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9篇
  免费   1363篇
  国内免费   2066篇
测绘学   1058篇
大气科学   967篇
地球物理   1078篇
地质学   3469篇
海洋学   933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559篇
自然地理   82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2004年与2008年的南海夏季风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NOAA的OLR资料对2004、2008年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形势、降水分布、对流场、温湿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季风爆发(5月4日)比2004年(5月19日)偏早,爆发前,2008年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比2004年弱,2008年副热带降水始终未能似2004年那样抵达华南地区,2008年最强对流位置比2004年偏南;季风爆发前第5候至爆发前,2008年中南半岛25日累积降水量约为2004年的61%,使得陆面过程存在差别,进而导致南海夏季风活跃程度不同;季风爆发后,2008年(2004年)南海地区的温暖潮湿状态一直维持到10月底(9月中旬),2008年南海夏季风的维持时间比2004年长。  相似文献   
972.
Summary The performance of MM5 mesoscale model (Version 3.6.3) using different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PBL) and land surface model (LSM) parameterizations i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using 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G?TE2001 campaign data at local scale (a few kilometers) over the Greater G?teborg area along the Swedish west coast during 7–20 May 2001. The focus is on impact of PBL and LSM parameterizations on simulated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important for air quality applications such as global radiation, diurnal cycle of near-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wind, diurnal cycle intensity, near-surface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nocturnal temperature inversion, boundary layer height, and low-level jet (LLJ). The model performance for daytime and nighttime and under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is also discussed. The purpose is to examin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using different PBL and LSM parameterizations at local scale in this area for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air quality model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fluence of PBL and LSM parameterizations on simulated global radiation, diurnal cycle of near-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wind speed, diurnal cycle intensity,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nocturnal temperature inversion and PBL heights, which are critical parameters for air quality applications, is evident. Moreover, the intensity and location of LLJ are simulated well by all schemes, but there also exist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simulated results by using different PBL and LSM schemes. Therefore, the choice of PBL and LSM parameterizations is important for MM5 applications to air quality studies. Correspondence: Junfeng Miao,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G?teborg University, P.O. Box 460, 405 30 G?teborg, Sweden  相似文献   
973.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索马里急流变化的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美静  范可  王会军 《气象学报》2008,66(5):756-764
索马里急流的变化对亚洲季风和气候变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未来索马里急流到底会如何演变?如何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文中利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 AR4)的多个海气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评估了多个模式在当前气候(20C3M)条件下对夏季低空索马里急流的模拟能力;预估模式在SRESA2排放情景下对21世纪(2010-2099)的索马里急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8个模式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对索马里急流有较好的模拟能力;18个模式的集合平均结果预测夏季索马里低空急流在21世纪的变化过程是:初期(2010-2040)增强至减弱,中期(2050-2060)增加至最强,末期(2070-2090)减至最弱.与现代气候条件模拟结果相比,夏季索马里低空急流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条件下是趋于减弱的过程,在21世纪末期最弱.研究还表明了夏季低空索马里急流的变化幅度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是一个非线性的关系,各模式对二者关系的描述存在不确定性,鉴于索马里急流对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及中国气候的重要性,索马里急流的变化规律和未来演变是科学界特别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4.
中国近50a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的季节性差异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中国419个测站1958-2007年逐日降水资料集,分析了近50a中国不同区域年和季节极端降水事件的基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极端降水事件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并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长江以南地区是春、冬季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较高的区域;而年、夏季以及秋季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在西南地区较高,在西北东部较低。年极端降水事件频次的长期变化趋势与夏季相似,华北和东北有增加趋势,其他地区为弱的减少趋势;其他季节的长期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季节性差异。年和季节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年极端降水事件时间序列的多项式拟合曲线的变化情况与夏季基本一致;而其他季节的变化则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975.
中国近54年来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1960~2013年中国6~8月无缺测的571站逐日降水资料,定义7个极端降水指数,研究中国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特征。结果表明:(1)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表现为增加趋势,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部分地区表现为减少趋势;时间分布表现出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极端降水事件有增加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明显转折。(2)M-K检验表现出极端降水事件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偏弱(强)。(3)极端降水指数周期振荡不完全一致,准15年周期振荡为主,其次是准7年周期,最强振动出现在1998年。(4)除持续干期指数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6.
考虑一个方程和非线性边界条件耦合的半线性抛物型方程组,运用Scaling方法、Green函数、Schauder估计等方法,研究该方程组解的爆破速率,并给出非线性反应项和吸收项对爆破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7.
高分辨率WRF三维变分同化在北京地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改进北京地区的天气预报,建立了一个基于三重嵌套区域(27/9/3 km)的WRF三维变分同化(WRFVar)和WRF模式的高分辨率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Rapid-Up-date Cycle)系统,并针对2006年8月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进行了一系列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高分辨率的快速更新循环系统很好地预报出了此次强降水过程;在WRF三维变分同化里调节背景场误差和观测误差,提高了降水预报的效果;插值得出的3 km背景场误差可以作为一个合理的近似在3 km分辨率的WRFVar中使用,用户可以不必积累高分辨率的预报场去计算背景场误差,从而节省大量计算资源。3 h频次的RUC已经能满足预报要求,更高频次(1 h)的RUC并没有导致预报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78.
南京56年来冬季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南京市1951年1月—2007年4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 分析讨论了南京56年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冷积温和低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 探讨了南京冬季气温的年代变化和冷冬、暖冬的分布。结果表明: 56年来南京冬季平均气温是明显上升的, 而极端低温和冷积温上升更为显著; 南京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冬季低温期, 冷冬皆分布在80年代以前, 90年代以后没有冷冬, 多为暖冬, 近10年为两年一遇, 80年代以来南京冬季明显升温, 90年代以来的南京冬季出现了持续的偏暖异常。  相似文献   
979.
太原市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1月1日。4日发生在太原市的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从大气层结、天气形势、气象要素以及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次重污染过程发生在高空平直西风稳定的环流背景下,大气层结主要特征表现为连续数天的近地层逆温,逆温层厚度平均为349m,逆温强度平均为1.03℃/100m,重污染日的形成是在稳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下,逐日污染累积形成的。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