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7篇
  免费   1050篇
  国内免费   1399篇
测绘学   634篇
大气科学   577篇
地球物理   742篇
地质学   2566篇
海洋学   651篇
天文学   74篇
综合类   304篇
自然地理   48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泥沙颗粒生长生物膜后,起动流速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生长生物膜后的泥沙起动流速实验数据,考虑天然水体中,生物膜填充于颗粒与颗粒之间形成除水以外新的介质,将生物膜的作用模化为生物膜作用产生的粘连力,再考虑生物膜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以及基底物理特性的影响等因素,结合泥沙颗粒之间由于薄膜水产生的黏结力、重力等,研究了颗粒在滑动和滚...  相似文献   
992.
碳酸盐岩中"假纹层构造"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见于泥微晶碳酸盐岩中的毫米级水平纹层是低能沉积环境特有的相标志.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地层无岩芯钻探的岩屑中,通过岩石薄片鉴定发现该层段岩屑样品中,大量岩屑出现纹层构造,甚至水动力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水平纹层构造的颗粒碳酸盐岩、结晶碳酸盐岩中也有出现,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及Kα元素面分布等分析手段证实其为非沉积成因、非构造成因的"假纹层构造",研究后将其归因为钻探工艺所使用的钻头(PDC型).为准确对岩石薄片进行鉴定并提升无岩芯钻井地质剖面的解释质量,针对沉积动力学、构造动力学和制片工艺学都无法解释的"假纹层构造"的成因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正交设计的旱区棉花膜下滴灌最优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飞  贾志峰  张道媛 《地下水》2011,33(2):89-92
以旱区广大群众最为关心的种植密度,滴水量,施肥量为考虑因子,将棉花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作为考查指标,把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引入高密度棉花膜下滴管研究中.采用归一化处理不同数量级的指标,比以往单独考虑各因素对指标的作用,合理而又更加直观;同时考虑了误差对指标的影响,从而提高了F检验的灵敏度.得出了在膜下滴灌的新疆旱区,土壤...  相似文献   
994.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地热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伟强  符勇 《地下水》2011,(1):27-28,38
通过研究南阳凹陷区域地质构造,地温场特征和热储层特征,认为南阳凹陷地热田为典型的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南阳凹陷热源主要由地下水在正常梯度下经围岩增温加热和地下水沿深大断裂的上涌两部分组成,朱阳关——夏馆——大河断裂、方城——邓县断裂、新野断裂等活动性深大断裂为热量传导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古近系稳定的砂岩泥岩互层为深层地热良好...  相似文献   
995.
基于ArcGIS图解建模的水系自动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丹  曹佳云  付晓婷  唐新庄 《地下水》2011,33(3):128-130
以DEM数据为基础,根据水系自动提取原理和过程,利用ArcGIS模型生成器构造水系自动提取的图解模型,依次实现洼地填充、水流方向计算、汇流累积量计算、矢量河网的生成,从而完成自然水系的一步提取.  相似文献   
996.
孙福伟  付义琴 《云南地质》2011,30(3):312-315
芒亨河断裂的次级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含矿围岩为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d)富钠质安山岩、玄武岩。受构造、层位、碎屑粒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997.
改良黄土强度特性与工程处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山西朔州典型黄土,利用素黄土与石灰粉煤灰、石灰水泥、水泥粉煤灰三种改良黄土,进行了击实特性、抗剪强度特性及崩解特性试验研究,提出了黄土改良的最佳方案,并采用该方案对山西某煤矿电梯井填方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石灰粉煤灰改良黄土工程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与黄土形成致密的混合结构,石灰的掺入,激活了粉煤灰的活性,发生了一系列的水化反应,使改良黄土的强度大大提高,改良黄土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98.
真振幅权函数是Kirchhoff 偏移的核函数,数值计算方案与其表达形式有关。为探讨Kirchhoff 型真振幅加权函数的最优计算方案,对出现在文献中典型的3 种表达形式的权函数的数值实现流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格林函数振幅的计算方案需要进行动力学射线追踪,最为耗时; 基于旅行时和基于坐标与慢度的计算方案仅需运动学射线追踪; 基于旅行时的计算方案把权函数完全表述成旅行时导数的形式,方便易行,但算法的稳定性对旅行时的依赖度很高; 而基于坐标与慢度的计算方案对复杂模型有很好地适应性。此外,文中还特别讨论了2. 5D 介质下基于旅行时的权函数数值计算方案并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999.
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超深薄层碎屑岩储层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震数据很难识别薄砂体的问题,对比分析了采用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分频处理、储层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等不同手段得到的储层预测结果,筛选出高分辨率储层敏感参数反演作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储层主要预测手段.通过探讨砂泥岩对声波时差的响应,以及对比分析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以及补偿中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确定自然电位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最好,由此选取自然电位作为最佳电性敏感参数参与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预测.从井点、剖面、平面等方面检验和评价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成果,结果表明其反演预测效果较好,符合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的储层预测要求,实现了对石炭系主力砂体空间展布的解释与描述,建立了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澜沧江-湄公河干流底沙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开发引起的水文情势、泥沙和水环境变化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选取了该河干流境内外8个关键河段的底沙进行采样,并进行5种重金属元素(锌Zn、铅Pb、铜Cu、铬Cr、砷As)含量实验测试,分析了该河干流底沙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运用沉积学原理,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干流底沙重金属污染的情况.结果显示:1.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干流底沙重金属元素中Zn、Pb、As在上游中国境内澜沧江底沙中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91.43 mg/kg、41.85 mg/kg、21.84 mg/kg,均大于其在下游境外湄公河底沙中平均含量,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8.17 mg/kg、28.22 mg/kg、14.97mg/kg;Cr在境外湄公河底沙中含量的平均值为418.86mg/kg,大于境内上游澜沧江底沙中的平均含量42.19 mg/kg,且主要集中在琅勃拉邦和巴色采样点,其含量分别为762.93 mg/kg、422.9 mg/kg;Cu除在戛旧和界碑含量较小分别为11.7 mg/kg、7 mg/kg外,在上下游其他采样点的含量分布变化不明显.2.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干流底沙重金属在上游中国境内Zn、Pb、As有污染,其中Pb、As的污染较Zn严重.在下游中国境外Cr污染较严重,其污染主要集中在琅勃拉邦和巴色两个采样点,As在巴色采样点也出现了轻微污染.3.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结果表明干流底沙重金属元素单一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较小,各采样点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均属于轻微污染.由此可见澜沧江-湄公河境内局部河段因地球化学背景或矿产开采致使的水体和底沙重金属污染,沿程经水体稀释和水库淤积后,尚未出现污染的跨境迁移现象.本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在干流上对重金属污染研究的空缺,为澜沧江流域资源开发的评价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