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6篇
  免费   1101篇
  国内免费   1604篇
测绘学   927篇
大气科学   576篇
地球物理   817篇
地质学   2814篇
海洋学   766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386篇
自然地理   65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0 毫秒
991.
Traveling and stationary internal hydraulic jumps in density currents with positive or negative entrainment coefficient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simple assumptions. An expression of internal hydraulic jumps with entrainment coefficients was derived. Experimental data, published in literature, of stationary internal hydraulic jumps in turbid, thermal and saline density currents including measured values of water entrainment were used to compare with theory. Comparison was also made of traveling internal hydraulic jumps between measured data and theory.  相似文献   
992.
河南省耕地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兴起以及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生产的需要,耕地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防止耕地退化,维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文章系统地剖析了当前河南省耕地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壤养分偏低,城镇和村庄超标侵占优质耕地,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不合理污染耕地,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加剧了耕地生态环境恶化。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改善耕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科学合理利用耕地和保护耕地,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93.
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设计及实现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基础之上,融合近些年工程地震和震害预测研究成果。建立了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该系统可对发生在四川省境内的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和灾民安置人数及经济损失,快速高效地做出科学意义的预测与评估,其结果可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部署紧急救灾工作和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4.
2011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事件频发。1月,朝鲜半岛经历1945年来最长的寒潮天气;同期,强暴风雪袭击美国,1亿人受影响;4月8日,持续干旱大风导致德国北部小镇遭遇沙尘暴;7~10月的季风强降水致使泰国遭遇自1942年以来最严重的洪灾;高温少雨致使东非地区、南美洲地区的古巴经历严重干旱;9月北极海冰的体积达历史最小。5~9月,我国平均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多地刷新高温历史极值;2011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创60年来最低,多地遭遇严重干旱;而华西和黄淮经历异常严重秋汛。  相似文献   
995.
1961~2007年青藏高原四季开始日期的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青藏高原60个测站1961~2007年逐日气温度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近47年来四季开始日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年代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四季开始日期变化主要表现为春季和夏季的提前趋势,秋季和冬季的推后趋势,其中春季、冬季的变化显著,夏季、秋季的变化相对春季、冬季变化较小,四季开始日期的这种变化在增温明显的1990年代和21世纪初最为明显,并且春季和冬季开始日期的年代变化较大,而夏季和秋季开始日期的年际变化较大.这种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有所差异,春季和冬季开始日期变化的空间分布相似,春季和冬季开始日期的变化在空间上有相当的同步性而且都属于“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状态,夏季和秋季开始日期变化的空间分布相似.此外,春季丌始日期在1990年代之前整体相对平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提早趋势,从1990年代开始变得较明显;夏季开始日期的提早变化相对平稳但年际变化较大;秋季开始日期的推迟相对平稳但是年际变化较大,1990年代有较明显的推迟趋势;冬季在1990年代表现出推迟趋势但是并不明显,但是到21世纪初表现出强烈的推迟.  相似文献   
996.
昆仑山北坡岛状冻土区西大滩大型饮用矿泉群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昆仑山北坡岛状冻土区西大滩大型饮用矿泉群水文地质、导水与控水断裂、水化学等方面实地调查和EH-4高频、电测深勘探的基础上,认为矿泉群的补给源为昆仑山玉珠峰一带的现代冰川底部冰雪覆盖融区水、冰雪消融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源水通过具多期活动性的F3和F4正断层组破碎带补给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在西倾近南北向正断层组F2及F2-1,2的导水断层破碎带富集并继续向北径流,径流至F1南倾活动性逆断层上盘时,形成富水"三角区",并沿F1断层破碎带排泄出地表,是西大滩大型饮用矿泉群形成的主因.  相似文献   
997.
孙吴—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烃源岩海侵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馥  蔡进功  高福红 《沉积学报》2009,27(4):650-656
太平林场组作为孙吴—嘉荫盆地最重要的生烃层位,与松辽盆地海侵层位嫩江组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对该盆地萝北剖面和黑龙江剖面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同位素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太平林场组底部沉积时为高盐度强还原的水体环境,这与嫩江组早期的海侵咸化水体特征一致,且向上具有水体盐度及还原性降低趋势。综合前人研究中的古气候,古生物等方面证据,认为在早白垩世,孙吴—嘉荫盆地为松辽古湖盆一部分,太平林场组与嫩江组为同一湖盆沉积,且遭受了海侵。太平林场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沉积保存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保存及转化成烃,可为该区油气生成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河流水化学特性与流域泥沙输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流中的离子输移与泥沙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流域侵蚀过程中物理化学作用分析指出,流域的离子溶出与流域泥沙侵蚀过程具有伴随性,相应的泥沙和离子输移也具有相关性.通过研究嘉陵江和渭河干流站点的离子输移与泥沙输移的实测资料得出,河流离子输移量与泥沙输移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河流中不同种类的离子输移与泥沙输移的相关程度不同,不同河流二者相关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9.
太仓郊区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太仓市郊区河流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研究。研究表明,相对于地壳或页岩平均值,沉积物中大部分重金属呈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地质累积指数和富集因子分析表明,位于城镇附近的采样点受到污染,且主要污染因子为Cr、Cu、Cd、Pb、Zn等。结果显示,沉积物Zn含量高达1770mg/kg,是农用污泥Zn使用容许最高值500mg/kg的3倍多,沉积物由于Zn、Cr、Cu等的严重污染不能用作施用污泥;利用重金属与Fe之间的相关特征结果显示,城镇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赵超  樊敬亮  孟娟 《江苏地质》2009,33(3):245-250
高山峡谷地区的北盘江大桥两岸高边坡,表部风化卸荷严重。因此,对其稳定性及危害程度进行准确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两岸边坡的结构类型、结构面与坡面的组合、岩体风化及物理力学性质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然后,对两岸边坡的岩体进行了质量分级;在岩体质量分级的基础上,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两岸边坡在自重、大桥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引起的工程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