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4篇
  免费   802篇
  国内免费   1302篇
测绘学   619篇
大气科学   433篇
地球物理   637篇
地质学   2310篇
海洋学   830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284篇
自然地理   55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地震统计区是考虑时空不均匀性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特有的概念,是确定地震活动性统计规律的基本统计单元.由于地震统计区在概念以及划分原则上存在较大的认识不确定性,因此,对场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得到对这种影响的相对明晰的量化认识,以利于实际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2.
2003年6月青岛崂山4级震群序列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震群监测、地震影响、地震地质构造、序列特点及性质判定等方面对2003年6月青岛崂山王哥庄发生的4级震群进行了介绍及初步分析。此次地震的活动强度、频次、持续时间均为青岛历史上所罕见。地震时整个青岛市普遍有感,震中区有一定破坏,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3.
S方法将同一测期一条流动地磁测线各测点的变化叠加,可抑制单个测点的干扰,使可能存在的震磁异常信息凸现。本研究了安徽省流动地磁测线S异常与邻近地区小震震群活动频次和中强地震的关系;探讨了“震情窗”地区S异常与“震情窗”相关地区中强地震的相关性;讨论了同一测期流动地磁测线各测点δf“同向变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4.
陕西省区域环境地球化学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地壳元素分布特征与动植物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指导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借助已有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进行陕西省地球化学分区,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缺乏临界值、过剩值临界值,并将陕西省分为陕北、关中、陕南3个地球化学区,圈定了1个元素贫化区和2个元素富集区。提出应该在元素的缺乏和过剩的异常区内进行生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定期检测。做到对地球化学疾病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对策,以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5.
在野外实地考察和追索的基础上,详细厘定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晚古生代以来火山岩的分布特点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晚古生代以来的地层系统中,从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共有11个层位含规模不等的火山岩,它们以透镜体、薄夹层或以块状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等形式产出于不同地层系统中;从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侏罗纪和白垩纪,具有由西向东、从南→北→南→北的迁移规律。这些火山活动的发现和厘定,对填补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火山岩研究的空白,了解陆下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新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演化都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6.
In permafrost regions of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critical embankment heigh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especially for the global climatic warming. In this paper, the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for the critical embankment height (for gravel road surface and coarse-grained soil) has been performed by using the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the calculation, we think that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nstruction is at least 50 years. The mean annual air temperatures applied to the calculation model are -6.5 ℃, -6.0 ℃, -5.5 ℃, -5.0 ℃, -4.5 ℃ and -4.0 ℃, respectively, and the value of temperature rise are taken as 1.10℃ in the coming 50 years. The minimum embankment heights derived from the analysis are 0.85 m, 0.92 m, 1.01 m, 1.18 m, 1.60 m and 2.66 m for the different mean annual air temperatures and the maximum embankment heights are 7.68 m,7.55 m, 7.34 m, 7.00 m, 6.45 m and 5.85m, accordingly. On condition that the service life of embankment is 50 years,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mean annual air temperature is -3.5 ℃. Namely, in the areas where the mean annual air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3.5 ℃, the critical embankment height does not exist.  相似文献   
117.
对现有油气资源基本评价方法的原理、优缺点、适应性做了分析总结,重点剖析了在油藏总体分布服从帕莱托分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发现过程模型法.同时根据已建立的油气藏总体预测模型,对符合发现过程模型的大港陆地古近系成藏体系进行了油气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118.
赵剑明  常亚屏  陈宁 《岩土力学》2004,25(Z2):388-392
基于土石料三维粘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并采用新型三维各向异性有厚度薄单元来模拟面板和堆石的接触面特性,建立了高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分析的三维真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利用坝料动力特性的大型三轴试验成果,分析计算了龙首二级(西流水)面板堆石坝的地震反应,主要包括加速度反应、堆石体应力反应及坝体单元抗震安全系数、面板应力反应和变形及接缝位移、高趾墙动力反应等.为大坝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9.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世纪花苑"三期工程废弃人防地道为实例,在查明研究区浅埋洞室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及室内试验获取相关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利用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程序FLAC研究浅埋洞室在拟建高层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其破坏过程,通过系列模拟图,较真实地再现了洞室围岩变形破坏、尤其是塑性区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0.
承压水减压引起的沉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骆冠勇  潘泓  曹洪  尹小玲 《岩土力学》2004,25(Z2):196-200
由下卧承压水层减压引起的固结沉降计算与一般的由堆载或潜水位下降引起的固结沉降计算不同,本文着重研究了在深厚弱透水层下卧强透水承压层的复杂地质条件下,下卧承压水层减压引起的土中应力变化及周围地表沉降的计算方法;在假定一维竖向固结的条件下推导了减压引起的沉降固结度计算公式,该公式与常规的双向排水固结公式相同,表明排水减压固结与常规的双向排水固结有着相同的效果.最后,将此分析方法应用于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水闸沉降分析中,实践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能较好地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