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应用水表面下辐照度比估测太湖夏季水体叶绿素a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便携式光谱辐射计,采用一定的观测角度获取水体表面的光谱,进而提取水表面下辐照度比R(0-)信息,分析R(0-)光谱特征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太湖夏季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R(0-)光谱曲线762 nm、727nm和496nm处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达到了0.85、0.84、-0.80.通过单波段、波段比值模型分析,认为以R(0-)761、R(0-)762/R(0-)496、R(0-)727/R(0-)496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模型是利用水表面下辐照度比R(0-)估算太湖夏季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的最佳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923、0.919、0.916,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S分别为0.012、0.013、0.013,F检验值分别为101.241、96.576、92.925.利用剩余10个样本对估算模型进行精度和误差检验,结果表明以R(0-)762/R(0-)496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模型好于另外两个,对太湖夏季水体叶绿素a浓度估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此外,将光谱微分技术应用到R(0-)信息分析太湖夏季水体叶绿素a浓度,结果不能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2.
基于多视角观测的SEP事件与twin-CME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联合SOHO和STEREO-A/B(三视角)日冕观测和太阳高能粒子(SEP)观测,分析了2007—2014年间169个快速(速度>900 km·s-1)、宽角度(>60°)日冕物质抛射(CME)及其先行CME和关联SEP事件.通过相关分析,给出了SOHO/EPHIN 25~53MeV及STEREO/HET 23.8~60 MeV能量范围的大SEP事件通量判断阈值,分别为0.01和0.014(cm2·s·sr·MeV)-1.三视角CME观测能有效地避免投影效应产生的twin-CME事件误判,统计得到单一视角确定twin-CME事件的误判率一般低于10%,最高不超过15%.基于三视角判断的twin-CME事件及SEP事件峰值强度,得到判断twin-CME事件的时间阈值最短约为9 h(9~13 h).single-CME产生的SEP事件强度与CME速度、动能的相关性明显高于twin-CME,并且三视角下的相关性结果与单视角类似.结果表明,一个主CME可能存在多个先行CME,依据单卫星观测判断先行CME时有一定的误判几率,但少数单个先行CME的误判并不影响基于单卫星的统计规律或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43.
磁暴期间电离层行为是电离层物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利用美国Millstone Hill非相干散射雷达以及GPS-TEC数据资料,分析了2002年10月13-17日和22-26日磁暴事件期间电离层电子密度响应在不同高度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正、负相暴电子密度的变化幅度随高度变化趋势相同,但不同高度上响应的时间、相位和幅度存在差异;负相暴最大变化幅度所在高度值同静时峰高值非常吻合,二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但正相暴最大变化幅度所在高度值同静时峰高值无关,波动较大,意味着电离层正相暴响应更易到达各个高度上;特别地,22-26日负相暴在能量初次耦合进入电离层时高高度有极小的变化,其最大绝对变化量仅为低高度的4%.大气成分和风场的共同作用是两次负相暴发生的主要原因,但前者成分效应明显,后者动力学作用明显,有时甚至700 km以上电离层的贡献也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44.
作者简述了放射性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 CD- 1 0型便携式伽玛全谱测量仪的体系结构及其应用软件结构 ,介绍采用便携式伽玛全谱仪在某地环境工程中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45.
相转移催化合成邻乙氧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相转移催化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合成邻乙氧基苯酚,产率可达70%以上,并初步探讨了不同类型溶剂对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6.
多筒型导管架基础下放安装过程筒顶开口,筒内气—水自由置换,浪溅区下放过程由于浮力、冲击载荷、附加质量、阻尼效应等因素影响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开展模型试验研究波浪荷载下外界控制因素对四筒导管架基础下放过程气垫响应、基础运动和吊缆张力响应的影响机理,探究气垫结构对基础下放过程附加质量和固有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下放过程,筒内气体积聚,气垫压力非线性增长,随着下放深度增大,气垫压力趋于稳定;气垫压力响应趋势与基础下放速度和开孔率相关,波浪荷载仅影响气垫响应幅值;筒型基础下放穿越浪溅区阶段受到砰击荷载作用,气垫结构对砰击荷载产生缓冲效果;考虑气垫—水柱耦合作用时,顶盖即将入水阶段,气弹簧和水弹簧耦合作用下整体刚度增大,基础固有周期出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47.
吕宋海峡水交换季节变化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要利用POM(Princeton Ocean Model)对吕宋海峡附近的环流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吕宋海峡净流量季节变化明显,除5月和6月为东向净流外,全年自7月至翌年4月皆为西向净流。7月至11月净流量由1.6Sv(1Sv=1×106m3/s)持续增加至14Sv,12月至翌年4月净流量从13.8Sv持续减小至3.1Sv。年平均值为5.7Sv。500m以上,秋、冬季有明显的黑潮分支进入南海,而在春、夏季黑潮南海分支消失或者较弱。在500m以下,黑潮位置由于北赤道流分岔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南北移动,从而影响黑潮深层入侵南海。作者以保持与表层流速方向相一致的最大深度为界将流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西向(入)流区域占据吕宋海峡南部、中部,秋、冬季范围最大,夏季向中部收缩,其深度空间分布呈东浅西深结构,在吕宋海峡入口处,入流深度呈南北浅中间深的结构。上层东向(出)流主要分布在海峡北部,夏季向南部扩展,范围最大。120.75°E断面除9月和10月外,下层净输运量与上层反方向。9月和10月上、下层净输运量皆为西向。上层年平均净流量为?7.6Sv(这里"?"表示净流量向西,下同),下层为1.8Sv。上层出入流深度随季节上下浮动范围可达数百米,海峡中部入、出流最深可达1800m。  相似文献   
148.
Abstract– The insoluble carbonaceous matter from 12 chondrites (CI, CM, CO, CV, EH, and UOC),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Besides ubiquitous nanoglobules, the insoluble organic matter from petrologic type 1 and 2 chondrites and Semarkona (LL 3.0) is composed of a highly disordered polyaromatic component. No structural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se IOMs, in agreement with the limited thermal metamorphism they all experienced. In chondrites of petrologic type >3.0, the evolution of the IOM is controlled by the extent of thermal metamorphism. The polyaromatic layers, shorter than 1 nm in petrologic type ≤3.0 chondrites, grow up to sizes between 5 and 10 nm in petrologic type >3.6 chondrites, contributing to the increase of the degree of structural order. In addition, we find rare, but ubiquitous onion‐like carbons, which may be the product of nanodiamond graphitization. The insoluble carbonaceous matter of the enstatite chondrite Sahara 97096 (EH 3)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meteorites studied here. It is more heterogeneous and displays a high abundance of graphitized particles. This may be the result of a mixture between (1) the disordered carbon located in the matrix, and (2) catalytic graphitized phases associated with metal, potentially originating from partial melting events. The structural and nanostructural evolution are similar in all IOM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accreted precursors and the parent body conditions of their secondary thermal modifications (temperature, duration, and pressure) were similar. The limited degree of organization of the most metamorphosed IOMs compared with terrestrial rocks submitted to similar temperature suggests that the conditions are not favorable to graphitization processes, due to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precursor or the lack of confinement pressure.  相似文献   
149.
对宁夏固原硝口重碳酸根离子的高值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对观测条件和观测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得出该台重碳酸根离子的高值变化主要是观测条件不符合规范要求所致,不是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50.
通过修订的VGPM模型,利用南海北部7年平均SeaWiFS和AVHRR遥感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河口上升流及反气旋涡等生境表层叶绿素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季风驱动下的物理一生物海洋学耦合过程是控制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随着季风、环流以及中尺度涡等物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