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3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798篇
测绘学   360篇
大气科学   439篇
地球物理   460篇
地质学   1350篇
海洋学   535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29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根据MapInfo在其它领域应用的原理,利用其包含图形信息对象的数据表是图形和数据之间有机结合的概念,从矿山生产勘探的管理特点出发,论述MapInfo在矿山生产勘探过程中对勘探资料图和储量计算表的对应管理,探讨了矿山生产勘探的管理过程数字化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2.
碳酸岩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酸岩是出露相对较少的幔源岩石,其中Sr与Nd是研究地幔物质组成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文统计了世界上主要碳酸岩的锶、钕、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显示,碳酸岩源区主要是洋岛玄武岩高U/Pb的HIMU端员和富集端员(EM1或EM2)的混合作用;此外大部分碳酸岩的锶、钕同位素落在大洋玄武岩范围内;这些均表明其成因与地慢柱有密切联系。碳酸岩及与之共生的硅酸岩的同源或独立源区模式部很难充分解释两者同位素组成特征,逭反映碳酸岩的演化模式涉及更复杂的过程。可能是俯冲作用使碳酸岩源区经历不同时间和程度的富集、亏损过程导致地幔源区成分不均一。  相似文献   
83.
A new 140‐km‐long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provides a high‐resolution crustal‐scale image of the southern Dabieshan high‐pressure (HP) metamorphic belt and the Yangtze foreland fold‐and‐thrust belt. The seismic image of the stacked section shows that the southern Dabieshan metamorphic terrane and Yangtze foreland belt are separated by a large north‐dipping fault. In the foreland the upper crust is dominated by a series of folds and thrusts formed during the collisional stage in the mid‐Triassic; it was reworked by crustal extension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late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red‐bed basin. The southern Dabieshan profile shows stacked crustal slabs developed along the margin of the collisional orogenic belt. The Moho reflectors at 10–11 s (~30–33 km) are seismically prominent and segmented by a number of south‐verging thrusts that were probably developed by foreland‐directed thrusting of the deeply subducted continental crust during exhumation. The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suggests that structures related to the Triassic–Jurassic subduction and exhumation of the Yangtze plate are preserved despite the severe crustal extension superimposed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 and Cenozoic.  相似文献   
84.
黑麦草在净化富营养化水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中利用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净化污水,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黑麦草在冬春季节的生长,可使亚热带地区人工湿地常年运行,黑麦草在3—4月份对水体就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在春夏季节,特别在5月份黑麦草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N、P的积累量,因而净化贡献最大。从产草量方面考虑,延长黑麦草的生长期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从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状况和饲用价值看,增加收割次数的黑麦草N、P含量高,饲用价值高;但从黑麦草对污水中N、P的吸收和积累量方面考虑,收割次数过高则不利于黑麦草对污水的净化及N、P的累积。从上述几方面综合考虑,在黑麦草整个生长期收割次数以2.3次为宜。  相似文献   
85.
Shi Nai'an's fourteenth century Chinese epic ‘Water Margin’ tells of the release of 36 heavenly spirits and 72 baleful stars from their captivity beneath a tablet of stone at Mount Longhu in Jiangxi Province. They are reincarnated as the 108 heroes of the Liangshan marsh in Shandong Province, who rise against an unjust world. The virtuous exploits of the ‘108’ were brought to life through the cathode‐ray screens of 1970s television sets, as the TV series The Water Margin introduced heroes like Lin Chong battling his evil nemesis Gao Qiu. Far to the west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several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Water Margin during the summer of 1984, a young scientist from Nanjing was working amongst the hills and lakes of southern Yunnan Province. He too overturned a stone slab, releasing from their half‐billion year captivity a cornucopia of new Chinese legends. His name was Xianguang Hou and he had made one of the most momentous fossil discoveries in history, uncovering the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marine fossils of the Chengjiang biota from the ancient water margin of Cambrian seas.  相似文献   
86.
利用广西及邻区2014~2017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系统分析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2017-07-15广西南丹MS4.0地震的关系,并结合GPS观测数据与地震地质调查成果,探讨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1)南丹MS4.0地震前后,震区附近重力异常变化与主干断裂关系密切,反映沿控震断裂在2014~2017年间发生了引起地表重力变化效应的地壳变形和构造活动;2)差分重力图像表明,南丹MS4.0地震前重力变化为“局部重力异常→四象限重力异常→重力反向变化发震”的过程;3)重力变化与GPS 观测反映的水平运动表明,南丹MS4.0地震位于重力四象限分布中心部位及面压缩峰值附近,证明重力场和形变场动态变化对中强地震地点预测具有指示意义;4)天峨-南丹-环江一带是重力变化最剧烈地区,亦是水平形变面压缩过渡带,同时位于莫霍面等深线强烈变化地段、ML3.0地震围空区、沿主断裂存在的低b值异常区。结合地震活动图像、定点前兆观测异常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仍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87.
高分五号搭载的可见光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能获取精细的地物光谱信息,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往往无法避免条带噪声的干扰,进行条带去除是数据预处理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传统方法往往对地物的异质性与丰富的细节纹理考虑不足,导致条带不能被彻底地消除。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水陆差异的影像条带去除方法,采用水体与陆地区别统计的策略,解决条带噪声在异质区域的统计特征差异问题,并结合优化统计和一维变分滤波技术实现水陆区域参考统计特征的精确估计,最终基于矩匹配方法分别实现条带去除。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真实实验还是模拟实验,本文提出的算法相较于传统条带去除算法,能更加稳健地去除数据条带噪声,还原地表真实辐射信息;在模拟实验中,本文算法处理结果的峰值信噪比(PSNR)达到46.58,且平均绝对误差(MAE)仅有11.56,均明显优于用于比较的3种传统算法,且算法执行效率也具备优势,能够更好地适用于高分五号大数据量的处理需求。  相似文献   
88.
稀疏多项式逻辑回归在分类中仅利用图像光谱信息,导致分类效果不太理想。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局部与结构特征的稀疏多项式逻辑回归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加权均值滤波与拓展形态学多属性剖面对原始高光谱图像进行局部与结构特征提取;然后对二者进行加权平均特征级融合以获取更具唯一性的像元特征;最后由稀疏多项式逻辑回归分类器对融合结果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9.
文章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2010—2014年为研究期,以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全国为参照区域,分析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引入相对增长率指数、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力指数进一步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的增长均较落后;海洋产业结构整体较好,海洋第一产业不具优势,海洋第二产业劣势明显,海洋第三产业优势明显;海洋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尚具优势,但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向挖掘海洋第一产业潜力、协调培育海洋第二产业动力和着力提升海洋第三产业竞争力的建议,以促进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
文章以2004—2015年15个造船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为基础,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计算了中国海洋船舶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结果发现,从长远来看,技术进步是海洋船舶业TFP的主要增长动力;而从短期波动看,海洋船舶业TFP的增长易受到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交互作用。同时,不同地域海洋船舶业TFP的增长动力也会有所不同,东部地区海洋船舶业TFP的主要增长动力为技术进步,中西部地区海洋船舶业TFP的主要增长动力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综合影响。基于以上计算结果,从产业环境的视角分析中国海洋船舶业TFP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宏观的经济形势、国际市场需求、科技发展投入对本国海洋船舶业TFP有积极影响,社会固定投资量的增加对中国海洋船舶业TFP产生负向的影响。并提出适当减少船舱生产的固定设施投入,并将减少的固定资产投入转向研发投入;政府应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为海洋船舶业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从税收上给予具备高技术水平的船企以优惠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