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9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438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379篇
地球物理   399篇
地质学   855篇
海洋学   284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本文用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结构底层耗能柱、用承重墙和隔震器控制结构底层倒塌破坏,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耗能-隔震柔性底层结构体系。通过本文12根钢管混凝土柱和文献[7]中7根钢管混凝土柱的低周疲劳实验,初步确定了钢管混凝土柱地震损伤模型的参数;通过两个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模型和一个纯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模型的拟动力实验,研究和比较了两类结构体系的地震损伤。  相似文献   
142.
作者通过对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巨晶Cpx的109个样品的化学成分的统计、计算及投影,研究了Cpx巨晶的产状、物性及矿物化学的主要特征,并对其成因信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Cpx巨晶的成分以A1_2O_3、A1~(v1)较高而Ti、Mg'中等为特征。但在“反应边”中,A1_2O_3、Na_2O、A1、A1~(v1)则明显降低。我国巨晶以普通辉石为主,而透辉石、次透辉石及顽透辉石少见。国内不同地区的Cpx巨晶成分也略有不同:华南区巨晶的Wo较高而A1_2O_3较低;华北区Fs、A1_2O_3较高;而东北区En较高而A1_2O_3中等。有关Cpx巨晶的成因信息,作者的观点是:(1)巨晶Cpx是寄主玄武岩浆在上地幔中结晶的产物,而不是地幔解体的捕虏晶。(2)我国巨晶Cpx的结晶温度是1021—1209℃,压力为1.4—3.2GPa,所以,Cpx巨晶的结晶深度为48—104Km。(3)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均产于大陆板块内部,以碱性玄武岩成分为主,而拉斑玄武岩较少。  相似文献   
143.
辽宁清原绿岩地层自下而上分为榆树底组、红透山组和南天门组。小莱河铁矿区榆树底组斜长角闪岩岩石化学性质和稀土元素分布曲线表明,该岩石的原岩属太古代亏损型(DAT)拉斑玄武岩。此斜长角闪岩中的角闪石的两个~(40)Ar/~(39)Ar年龄谱给出该岩石的变质作用发生在29.9亿年。清原绿岩地层形成时代可能在30亿年或稍早一些。全球范围绿岩地层的年龄是35—19亿年,峰值是27亿年.清原绿岩地层的早期形成年龄则大于全球绿岩的峰值年龄。  相似文献   
144.
我国东部若干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长石巨晶的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汇集了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76个长石巨晶的化学成分,并与53个国外长石巨品进行了对比。文中对长石巨晶的产状、物理性质、矿物化学及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国际上关于长石巨晶五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作者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5.
Based on the tested data of pressure and vitrinite reflectance of some wells in sedimentary basins, abnormal high pressure is regarded as not the only factor to retard the increase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R o). Apart from the types of the organic matter,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nd chemical environment (fluid composition and inorganic elements) will result in the abnormal vitrinite reflectance values in the sedimentary basins. This paper tested trace elements and vitrinite reflectance data from the the abnormal high pressure and normal pressure strata profiles, respectively, and found that the acidic and lower salinity starta are favorable for the increase of R o. By discussing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some trace elements in the mudstone and 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values, the typical trace elements were found to suppress and/or catalyze 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of organic matter, while the elements of Ca, Mn, Sr, B, Ba and P may result in the retardation of R o. However, elements of Fe, Co, Zn, Ni and Rb may catalyze the organic matter maturation. This study is conductive to the organic maturation correction, oil and gas assessment and thermal history reconstruction by the paleothermometry. Translated from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6, 80(11): 1760–1769 [译自: 地质学报]  相似文献   
146.
Having the ability to predict enrollmen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any school’s recruiting tea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nrollments. As a case study, we used 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ETSU) pharmacy school, a regional pharmacy school located in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 we foun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enrollment volume for the ETSU pharmacy school were Euclidean distance, probability (based on competing pharmacy schools’ prestige, driving distance between schools and home and tuition costs), and the natural barrier of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Using these factors, together with other control variables, we successfully predic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nrollments for ETSU pharmacy school. Interestingly, gender also surfaced as a variable for predicting the pharmacy school’s enrollment. We found female student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geographic proximity of home to school.  相似文献   
147.
148.
根据1993年我国28个台站地面及高空气象要素资料,拟合出这28个台站所在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同地面湿度参量(地面水汽压、地面露点)关系的经验表达式,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地理纬度ψ和海拔高度H两个参量,将经验系数参数化,建立起由地面湿度参量计算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经验计算模式.另外还拟合出这些地区整层大气有效水汽含量同可降水量关系的经验表达式,提出一个先由地面湿度参量计算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再由此计算出整层大气有效水汽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9.
马刚  王强  邱崇践 《大气科学》2002,26(2):271-278
为了对黑河试验观测资料进行订正,利用一个一维边界层垂直扩散模式和以拟牛顿极小化算法为基础的最优化方法建立了一个变分同化系统,其中,目标函数相对于控制变量的梯度用扰动法求取.并利用模式资料和黑河试验若干时刻的观测资料进行了一些数值试验.试验证明,将初始场变量与模式误差系数同时作为控制变量加以调整,能够有效调整初始场观测资料.并且,用变分同化方法能够较线性插值(时间、空间)方法更有效、合理的修正黑河试验观测资料场的种种缺陷.  相似文献   
150.
位于两大构造单元结合带的查干德勒苏地区,中元古代在近EW向裂陷槽内接受了巨厚的含炭质、白云质和火山物质的渣尔泰群滨浅海相沉积建造,铀元素得到第一次预富集;大约1.4Ga前的白云鄂博运动,出现大量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铀元素得到第二次预富集;晚石炭世末的中华力西运动第Ⅱ幕,形成罕乌拉、英巴岩基的主体,铀元素得到第三次预富集;早白垩世早期的陆相断陷盆地沉积,含有较多的有机质,铀元素得到第四次预富集;新生代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气候干旱炎热,在地表地下水的作用下,铀元素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成为查干德勒苏地区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矿化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