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345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23年   2篇
  1919年   2篇
  1917年   2篇
  19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滇东地区有较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中美合作项目"云南恩洪和老厂地区煤层气资源开采对外合作",属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对外合作项目之一。开展二年来,取得丰硕成果。本文介绍我省的煤层气资源,我国煤层气开发鼓励政策及相关法规,我国煤层气对外合作的基本原则和合作模式,我省煤层气勘探开发合作项目的进展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92.
以徐州市“数字国土”土地变更调查项目为例,介绍了利用高精度定位的GPS和便于携带、功能强大的PDA,将二者集成用于土地变更调查。文中探讨了基于GPRS公网的实时差分系统的建设及其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
针对高频地波雷达中的非均匀噪声环境及各种干扰源时变的特点,提出构建一种时变白化滤波器。先对非均匀噪声环境进行白化处理,然后在一维恒虚警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基于多普勒频率和距离的二维恒虚警处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时变白化滤波进行处理后,再在距离和多普勒频率维同时进行恒虚警检测,可以得到较好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4.
2007年淮河流域暴雨期间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桂海林  周兵  金荣花 《气象》2010,36(8):8-18
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30年气候平均降水资料,通过动力诊断与分析手段研究了2007年6—7月发生在我国淮河流域的暴雨。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的环流垂直结构和降水有着非常好的对应关系。暴雨期间,鄂霍茨克海阻高与乌拉尔山阻高这种双阻高形势对于淮河流域的持续降水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南亚高压高层(200 hPa)基本为正散度区,低层(850 hPa)为负散度区,上下层强烈的抽吸结构对暴雨的发生也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在淮河暴雨期问,南亚高压(200 hPa)与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着相向而行的移动路径;位涡对于分析冷空气的活动,有着比较清晰的意义,暴雨发生前,有明显的正位涡异常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伸展。大气非绝热加热分析结果显示,视热源和视水汽汇两者的高值中心与相应时段暴雨中心位置一致。  相似文献   
95.
酒泉地区风能资源开发优势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新一代中尺度模式WRF对酒泉部分地区进行了风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WRF模式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场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也能较好地模拟出地形对风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在空间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综合考虑各种地理要素的影响,对酒泉地区风能资源进行精细化研究,分析风能资源开发的优势度,发现(1)研究区域具有非常丰富的风能资源,较丰富区以上地区的面积将近达到研究区域的一半;(2)丰富风能资源区与该地区的地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主要处于有地形狭口效应的区域;(3)最有利于风能资源开发的区域在玉门镇以南至昌马,这一片区域的地形平坦,风能资源丰富,又是戈壁,非常适合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这些显示了酒泉地区风能资源开发的优势度分布,能为风电场的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中国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和潜在可预报性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中国130个测站1961—2004年的日降水量资料,使用低频白噪声延伸法和方差分析法估计了中国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方差和潜在可预报性。结果表明:中国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方差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其次是春秋季,冬季最小,而且内陆的季节变化比东南沿海的季节变化显著。季降水量的潜在可预报性有较大的季节和区域差异,但总体来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季降水量是潜在可预报的。以绝对误差小于均方差0.68倍作为预测正确标准,全国大部分地区季降水量的预报正确率上限为50%-60%。  相似文献   
97.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中.然而,提高剂量辐射会引发人体组织器官受损,降低剂量又会造成成像质量严重下降.为解决上述矛盾,在确保成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条件下,研究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X射线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己成为低剂量CT成像技术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人工智...  相似文献   
98.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Weichselian Upper Pleniglacial loess sequences of Nussloch (Rhine Valley, Germany) based on stratigraphy, palaeopedology, sedimentology, palynology, malacology and geochemistry (δ13C), supported by radiocarbon, TL and OSL dating. Grain-size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ecords are taken at 5 cm intervals from the Upper Pleniglacial (UPG) loess. The data indicate cyclic variations in loess deposition between ca 34 and 17 ka, when the sedimentation rate is especially high (1.0–1.2 m per ka for more than 10 m). The grain-size index (GSI: ratio of coarse silt versus fine silt and clay) shows variations, which are assumed to be an indirect measurement of wind intensity. The sedimentation rate, interpreted from the profiles, indicates high values in loess (Loess events LE-1 to LE-7) and low or negligible values in tundra gley horizons G1 to G8. OSL ages from the loess and 14C dates from organic matter in the loess show that loess deposition was rapid but was interrupted by shorter periods of reduced aeolian sedimentation.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ata from Nussloch and other European sequences demonstrates a progressive coarsening of the loess deposits between ca 30 and 22 ka. This coarsening trend ends with a short but major grain-size decrease and is followed by an increase to a new maximum at 20 ± 2 ka (“W” shap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oess GSI and the Greenland ice-core dust records, suggests a global connection between North Atlantic and Western European glob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wind regimes. In addition, the typical Upper Pleniglacial loess deposition begins at ca 30–31 ka, close to Heinrich event (HE) 3, and the main period of loess sedimentation at about 25 ± 2 ka is coeval to HE 2. Correlation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grain-size records shows that the periods, characterised by high GSI, coincid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ferromagnetic minerals reworked from the Rhine alluvial plain. They suggest enhancement in the frequency of the storms from N–NW. These results are integrated within a palaeogeographical model of dust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in Western Europe for the Weichselian Upper Pleniglacial (or Late Pleniglacial).  相似文献   
99.
淮北煤田太原组灰岩水年龄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松  桂和荣 《中国地质》2019,46(2):337-345
为了解淮北煤田太原组灰岩水年龄、水化学特征及演化,采集了淮北煤田29个矿井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常规、氢氧同位素及~(14)C测试。利用传统图示及统计方法探讨了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约束了地下水年龄及径流特征。结果表明:淮北煤田太原组灰岩水年龄在2900~21910 a之间变化,不同矿区之间灰岩水化学特征有明显差异。闸河矿区以较低的TDS浓度、最小的地下水年龄和最高的δD和δ~(18)O值为特征,为淮北煤田太原组灰岩水主要的补给区;临涣矿区孙疃矿、宿县矿区桃园矿具有较大的地下水年龄、较高的TDS浓度和低的δD和δ~(18)O值,为主要排泄区。TDS浓度等值线图和地下水年龄等值线图呈现一致的演化规律,淮北煤田东北部闸河矿区为主要补给区。太原组灰岩水径流特征主要受构造背景的控制,地下水补给条件及水岩相互作用程度决定了水体中TDS浓度和氢氧同位素富集特征。  相似文献   
100.
以地震属性和钻孔测井参数为基础,依据试验数据构建数学模型,实现对煤层顶底板岩石物性参数的定量预测。通过试验拟合出纵横波波速之间关系、波速与密度的关系、动静杨氏模量、动静泊松比之间的关系,且相关程度较高。依据试验模拟结果对淮南刘庄区煤层顶底板岩石物性参数及孔隙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物性参数分布规律明显,且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模型计算与实例应用证实地震信息用于预测岩石力学参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