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2篇
  免费   3666篇
  国内免费   4985篇
测绘学   2095篇
大气科学   2717篇
地球物理   3751篇
地质学   9979篇
海洋学   2320篇
天文学   452篇
综合类   1817篇
自然地理   2202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1039篇
  2021年   1204篇
  2020年   966篇
  2019年   1126篇
  2018年   1254篇
  2017年   1040篇
  2016年   1150篇
  2015年   1246篇
  2014年   1226篇
  2013年   1313篇
  2012年   1437篇
  2011年   1408篇
  2010年   1361篇
  2009年   1183篇
  2008年   1081篇
  2007年   965篇
  2006年   808篇
  2005年   683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447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5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探讨在ArcGIS环境下利用1:5万DLG数据库直接生成地形图的若干关键技术,如定制1:5万DLG符号库、符号配置,并给出地形图生产的完整的工艺流程,这样能够缩短1:5万地形图的成图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2.
The Baimazhai nickel deposit, Yunnan Province,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anjiang (Tri-river)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 (Sanjiang ARIR). In this paper was conducted ^40Ar-^39Ar dating of two phlogopites in lamprophyres which are, as dike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orefield, and two plateau ages were acquired, i.e., 32.46±0.62 Ma and 32.01±0.60 Ma, respectively (averaging 32.23±0.60 Ma). The ages are obviously younger than those of the ore-hosted complex and mineralization of the Baimazhai nickel deposi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it is indicated that lamprophyres in the orefield and those in the Sanjiang ARIR are similar in tectonic setting, mineral assemblage and geochemistry. It is considered that lamprophyres in the orefield ar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anjiang ARIR, and the lamprophyres and ore-hosted complex in the orefield represent the products of two times of different magmatic activity from different mantle 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ge of lamprophyres in the orefield is older than that of the strike-slip shearing of the Ailaoshan-Honghe fault belt, suggesting that the strike-slip shearing of the Ailaoshan-Honghe fault belt is not the factor leading to magmatic activity of lamprophyres in the orefield, while it is more possible that magmatic activity of the Sanjiang ARIR promoted strike-slip shearing of the fault belt.  相似文献   
153.
传统的机械式电位器控制电路难以满足高精度的信号调节要求,而且具有调节不方便、体积大、重复性差等弱点;为此,利用USB即插即用的优点,设计了基于USB的DCP控制电路;这里详细介绍了USB设计模块、DCP控制模块、固件程序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是成功的,在输入1 V的正弦信号情况下,输出信号的调节精度可达1 mV,实现了输出信号的高精度调节,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4.
滨海地区不同质地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粉砂、粉质粘土、粉土对垃圾渗滤液中NH4+-N的吸附作用,在室内做了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土样吸附NH4+-N的等温吸附曲线均符合Langmuir模式,且最大吸附量分别为粉砂1.3 034 ms/g,粉质粘土1.109 mg/g,粉土0.3 439 mS/S.不同土样吸附NH4+-N的能力差异较大,三种土样的吸附顺序为:粉砂>粉质粘土>粉土;三种土样的迟滞因子分别为粉砂27.939,粉质粘土21.782,粉土18.257,说明粉砂和粉质粘土的防污能力较粉土强.  相似文献   
155.
潜水面对储层压力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潜水面与地表不一致会使储层压力产生异常,给煤层气勘探开发造成影响。从异常压力的成因机理入手,应用理论分析与实例解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不同系统中潜水面对储层压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分析了开放系统中区域潜水面变化所引起的储层压力变化规律,反映了盆地水动力场作用下的储层压力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指出潜水面变化是储层异常压力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6.
高光谱遥感将反映目标辐射属性的光谱信息与反映目标空间几何关系的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实现地面目标的精细分类识别。FCM是一种有效的聚类算法,但存在相似性测度模型单一、分类精度的提高受到限制等问题。文中结合高光谱影像的技术特点,综合考虑光谱曲线的形状、地物辐射亮度及其权重,提出可以更好描述光谱向量之间的相似性的距离测度,并将其引入到FCM聚类模型中。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和优化相似性测度的FCM,可以显著提高高光谱影像聚类精度。  相似文献   
157.
基于约束的城市街道网自动综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于约束的地图自动综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在基于约束的地图自动综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城市街道网自动综合方法。该方法依赖于街道网综合中的约束和改进的动态决策树结构,它很好地将约束融入了特定的数据结构,实现了街道网的渐进式综合。实验证明了方法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8.
非饱和含水介质在吸湿和脱湿的不同过程中,水力传导度随介质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本文选取大沽河流域两种代表性砂土,对其吸湿-脱湿两个过程分别进行试验观测,并使用VanGenuchten—Mualem模型对其吸湿-脱湿过程进行水力传导度的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砂土在吸湿过程的非饱和水力传导度与脱湿过程的非饱和水力传导度大小并不相同,在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吸湿过程的水力传导度要比脱湿过程大,在含水率较低时(小于15%)相差可达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9.
160.
超高压变质矿物的某些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指示了岩石短暂和快速抬升过程。文中报道了中国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硬玉石英岩矿物显微构造缺陷的透射电镜(TEM)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研究结果。用TEM研究方法,在硬玉石英岩中硬玉包裹体内发现了亚微米级天然蒙钠长石(MA,C2/m)、高钠长石(HA,C)和低钠长石(LA,C)三种多形变体。表明岩石在折返过程经历过高温变质作用(>930℃),以及退变质过程的快速冷却;在石英包裹体内发现了纳米级柯石英和石盐子矿物,提供了柯石英转变为石英以及峰期变质条件下高盐流体存在的证据。"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的结构水(OH/H2O)是以缺陷形式赋存于矿物结构中。FTIR分析结果显示硬玉、石榴石、金红石和石英中结构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0×10-6、(900~1600)×10-6、>2000×10-6和<4×10-6,硬玉石英岩全岩含水量为(490~600)×10-6,表明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地壳或原岩中的水可以通过这些NAMs携带到地球深部。该类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是大陆碰撞造山带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局部弱化和深部断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