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1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720篇
测绘学   189篇
大气科学   730篇
地球物理   674篇
地质学   1052篇
海洋学   319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295篇
自然地理   26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江苏夏季逐日降水极值统计特征诊断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方  范金松等 《气象科学》2002,22(4):435-443
本文利用江苏省5个代表性测站历年逐日降水资料,借助于非正态假设下的(Gamma分布)极值统计特征诊断方法,由一般平均统计特征量(均值,方差,自相关),估计计算其极端降水统计特征(平均出现频率,间隔时间,持续时间)并分析其年代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江苏地区夏季降水极值特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降水量极值出现频数的年际变化具有准2-3年和准7-10年周期。指出降水极值出现次数不仅取决于降水量,还取决于逐日降水变率和各年内降水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92.
Research on the 3—D Seismic Structures in Qinghai—Xizang Plateau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recording data from the analogue and broadband digital seismic stations in and around Qinghai-Xizang (Tibet)Platean,the three dimensiomal 3-D) seismic velocity stroctures in Qinghai-Xizang Plateau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regional body wave tomography and surface wave tomography.The results from these two tomography methods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for P-and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in crust and upper mantle.They show that there are remarkahle low velocity zones in the upper crust of L hasa block in the sou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the lower crust and upper mantle of Qiangtang block in the nor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These phenomena may b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steps of collision process 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相似文献   
993.
Crus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in Taiwan and its coastal ar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Both Taiwan Island and Chinese mainland belong to Eurasian plate in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 nearest distance between Taiwan Island and Fujian Province,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opposite coast, is only 130 km. Although there are high-precision GPS networks in both Taiwan and Fujian Province, joint GPS measurement cannot be made directly because of the inconvenient contact due to the strait between them. However, the GPS networks arranged on b…  相似文献   
994.
在讨论整数可逆模糊度变换对模糊度搜索空间影响及直接取整法成功概率的基础上,结合Kalman滤波技术,提出一种新的GPS动态数据处理快速算法--基于概率计算的模糊度快速分解技术(Probability Based Fast Ambiguity-resolution Technique,简称PBFAT法)。该算法在取整成功概率大于给定限值时,直接对浮点模糊度取整;若取整概率小于给定的值则进行一定范围的模糊度搜索。试验表明该方法的计算速度高于传统方法,所求的模糊度有一个明确的置信水平。  相似文献   
995.
南亚高压与偏北风急流出口区的暴雨生成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M4中尺度模式,模拟了1998年7月21日08:00~22日08:00(北京时),一次西北风急流的暴雨过程。分析发现,西北风高空急流与南亚高压环流形成的辐散辐合场导致一对中尺度正反环流的生成,使暴雨得以维持与加强。在暴雨区北部,中高层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可使下沉运动加速,对北支环流的维持起关键作用;雨区南部,南支环流圈的维持与高层北风中心的加强有关。北支环流圈的加强以及动量下传使暴雨区北部低层的北风分量维持。该北风分量与雨区南部环流的南风分量形成低层辐合。  相似文献   
996.
在国家科技部大力支持、中国气象局统一部署下,项目首席徐祥德与项目总顾问周秀骥及项目专家组共同部署了BECAPEX(北京环境大气监测)2002年现场科学试验计划,并提出科学数据分析研究重点与卫星、遥感信息等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案.本项目在2002年现场观测资料分析与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997.
维向切变流中的非线性对称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维向切变流中的非线性对称不稳定问题。中采用绝热无粘的非线性对称扰动方程组,利用多尺度摄动方法分析其不稳定波动的有限振幅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稳定波的有限振幅在强度上呈现出振荡趋势。无论是超临界切变情况,还是次临界切变情况,对称扰动振幅都随时间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振荡周期的大小不仅与基本场稳定度参数及波的特性有关,而且还与初始扰动的振幅及其增长率有关。  相似文献   
998.
强震时-空综合概率增益模型与中长期预测方法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青  吕金霞  丁香 《中国地震》2002,18(4):346-355
本文在介绍强震时-空概率增益综合预测模型与单项地震预测方法效能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给出了各种中长期预测方法的概率增益统计值和预测效能R值。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9.
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CDSN)11个台站和周边地区的11个IRIS数字化地震台站记录的长周期面波资料,用多重滤波方法测定了在647条不同路径上周期从10~92s的基阶瑞利波群速度频散曲线.采用Dimtar Yanovskaya方法,反演得到北纬18~54、东经70~140范围内,25个中心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图象.结果表明:在10~15.9s周期范围内,群速度分布存在着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其分区分块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两个明显的低速区域分别位于塔里木盆地和东海及北部邻域;从21~33s逐渐显示出深部构造块体的格局;在36.6~40s周期附近的群速度分布图象中,十分清晰地显示出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的分区特征,南北地震带、青藏高原、华北、华南块体及东北地块的边界非常明显.本文给出了沿30N、38N 纬线和沿90E、120E 经线剖面的群速度随周期分布图象.在这些剖面上,较明显地展示出中国大陆及其邻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基本特征.各构造块体的深部速度结构差异较大,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地壳中部存在局部低速区域;塔里木盆地、扬子地台的上地幔速度较高,显示出稳定地台特征;华北平原上地幔低速层的埋深浅、厚度大;东海及日本海的上地幔速度较低,这可能与菲律宾板块下插产生的摩擦热与喜山期以来受强烈拉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詹云军  李定平 《云南地质》2002,21(4):437-443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公路选线中,具有常规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湖南省常德-吉首高速公路初勘研究中,以正射航空相片,Landsat-TM数字图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数据处理和地学遥感判释,并综合分析其它资料,对常吉公路沿线地区进行了地质构造。地层,地貌。地表水,第四系等遥感专题调查。探讨分析了不良地质现象分布规律。形成背景及发展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比较各设计线路之优缺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线路方案。方法对自然条件十分复杂的西部公路建设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