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545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刘军平  刘卫东  李维科  李剑  何世军  莫雄  关奇 《地质论评》2022,68(5):2022102005-2022102005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剖面研究,在扬子西缘云南东川地区黑山组发现大套流纹质凝灰质板岩夹层,获得LA ICP MS锆石U Pb 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522±15 Ma,同时在中元古界黑山组泥质板岩中发现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SS),通过对MISS及围岩进行电子探针、XRF分析及能谱分析,研究发现MISS主要成分为P、 S、 Fe、Cr,明显是微生物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化合物特征;而围岩主要为Al、 Si、 K、 Mg、 Ti,为正常黏土质矿物组成元素,两者存在较大差别。本次发现的MISS是目前扬子西缘已知发现的最古老的MISS;MISS在黑山组的出现表明了中元古代时期微生物群落的繁盛,反映了当时沉积环境为滨岸浅水潮上带,在凹陷的位置微生物参与形成了这样不规则的条带皱饰构造,为中元古代地层微生物区域对比、古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于恢复康滇裂谷盆地的生物—沉积作用和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2.
莫洪成  杨瑞东  高军波  罗朝坤  倪莘然  李鑫正  周登峰  薛忠喜 《地质论评》2022,68(6):2022112004-2022112004
Li是一种碱金属元素,由于它不受氧化还原和生物效应的影响,因此在追踪地球元素循环方面非常有利。并且Li在海洋中的留存时间远大于海水混合时间,因此海洋中的Li具有相对均一的组成,从而能够代表对应地质历史时期整体海洋情况。近年来海洋Li同位素被应用在示踪大陆风化模式领域,并取得了很多成果。笔者等在系统总结全球海洋Li循环作用和表生地质作用的Li同位素分馏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并整理、估算了不同时期海洋Li同位素组成,对地质历史时期海洋Li同位素组成变化与改变大陆风化模式相关的地质事件进行分析,再结合同时期碳酸盐岩C、Sr同位素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Li、C、Sr同位素演化与地质事件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目前海洋Li同位素组成方面研究的不足,为后续利用海洋Li同位素记录示踪大陆风化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3.
集合不同观测降水数据优势,获取更为精细化降水产品,可以更好地再现区域降水时空异质性,这也使得多源降水数据精度评估、校正及融合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从降雨时空一致性、降雨量误差、日降雨事件探测能力方面对广西TRMM降雨产品进行了精度评估,并对比分析了TRMM对干旱的评估效果。结果表明:(1)广西TRMM降雨产品与气象站观测降雨存在显著的时空相关性,日尺度相关系数最低为0.5~0.6,月、年尺度相关系数则均在0.7以上;(2)广西TRMM降雨量总体略偏大,其相对偏差主要在0~10%;(3)TRMM产品在广西地区的日降雨事件探测能力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在强降雨月份POD>0.75,但也存在降雨量较少的冬季月份准确率显著下降的现象。(4)TRMM降雨产品在广西干旱强度监测方面,能够揭示区域干旱的时空尺度效应和强度累积效应,具有比有限地面站点数据更精细化的空间异质性表达。相关成果有望促进区域多源降雨数据的校正及融合应用研究,为区域更有效的旱涝灾害评估、预报预警等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34.
利用广西喀斯特地区64个气象站1971-2017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观测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分析该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广西喀斯特地区年尺度干旱基本为2 a一遇,发生频率中部低、东西部高,以轻旱和中旱为主。秋旱发生频率最高,冬旱次之,春旱和夏旱发生频率较低,各季节干旱多以轻旱为主。其中,春旱3~4 a一遇,发生频率由西南向东北呈递减趋势;夏旱3~4 a一遇,发生频率由东向西呈减弱趋势;秋旱接近1 a一遇,发生频率中东部高于西部,该季节中旱、重旱和特旱发生频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冬旱1~2 a一遇,发生频率西北部较高,且由西向东呈递减趋势。1971-2017年,广西喀斯特地区冬旱、夏旱呈波动减弱趋势,春、秋旱呈增强趋势。在15~20 a时间尺度上,年和各季节的干旱存在明显的干湿循环,5 a以下小尺度干旱周期振荡更频繁。SPEI与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利用SPEI可较客观反映该地区旱情。  相似文献   
235.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往往具有发育时期较老、埋藏较深、后期成岩作用改造较强等特点,致使对其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及其主控因素的研究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沉积时期,盆地由拉张动力背景向南北向挤压动力背景转换,从而诱发了一系列的构造活动。为了探讨不同构造活动对马家沟期马五段盐下沉积的影响,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碳酸盐岩沉积学为理论指导,对研究区内二维地震剖面进行剖析,总结差异性构造活动,分析马五段盐下沉积期地震相与沉积相的特征,阐述差异性构造活动对颗粒滩储集体的影响,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研究区识别出4种地震相类型,对应不同沉积相类型,其中颗粒滩储层为研究区内优势储集体;(2)盆地内发育基底断裂(拗拉槽)、同沉积断裂及古隆起3类构造活动;(3)将不同类型的构造活动与颗粒滩储集体进行匹配分析,总结出差异性构造活动对此类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发育及分布的控制作用模式,并将颗粒滩储集体分为断控储集体和隆控储集体两大类。  相似文献   
236.
以资源一号02C(ZY1-02C)卫星数据为数据源,以GIS为数据处理平台,以遥感地质理论和水文地质理论为指导,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北京岩溶水资源勘查评价工程中。通过水文地质遥感解译和综合分析,优选了一处新的供水水源地,建立了适用于北方岩溶区的含水岩组和泉点的遥感解译标志,提出了基于GIS的水文地质分析方法,扩展了国产资源卫星数据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37.
首先推导了最小二乘配置的数学公式,并对具有已测重力异常和平面坐标的区域进行了格网化处理;然后,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算法计算了各格网点的重力异常数值;接着,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并对格网内部的重力异常进行了内插,绘制了重力异常的等值线平面图和3D图.最后,比较了加入新已知重力点和去除该点时两幅等值线图的异同,并对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8.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相关技术要求,从理论上分析盾构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主要来源及各阶段平面控制测量误差限值的合理分配,并针对盾构法施工地铁隧道的特点,探讨长大盾构区间地面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原则及限值的优化配赋。  相似文献   
239.
滹沱河上游山区近50年蒸散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确估计流域蒸散,掌握其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子,对科学认识流域水文循环规律以及管理流域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傅抱璞年蒸散量公式计算滹沱河上游山区及其子流域1958-2007年逐年蒸散量,并利用Mann-Kendall-Sneyers等方法分析了流域蒸散趋势和突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滹沱河流域傅抱璞公式能够较好的拟合蒸散。50 a来全流域及各子流域年均蒸散呈下降趋势。降水对蒸散起控制作用,相对湿度在流域部分地区显著影响蒸散(α=0.05)。  相似文献   
240.
基于光谱和纹理特征的ALOS影像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易于反映地物纹理特征的特点,综合利用地物的光谱和纹理特征进行分类,探讨适用于ALOS影像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以川东丘陵地区影像为例,基于GLCM提取纹理信息,将提取的纹理特征向量采用赋权值法融合为一个综合纹理信息波段,然后采用面向对象法将其与光谱特征信息共同参与分类。与最大似然法的提取结果对比表明,考虑了纹理特征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明显提高分类精度,Kappa精度提高了0.12;避免了椒盐现象,分割的地类边界具有更好的语义表达,更贴合地物实际分布特征;建筑用地和林地具有明显的纹理特征,而旱地纹理特征不明显。该方法不仅分出了6个基本地物类型,而且对于林地、建筑用地等类型还能进一步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