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6篇
  免费   2478篇
  国内免费   3584篇
测绘学   1657篇
大气科学   1447篇
地球物理   1790篇
地质学   6406篇
海洋学   2034篇
天文学   183篇
综合类   865篇
自然地理   121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738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601篇
  2018年   618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604篇
  2015年   711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832篇
  2012年   856篇
  2011年   878篇
  2010年   855篇
  2009年   844篇
  2008年   845篇
  2007年   739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631篇
  2004年   527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 Introduction IL-1βis a pleiotropic proinlammatory cytokine with a wide spectrum of inflammatory, metabolic, hematopoietic and immunological activities and is re- sponsible for the symptoms of sickness during the host response to infection (Dinarello, 1…  相似文献   
102.
夏季珠江口沉积物中营养盐剖面分布和界面交换通量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通过对夏季珠江口区域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剖面分析,调查了营养盐含量分布和特征,探讨了有机物的降解特性、营养盐的底部通量估算和作用.结果表明,珠江口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以高含量铵盐为主要的存在形式,沉积物中有机物的降解反应主要在厌氧状态下进行,底部水体铵盐的增加来源于底部沉积物有机质的降解释放,而且对水体的营养盐循环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3.
利用234Th-238U不平衡研究南海东北部海域3个站位上层水体中的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水往中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的比活度,具体讨论各相中234Th/238U)AR(放射性活度比)比值的垂直分布情况及其与水化学要素间的关系。运用稿态箱式模型计算出各站位不同水层中溶解态234Th相对于清除至颗粒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和颗粒态234Th相对于迁出作用的停留时间。由模型得出的参数表明3个站位的真光层具有两种不同的层化图像,这一情形与我们在南沙群岛海域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结合POC/PTh比值,估算出3个站位从真光层输出的颗粒有机碳(POC)通量分别为4.025.0和5.4mmolC·m-3-d-1。文中进一步讨论了234Th与POC两者停留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吕宋海峡输送年际变异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Tgcm数值模式1980—2001年的常规模拟输出数据,研究了吕宋海峡22年平均的体积、热量和盐量输送随深度的变化,并利用小波变换分别分析了吕宋海峡3个层次(0—145、145—915、915—1 837m)体积和热量输送的年际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在吕宋海峡1 837m层以下,仍有一定数量的西北太平洋海水(体积和盐)西向输送到南海;(2)915—1 615m层的年际体积输送的变化趋势与上两个层次(0—145m、145—915m)类似,但是在某些ENSO时期(如1985、1987、1991—1995年),其年际变化与145—915m层年际变化的位相相反;(3)吕宋海峡年际体积(热量)输送的小波谱图较明显地反映出ENSO现象对吕宋海峡不同层次的输送均产生一定影响。145—915m层次的吕宋海峡年际体积输送与ENSO现象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5.
盐度和昼夜节律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流水系统测定盐度和昼夜节律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影响。分别对15、20、25、30、35这5个盐度梯度,以及连续24h的00:00、04:00、08:00、12:00、16:00、20:00这6个时间点下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5-25的盐度范围内,蛤仔的摄食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25时达到最大,而在25-35盐度范围内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一个昼夜里,蛤仔的摄食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夜间的摄食率明显高于白昼,00:00和12:00分别是两个极值;菲律宾蛤仔是一个有着明显昼夜节律性的底栖动物,并且对盐度有一个适应范围,盐度25-30是其最适的盐度。本实验为以后进一步研究菲律宾蛤仔在贝类混养虾池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首次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侵入海带的途径,通过电镜观察,跟踪研究了褐藻酸降解菌染海带过程中海带表皮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褐藻酸降解侵染海带的过程是首先引起海带表皮细胞壁藻胶层表面的破坏,然后引起藻胶层的断裂,并使藻胶层逐渐降解变突,最后褐藻酸降解菌通过海带细胞的壁藻胶层的断裂变突处进入海带细胞内。  相似文献   
107.
滤食性贝类在对虾综合养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混养虾池中滤食性贝类如何影响虾池整个生态系统这个问题,综合了国内外这方面的文献,从滤食性贝类对混养虾池的水质、底质和其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影响,以及混养对养殖效益的影响这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探讨了电镜下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肠淋巴样组织内颗粒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其变化过程。颗粒细胞经鉴定为嗜酸性颗粒细胞,常存在于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靠近肌肉层的淋巴腔中,以具有大型非匀质颗粒为其主要特征。牙鲆肠淋巴样组织内嗜酸性颗粒细胞的变化可分为增长期、成熟期、分泌期和衰退期四个时期,嗜酸性颗粒细胞具有明显的外排现象说明肠淋巴样组织是鱼类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9.
重点研究P2P监测子网的动态自组织方法,通过对等点资源度量,优选汇聚节点,以适应P2P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该方法有助于提高P2P监测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网络监测成本。  相似文献   
110.
垂直度控制和标高控制是确保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传统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控制和标高控制方法存在着工作过程繁琐、效率低、精度难尽人意等若干问题,为了克服传统法的缺陷,提出了利用GPS技术进行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与标高控制的新思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与标高的GPS控制摆脱了传统方法对地面控制点的过度依赖,实现了对施工垂直度与标高的快速、高效、高精度控制,确保了施工质量。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利用GPS技术控制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与标高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