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794篇
测绘学   282篇
大气科学   455篇
地球物理   377篇
地质学   1407篇
海洋学   369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34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初始几何缺陷对UOE焊管屈曲压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UOE焊管经过一系列成型工艺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成型结果,但管道截面仍存在一定初始几何缺陷,这将对管道性能产生明显影响。通过试验测定X65钢在循环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UOE焊管成型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主要成型参数对管道屈曲压溃压力的影响。分别采用有限元模拟和试验测量方法确定管道截面初始几何缺陷分布情况,并采用余弦函数形式拟合几何缺陷。结果表明,扩径阶段芯轴数目将对缺陷形式产生影响,且实际厚壁UOE管道几何缺陷形式更接近梨形而非椭圆形。评估厚壁UOE管道性能时,近似认为截面形式为椭圆形可能发生过于保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2.
基于AMS14C定年结果,对近千年来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的粒度、黏土矿物组成及结晶学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该区沉积特征、物质来源及近千年来环境演化的沉积记录。结果表明,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主要为细粒的粉砂和黏土,沉积速率平均为34.44 cm/ka,低于东海陆架和冲绳海槽南部,高于开阔大洋,具有从陆架向大洋过渡的沉积特征。黏土矿物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平均57%)和蒙脱石(平均25%)为主,含有少量绿泥石(平均16%),几乎不含高岭石(平均2%),其中蒙脱石主要来源于吕宋岛弧物质输送和附近海域原位的基性火山物质蚀变,伊利石和绿泥石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风尘输送和台湾东部河流输入,高岭石主要来源于台湾东部河流和吕宋岛弧物质输入。黏土矿物的物源定量识别研究表明,研究站位的黏土矿物有26%~72%来源于亚洲大陆风尘输送,11%~55%来源于台湾东部河流输入,11%~26%来源于吕宋岛弧物质输送。近千年来沉积物物源的变化特征较好地反映了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这3个百年尺度的全球性气候变化阶段。亚洲大陆风尘输送和台湾东部河流输入对研究区沉积物的相对贡献量变化反映了中世纪暖期较强的东亚冬季风特征和台湾地区较为干旱的气候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小冰期逐渐减弱的东亚冬季风强度和台湾地区较为湿润的气候环境。现代暖期和中世纪暖期在东亚热力差异和降水异常上的差别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沉积物的扰动。而研究区小规模的沉积特征突变事件主要与暴雨、台风和地震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893.
本文采用1900—2010年ECMWF海冰密集度、海面温度、风场和NCAR北极涛动等长序列资料,运用EOF分解、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巴伦支海海冰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巴伦支海海冰面积4月最大,9月最小,每年减少约1653km^2;面积距平正负位相交替出现,1969年后以负距平为主,冰情先重后轻;密集度逐月不同,明显降低的区域呈现“中部偏东—中部—东北部—西北部—中部偏东”转移特点,部分区域每年减少0.006以上;密集度变化的空间特征可由密集度EOF第一主模态表示,与温度的相关系数高于风场;海冰面积与AO呈负相关。我国以往单独针对巴伦支海海冰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丰富了这方面的资料,对浮式平台开发冰区油气资源提供初步参考。  相似文献   
894.
Polysaccharides were extracted from Grateloupia livida(Harv.) Yamada using hot water(extracted product denoted WGW) and then degraded in dilute sulfuric acid(degraded product denoted WGWD). The degraded mixture was then separated into four fractions through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on 2-diethylaminoethanol(DEAE)-Bio-Gel Agarose FF gel.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ESI-CID-MS/MS) was performed to elucidate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ll frac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IR) data, the major polysaccharide structures were concluded to be μ-carrageenan and κ-carrageenan. μ-Carrageenan usually has a backbone of alternating 1,3-linked β-D-galactopyranose residues sulfated at C-4 and 1,4-linked a-D-galactopyranose residues sulfated at C-6, while κ-carrageenan consists of alternating 1,3-linked β-D-galactopyranose residues sulfated at C-4 and 1,4-linked a-D-3,6-anhydrogalactopyranose residues. Trace v-carrageenan, composed of 1,3-linked β-D-galactopyranose residues sulfated at C-4 and 1,4-linked a-D-galactopyranose residues sulfated at C-2 and C-6, was also detected. Furthermore, the polysaccharide had a backbone comprising 1,3-linked β-D-galactopyranose and1,4-linked α-L-galactopyranose sulfated at C-6, which is the agarose precursor. The hydroxy groups in the galactopyranose were partially substituted by methyl and pyruvic acid acetal(PA) groups. The anticomplementary activities of WGW and its derivatives against classical pathways were measured. The native polysaccharides in WGW had higher activities, while the derivatives had much weaker activities.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sulfate content we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anti-complement activity.  相似文献   
895.
绘画艺术具有基于情感体验唤起思想的能力,名画作为绘画艺术作品具有色调丰富、对比度高及色彩和谐的特点,尝试将其应用到地图设计中有一定新意。本文简单介绍了色彩学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名画的地图色彩设计方法。通过提取名画的调色板,并分析其色彩模式;结合传统的地图制图规则从构图和色彩方面进行地图设计,并进行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图设计中,基于用户需求选用与制图区域视觉结构相似的绘画,可以更好地在地图上表现出绘画的色彩及感情特征;参考绘画的色彩模式实现地图要素与真实地物的关联,能在地图上反映出制图区域的景观色彩特征和文化精神风貌。因此,该方法对于指导地图色彩方案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地图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6.
轨迹数据作为典型的时空大数据,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然而现有的轨迹数据挖掘主要聚焦于轨迹的空间特征,而较少关注轨迹数据语义的深度分析。本文面向智慧旅游服务的需求,重点探讨了旅游轨迹的轨迹停留点语义的自动标注问题。首先,针对POI短文本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同义词词林》进行短文本语义扩展的方法对POI短文本进行特征扩展;同时,在顾及POI短文本的关键词集中、类别词分散等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改进TF-IDF的POI自动分类方法;其次,在POI分类的基础上,采用Native Bayes方法对轨迹停留点进行语义标注。结果表明,基于改进TF-IDF方法的POI自动分类可以达到约83%的精度,能够较好地实现POI的分类;而在POI自动分类基础上,基于Native Bayes的轨迹语义标注可以达到74%的精度,较好地实现了旅游轨迹停留点自动语义标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97.
针对T形槽轨平顺度的测量、分析与调整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解决T形槽轨建设中难以对其平顺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的问题采用自由测站测量技术在管内构建高精度三维控制网.解决了因管内环境条件限制而难以建立测量基准的问题;基于此控制网,釆用自由设站测呈与极坐标测址法相结合的技术测得槽轨上各测点的三维坐标,为槽轨平顺度的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对槽轨平顺度质量进行判定,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将槽轨上各测点的偏差悄况量化为4项统计指标.结果表明选用的4项指标能够定量和全面地反映槽轨平顺度质量;为提高槽轨平顺度,提出了基于槽轨上各测点的偏差计算调整量和据此对槽轨进行精调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槽轨平顺度。  相似文献   
898.
为全面了解当前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模型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研究重点,对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模型展开了研究。通过搜集、整理当前与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模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和技术材料,按照时间序列将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对理论性研究阶段和应用性研究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创新性研究阶段的7个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99.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干涉处理时所需方位向配准精度因成像模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目前在精密轨道条件下以几何配准为基础辅以影像信息的配准方案因其严格的理论模型和较高的精度成为干涉处理的首选。本文以TerraSAR-X影像为例,论证了不同成像模式影像所需的配准精度和卫星轨道精度,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证明了精密轨道条件下,利用几何配准即可满足TerraSAR-X等卫星的条带模式影像干涉处理的需要;聚束模式影像需要在几何配准的基础上利用影像相干性或谱分集进一步优化配准结果。鉴于增强谱分集偏移量估计精度最高,本文进一步利用增强谱分集对比分析了不同轨道不同DEM条件下的几何配准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卫星轨道切向误差是几何配准的主要误差源,目前常用3种DEM几何配准差异远小于0.001个像素,均可满足Sentinel-1影像干涉配准的需要。  相似文献   
900.
由于重点跟踪人员(疑犯)的社会活动监控数据可获取性差,难以直接反映疑犯的社会活动时空模式,降低了案情分析和犯罪风险预测的有效性。为此,本文提出了融合犯罪记录的位置预测(Crime Records enhanced Location Prediction,CReLP)模型,将疑犯犯罪记录信息融入协同过滤算法,预测疑犯在未来对任意位置的访问频度。该方法利用张量(Tensor)表达疑犯在不同时段和位置上的访问频度,基于疑犯的犯罪事件数据构建疑犯时空关联度矩阵,利用该矩阵约束正则化的张量分解(Tensor Decomposition)过程,以解算出张量中的缺失值,进而获得各疑犯的潜在时空分布模式。实验采用包含了241个疑犯、1.9万个位置记录的真实疑犯位置数据集进行了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均方根误差和 top-k 最小搜寻距离2个指标上都超过其他Baseline方法32%~63%和14%~26%,大幅提高了位置时空预测的有效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