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2篇
  免费   2042篇
  国内免费   2744篇
测绘学   1369篇
大气科学   1338篇
地球物理   1736篇
地质学   5388篇
海洋学   1348篇
天文学   192篇
综合类   816篇
自然地理   1271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573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597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545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629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691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WWATCH模式模拟南海海浪场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NOAA/NCEP环境模拟中心海洋模拟小组近年新开发的一个准业务化的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 Ⅲ(以下简称WWATCH),以每天4次的NOAA/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为输入,模拟了1996年的南海海域的海面风浪场,通过分析TOPEX/Poseidon(以下简称T/P)高度计的上升和下降轨道在南海海域的交叉点位置处的风、浪观测资料与NCEP风场和WWATCH模式模拟的有效波高大小,可以看出,NCEP风场基本与T/P高度计的风速观测结果一致,相应的模式模拟的有效波高也基本与卫星高度计的有效波高观测结果相一致,但从空间上看,在计算区域中心附近海域的结果一致性较好,靠近计算边界附近海域的结果相对较差,但这种因边界而影响模拟结果的范围很有限;从时间上看,冬季风期间的结果一致性较好,而夏季风期间的结果偏小的趋势明显,并且这种偏小主要出现在夏季风期间的极小风速值附近。  相似文献   
42.
厦门港潮汐水流及浑水悬沙整体物理模型于1989年建成后,已进行了不少有意义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模型的设计思想、相似准则、浑水悬沙相似理论的探讨、模型设计方法以及模型沙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43.
红藻中的糖类主要以多糖形式存在(琼胶、卡拉胶等),其中主要的单糖组分是D-半乳糖和3, 6-内醚半乳糖,除此之外还含有少晕的木糖、葡萄糖及甘露糖等成分。由于各单糖的相互干扰,难以用比色等着通化学分析方法对每一种单糖准确地定性定量。作者曾研究过褐藻中单糖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但该法不能测定3, 6-内醚半乳糖,囚为这种内醚糖对酸水解不稳定。据Dutton和Nozawa等人报道, 将多糖经甲醇分解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令人满意。本文用琼胶(Difco bacto-agar)作代表,研究探讨了红藻胶甲醇-HCI分解的条件,确定了红藻胶中D-半乳糖和3, 6-内醚半乳糖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红藻中D-半乳糖和3, 6-内醚半乳糖的分析。  相似文献   
44.
几种养殖鲍同工酶生化遗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柯才焕  陈晓佳  周时强  王志勇  王艺磊 《台湾海峡》2003,22(2):173-179,T002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我国主要养殖鲍(皱纹盘鲍、盘鲍及九孔鲍)12种同工酶(LDH、ME、MDH、GPI、PGM、IDH、IDDH、SOD、EST、ODH、ADH、AAT)26个基因座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ST、PGM可以作为区分三种(亚种)鲍的生化遗传标记;在所分析的位点中,未发现多态现象,表明三种养殖鲍杂合子缺失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哑基因、近交与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45.
温度、pH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温度、pH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三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在5~75℃之间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为55℃、45℃和65℃;在不同的pH范围内,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9.2,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6.3和7.7,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为5.2。缢蛏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较大,纤维素酶活力极微。  相似文献   
46.
摄食水平和性别对稀有鮈鲫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5年10月采集本所自繁有ju鲫(约1.03g/ind),在30℃水温下进行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了从饥饿到饱食5个摄食水平对不同性别稀有ju鲫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鱼体干物和能量含量不受摄食率和性别的影响,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雌鱼的湿重,干重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均呈双对数增加,雄鱼湿重特定生长率呈双对数增加,而干物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呈指增加,雄鱼生长速度及摄食率低于雌鱼,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食物能损失于粪便中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损失于排泄物中的比例变化不大,呈下降趋势,用于代谢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用于生长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除饥饿组外,在各个摄食水平,雌鱼食物能用于代谢的比例较雄鱼低,而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雄鱼高。  相似文献   
47.
渤海湾表层沉积硅藻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渤海湾潮间带4条长度为2~3 km的测线的14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硅藻,结合前人在浅海区(低潮线以下至水深约30 m处)1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硅藻资料,发现并统计了分属于21属的46种硅藻。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将渤海湾潮间带及浅海区表层沉积硅藻初步划分为3个组合。其中,组合Ⅰ为条纹—柱状小环藻-圆筛藻组合,分布在以泥质为主的潮间带区;组合Ⅱ为双眉藻-曲壳藻组合,分布在砂质为主的潮间带区;组合Ⅲ为条纹—柱状小环藻-菱形藻-圆筛藻-具槽直链藻组合,分布在浅海区。从潮间带向浅海区,随水深的增加,呈现出条纹—柱状小环藻数量减少、具槽直链藻数量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8.
皱纹盘鲍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的自交与杂交F1 的RAPD 标记   总被引:47,自引:8,他引:47  
利用皱纹盘鲍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野生个体的单自交和单正反杂交获得了 4个F1家系 ,其中家系AJC、BCC、CCJ、DJJ分别为日本♀×中国♂、中国♀×中国♂、中国♀×日本♂和日本♀×日本♂组合 ,采用 2 2个引物对上述四个家系及其各自亲本个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 ,四个家系的平均杂合度 :AJC为 0 .2 32 9,BCC为 0 .1 667,CCJ为 0 .1 773,DJJ为 0 .1 649;各家系两亲本间遗传距离 :AJC为 0 .2 4 62 ,BCC为 0 .1 70 1 ,CCJ为 0 .2 1 0 9,DJJ为 0 .1 688。各家系子代群体与父母本的遗传距离 :AJC为 0 .1 772和 0 .2 2 2 4 ,BCC为 0 .1 1 81和 0 .1 92 0 ,CCJ为0 .1 1 2 3和 0 .1 691 ,DJJ为 0 .0 694和 0 .1 947。各家系子代个体间的遗传距离AJC为 0 .0 976,BCC为0 .0 95 1 ,CCJ为 0 .0 699,DJJ为 0 .0 682 ,而子代各群体间遗传距离均小于 0 .0 2 2 0。  相似文献   
49.
海藻中类胡萝卜素抗超氧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组织内,类胡萝卜素除具有集光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的重要生物学功能,类胡萝卜素作为光保护剂可抵抗光、氧和光敏色素的有害作用,也可作为化学反应物抵抗细胞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引起的氧化损伤,保护光合系统免受光动力敏化作用的破坏。类胡萝卜素光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如下:(1)类胡萝卜素对三重线态敏化剂的淬灭;(2)类胡萝卜素对1O2的淬灭;(3)类胡萝卜素对自由基反应的抑制,它的这种生物学活性在医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胡萝卜素在生物系统中的保护作用包括失活由电激活的单线态氧(1O2),失活反应性的化学物质如过氧化物自由基和烷氧基,这些自由基产生于细胞内,并可能会引起有害的氧化作用。类胡萝卜素的保护功能与直接的抗氧化活性或与对细胞内抗氧化水平的调节有关(Krinsky,1990)。对于类胡萝卜素清除脂类过氧化物自由基的能力和作用机理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Burton et al.,1984; Burton, 1989; Terao,1989; Palozza et al.,1992b; Tsuchihashi et al.,1995),但对于类胡萝卜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尚未见有详细研究报道。本文以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作为超氧自由基的发生体系,对海藻中分离纯化制备的类胡萝卜素清除该种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0.
华南三水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纬度漂移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三水盆地古地磁数据所反映的华南地块的古纬度漂移讨论南海的演化模式。结果认为,华南在南海的形成演化中居主导地位,南海基本上是晚白垩世至中新世期间通过华南的南漂及其后的北向回漂过程中,华南大陆南部的拉张、断裂、解体并自东向西扩展的方式形成的,而南海中散布的微大陆碎块则是在华南回漂时被滞留下来的。演化过程中,其周缘菲律宾岛弧自南向北漂,直到上新世后才构成南海的东界;印支地块则仅起转换边界作用;加里曼丹则基本土没有明显的漂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