。应变为8%时,最大各向异性率达到0.68,最大孔隙比为1.96。剪切带附近的微观结构参数都大于带外值。在受荷过程中,土的微观结构发生劣化,软黏土变形过程分为损伤开始、损伤发展剪切带形成和土体破坏3阶段,微观结构的劣化与土的宏观力学特性紧密相联系。  相似文献   
32.
黑龙江省1∶10000地形图数据更新是构建数字龙江,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其他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的基础数据源。1∶10000地形图数据内容比较详细,层次结构分明。介绍了黑龙江省内1∶10000地形图数据更新情况、数据库的更新设计、图形及入库数据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33.
中国板块构造的轮廓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正> 一、前言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早在四十年代中期黄汲清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其后又有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中国大地构造文献问世。但从板块构造观点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则开展的很晚,不过为近数年间之事。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构造复杂,以往的地质资料又缺乏有关板块构造的记载,因而现在要论述全国的板块构造,很感资料的不足。这里只能讲一个大致的轮廓,有些地方也还只是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4.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采用MODIS图像数据反演石羊河流域的地表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对石羊河流域1月、4月、7月和10月的日均ET进行了估算(1月的日ET为0.15~7.21 mm,4月的日ET为0.89~7.86 mm,7月的日ET为0.12 ~9.08 mm,10月的日ET为0.54~...  相似文献   
35.
本文针对我国矿山地质情况及短(中)期生产计划编制方法,以AutoCAD2009为开发平台,提出了一种能够反映矿山工程发展状态及几何约束关系的虚拟采场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建立采场时空数据库模型,实现采矿过程的回放及超前演示.  相似文献   
36.
1961-2007年辽宁省降雪量和降雪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辽宁省52个站1961—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降雪天气现象资料提取出了逐日降雪数据,分析了近47a(1981—2007年)的年降雪量和降雪日数的空间分布、长期变化状况、突变和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的降雪量和降雪日数是在1月达到最大值.近47a降雪量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降雪日数明显减少,平均每10a减少1....  相似文献   
37.
利用2016—2018年常州市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数据,结合同期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常州市区PM2.5以及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并统计分析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州市区PM2.5、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气温等具有明显季节性,呈夏季较高冬季较低,而气压夏季较低冬季较高的特征。相对湿度与PM2.5呈正相关,即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PM2.5超标率和平均浓度均增加;降水对PM2.5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率与降水前PM2.5浓度、降水量、降水强度有关,降水量、降水强度越大,则降水清除效果越好,而降水前PM2.5浓度较小,则清除率不明显;常州市区偏西风时PM2.5的超标率和平均浓度较其他风向较高;风速对常州市区PM2.5的影响呈负相关,即风速越大PM2.5超标率和平均浓度均减小;常州市区地面天气形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表现为气压较低气温较高,PM2.5超标率以及平均浓度相对较低,而第二种类型表现为气压较高气温较低,PM2.5超标率以及平均浓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8.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预估1.5℃和2.0℃升温情景下,东北地区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结果表明:RCP4.5排放情景下,模式预计在2030年和2044年左右稳定达到1.5℃和2.0℃升温;两种升温情景下,东北地区气温、积温、生长季长度均呈增加趋势,且增幅随着升温阈值的升高而增加;1.5℃升温情景下,年平均气温增幅为1.19℃,年平均降水距平百分率增幅为5.78%,积温增加247.1℃·d,生长季长度延长7.0 d;2.0℃升温情景下气温、积温、生长季长度增幅较1.5℃升温情景下显著,但是年和四季降水普遍减少,年降水距平百分率减小1.96%。两种升温情景下,极端高温事件显著增加,极端低温事件显著减少,极端降水事件普遍增加。霜冻日数、结冰日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热浪持续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未来东北地区降水极端性增强,不仅单次降水过程的量级增大,极端降水过程的量级也明显增大,随着升温阈值的增大,极端降水的强度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9.
陆莹  王乃昂  李卓仑  董春雨  朱金峰 《地理研究》2011,30(11):2083-2091
依据Q-型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化学离子为变量,将研究区划分为A、B、C三个分带(区)。同时,利用遥感影像资料提取相应湖泊的面积信息,并进行等级划分,与湖泊水化学特性作对比分析,以探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位于沙漠东南边缘的A类湖泊沿东北-西南向呈带状分布,以淡水湖和微咸水湖为主,湖泊面积极小;B类湖...  相似文献   
40.
基于前期ERA5逐月再分析数据, 应用3种机器学习算法(Lasso回归、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对辽宁省初霜冻日期进行预测评估。Lasso回归算法提取对初霜冻日期预测有重要指示意义的气象要素特征集, 通过交叉验证和超参数调优建立初霜冻日期预测模型, 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距平同号率方法定量定性地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 特征选择后的气象要素特征集建模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可解释性和稳定性; Lasso回归模型在4月起报的预测效果最好(RMSE为6—8 d), 神经网络模型在5月起报性能最好(RMSE为6—9 d), 随机森林模型在3月起报性能最好(RMSE为8—9 d); 辽宁全省大部分站点距平同号率为50%—70%, 其中Lasso回归和神经网络模型为5月起报最高(约为68%), 随机森林算法为3月起报最高(约为62%)。特征选择和敏感性实验结果发现, 低植被覆盖比例是初霜冻日期预测关键预测因子, 植被覆盖率越高越有利于地表含水量保持, 降温容易产生霜冻, 初霜冻日期也就越易提前, 去掉低植被覆盖比例因子后模型预测效果显著下降, 也表明该因子是模型建模的前期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