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5篇
  免费   3113篇
  国内免费   4104篇
测绘学   1924篇
大气科学   2066篇
地球物理   2373篇
地质学   8042篇
海洋学   1978篇
天文学   219篇
综合类   1104篇
自然地理   2036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837篇
  2021年   903篇
  2020年   780篇
  2019年   874篇
  2018年   854篇
  2017年   781篇
  2016年   756篇
  2015年   832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950篇
  2012年   977篇
  2011年   1024篇
  2010年   991篇
  2009年   935篇
  2008年   943篇
  2007年   903篇
  2006年   833篇
  2005年   659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603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虚拟城市是 3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领域 ,该文对在微机上如何建立虚拟城市作了初步探讨 ,把建立虚拟城市的方法分为 3维真实场景建模、海量数据环境下的场景漫游以及确定任意时刻声音文件的调入时机三个部分。重点介绍了控制三维场景漫游、自适应层次细节模型、简单碰撞检测的实现方法 ,并提出了采用泰森模型调用声音文件的新思路。最后给出在VC 开发环境下用OpenGL建立虚拟城市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92.
云南春季低温的前期环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红旭  肖子牛  何华 《高原气象》2000,19(3):397-400
为了分析云南春季低温的前期环流特征,本文利用各县站的逐日气温和500hPa月平均高度的格点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春季低温年前冬10~20d振荡活跃,1月份环流特征与正常年相比有明显不同。研究还发现,用纬向高度梯度结果代替高度场作春季低温分析预报,更有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993.
Nucleation of earthquakes and its implication to precurso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In the middle of 1990s, the argument about nucleation phase occurred. Ellsworth and Beroza(1 995) studied the wave records of 30 earthquake events, which initiated slowly. Ellsworth, et al calledthem as nucleation phase. The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moment, duration time and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in shock behind. Scherbaum (1997a, b) proposed his different view andsuggested that some of the recording of the long period initial of seismic wave was misinterpret…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电磁波和弹性波响应特征,其响应是构成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介质条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层应力墙瓦斯突出机理认为,瓦斯突出煤层由关键层和伴随层构成。关键层和伴随层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体现在物理场的差异上,把关键层(或瓦斯突出煤体)作为地球物理场中的异常体进行研究是可以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识别的。突出地球物理场响应特征的研究为从地球物理研究瓦斯突出预测理论和方法提供了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995.
应用流体包裹体观察和激光拉曼探针等微观技术对临清坳陷东北部的德南洼陷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分、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共有6种类型的包裹体:单相盐水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液态CO2三相包裹体、富液态烃有机包裹体、富气态烃有机包裹体,其中富液态烃有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00~140°C的较多.包裹体的液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l-,气相成分主要为CO2、CH4以及微量的C2H6等,包裹体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古近系和新近系中主要为未成熟-低成熟的液态烃流体活动;在古生界及部分上部层段中主要为成熟、高成熟的气态烃流体活动.根据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冷冻温度计算得出研究区的流体压力为10~95 MPa,其中,在烃类流体大量排出运移时期经历过压力由突破到释放的过程;初步评价了区内的油气有利远景区.  相似文献   
996.
山东英格庄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振  张学仁 《矿床地质》2006,25(2):175-182
英格庄金矿床位于山东牟乳金矿带巫山断裂的南缘,其围岩主要以古老变质岩与昆嵛山花岗岩为主,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文章通过对英格庄金矿床控矿断裂发展史以及断面几何形态与金矿体赋存位置关系的研究,发现矿体在断层带中的分布具有规律性。深部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表明,英格庄金矿床Bi与Hg关系非常密切,是金矿化的最佳指示元素,且在已知矿体下方出现前缘晕与尾晕相互叠加的现象。结合矿体在断裂中分布的规律以及原生晕特点,对英格庄矿床深部第二富集段进行了预测,并预测在-220m下有第二金富集段存在,且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四川盐源模范村喜马拉雅期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观察,结合岩矿鉴定、化学分析、稳定同位素测定、稀土元素分析、成岩成矿同位素年龄测定、包裹体测温及成分等的研究,表明四川盐源模范村矿床具有典型斑岩铜矿的特征。成岩的多期次构成复式岩体,断裂构造控制的隐爆碎裂岩筒为成矿提供了通道和沉积场所。多期次成矿,特别是次生富集作用形成了中型规模的Ⅰ号矿体,影响次生富集带发育的F7断裂带起了重要作用。模范村矿床确系典型的斑岩铜矿,但又具独自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998.
中国与蒙古之地质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按照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讨论中国和蒙古的演化史。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可分3大阶段:陆核的聚结(2·8Ga);原地台在吕梁运动中固结和侧向增生(1·8Ga);地台在晋宁运动中固化拼合成华夏超大陆(830Ma)。晋宁运动后,中国和蒙古以离散大陆和洋盆并存为特征,至早古生代末聚合为中国和北蒙古两个古大陆。晚古生代时,斋桑—南蒙古—兴安和乌拉尔—天山两大海域陆续消减,形成了海西期的主缝合带。中国蒙古各地块大致于印支运动末期(210Ma)重新聚合,成为劳亚超大陆,即二叠纪—三叠纪泛大陆北支的一部分。印支期后大阶段的特征是泛大陆裂解和大西洋扩张导致了环太平洋域的出现,这一新的构造型式使中国由南北部之间的差异转变为东西部之间的差异。中国东部,也包含蒙古在内,在中—新生代基本上处于张性构造状态,发育张裂盆地和大陆内部火山活动;而在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的构造发展过程则表现为亲冈瓦纳诸地块陆续向北增生拼贴到古亚洲大陆之上。这个过程最终导致了青藏高原在中新世至第四纪的迅速上隆。  相似文献   
999.
Han-Lin  Chen  Zi-Long  Li  Shu-Feng  Yang  Chuan-Wan  Dong  Wen-Jiao  Xiao  Yoshiaki  Tainosho 《Island Arc》2006,15(1):210-222
Abstract A mafic granulite body was newly discovered in the Altay Orogenic Belt, northwest China. The rocks comprise a suite of coarse‐grained and fine‐grained granulites. Orthopyroxenes (hypersthenes) in the rocks have high XMg and low Al2O3 contents, whereas clinopyroxenes have low TiO2 and Al2O3 contents. Amphiboles and biotites have a high Mg/(Mg + Fe2+) ratio and low contents of F and Cl. The peak metamorphic pressure–temperature (P–T) conditions are estimated as 750–780°C and 6–7 kbar, and retrograde P–T conditions are in the range of 590–620°C and 2.3–3.7 kbar, indicating significant decompression. Metamorphic reactions and P–T estimates define a clockwise P–T path. Geochemically, the rocks are high in Mg/(Mg + Fe) and Al2O3, depleted in U, Th, K and Rb, and characterized by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 enrichment and a weak positive Eu anomaly. The Altay mafic granulite shows depleted Nb, P and Ti contents in the mid‐oceanic ridge basalt normalized spider diagram.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 protolith of the Altay mafic granulite was calc‐alkaline basalt and andesite with an island‐arc affinity. The rock has a high 143Nd/144Nd ratio with ?Nd(0) > 0, indicating derivation from a mantle‐depleted source. In the present study, a two‐stage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Altay mafic granulite is proposed: an early stage in which calc‐alkaline basalt and andesite with island‐arc affinity were subducted into a deeper level of the crust and subjected to granulite‐facies metamorphism generating the mafic granulite, followed by the later stage exhumation of the system into the upper crust by the late Paleozoic thrusting.  相似文献   
1000.
磷氯铅矿(Pyromorphite)在我国比较罕见,2001年在广西岛坪发现的磷氯铅矿结晶较好,运用XRD、XRFI、R和UV/Vis等分析方法对黄色和绿色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XRD谱只是峰强有所不同。在它们的红外吸收谱带中,除了标准的PO43-吸收峰外,在670~800 cm-1之间和430 cm-1左右出现的两组肩峰为SiO44-振动峰。黄色样品的振动频率偏高、半峰宽偏窄、透射率与绿色样品相比较高。通过XRF分析发现黄色晶体比绿色晶体含有更多的Fe3 ,而Fe3 常使矿物呈现黄色,同时证实了黄色磷氯铅矿的红外吸收峰频率偏高是因为它的铅含量低于绿色矿。UV/Vis进一步说明在可见光区的吸收不同是使二者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Fe离子含量较大使磷氯铅矿呈现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