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6篇
  免费   727篇
  国内免费   833篇
测绘学   491篇
大气科学   516篇
地球物理   968篇
地质学   1908篇
海洋学   506篇
天文学   154篇
综合类   235篇
自然地理   41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针对gPhone重力仪网络数据采集系统,开发了一套嵌入式Web服务系统。基于uClinux平台和轻量级BOA Web服务器,利用C语言编写通用网关接口(CGI)程序,实现了远程数据下载及仪器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992.
桩-液化土相互作用p-y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多工况的桩-液化土体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液化土层中桩土间侧向相互作用力p与桩身和土体间侧向相对位移y之间的关系。将试验得到的实际p-y曲线与采用拟静力法和以API规范为基础的折减系数法计算出的p-y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液化土层中试验得到的桩真实p-y响应及由拟静力法和折减系数法得到的结果都呈非线性变化,三者极限状态有接近一致的趋势,但变化过程差异明显;(2)采用拟静力法和折减系数法都会使液化土层桩基础侧向反力迅速增长,很快达到屈服极限,远远超过实际情况,会导致相当保守的结果;(3)液化进程中控制桩p-y响应的是土体位移而非惯性力,因而拟静力法和折减系数法的原理不适合桩-液化土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不能用于液化土层中桩基础地震响应的计算。  相似文献   
993.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缩写为NGN)是以高性能、可扩展、可运营、可管理、更安全的下一代电信网络为基础,实现高质晕流媒体应用、无线和移动应用、多样化终端没备、按需的传输质量控制和更高安全保障的新型网络,IPv6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支撑技术.IPv6网是F一代IP网,不等同于下一代网络,IPv6网只有在满足下一代网络的必要特征后才可成为下一代网络.  相似文献   
994.
The composition of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were studied in three sections across the continental shelf between the Río de la Plata and the oceanic waters of the Subtropical Convergence, during late spring. Algal communities were examined using microscopy and HPLC-derived pigment concentrations. The CHEMTAX program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chlorophyll a (chl a) biomass of different algal classes. Trends in pigment ratios due to phytoplankton photo-adaptation and photo-acclimation were also examined.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e natural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the original data have been split to represent five ecosystems. In addition, the pigment data for the Brazil Current ecosystem has been split by sample depth.  相似文献   
995.
996.
长岭地区东北部拗陷层油气成藏特征及储层预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长岭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实际出发,以分析该区的油气地质条件、控砂主导因素及油气成藏规律为主线,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通过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等方法对该区进行了储层预测,寻找有利的储层分布范围,研究砂体在空间展布特征,掌握砂体与断层的配置关系、砂体的尖灭情况,进而识别不同类型隐蔽型圈闭.指出该区隐蔽油气藏主要有三种成藏类型,即构造-岩性复合型、砂岩上倾尖灭型、砂岩透镜体型.远物源缓坡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该区砂体分布,使得油气富集成藏规律主要表现为多层位含油,各个砂组交互发育;单个油藏面积小,在平面上具有多套砂体形成迭合连片的特征.主要目的层,如青一、二段砂体,以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发育为主,河道走向北东向.研究区内的断层走向近南东—北西向,与砂体走向垂直.这种断层与砂体配置关系,易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圈闭.  相似文献   
997.
遥感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和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分析了卫星热红外遥感、InSAR技术和气体遥感方法在地震前后地表热红外增温、形变和气体含量改变的研究现状,初步探讨了该方法的成因机制.本文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在地震预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98.
文13西块油藏岩石形变对采收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异常高压油藏弹性能量充足,储层欠压实,岩石易发生弹塑性变形。根据这些油藏特性,从达西定律的角度推导出了室内一维岩芯中最终采出程度与岩石物性变化的近似关系式,并引入渗透率变化因子分析采收率的影响因素,进而以文13西块油藏岩石为例,通过不同流体介质的渗透率压敏性试验,以及不同加压方式下渗透率变化试验,结合降压弹性开采试验和水驱物理模拟试验,以渗透率变化因子为基础,分析并讨论该类油藏的开采方法。结果表明:该类油藏在保持较慢降压速度、较高孔隙压力水平时,能够获得较高的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999.
地震加速度动态分布及对高土石坝坝坡抗震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锐  迟世春  林皋  张宗亮 《岩土力学》2008,29(4):1072-1076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1997)建议的土石坝地震加速度动态分布系数适合于150 m以下的土石坝,而前许多土石坝的设计高度已远大于150 m。与低坝相比,高坝受地基刚性的约束减弱,坝体的自振周期延长。在坝体地震反应中,高阶自振周期与地震卓越周期耦合的机率增大,高阶振型的振动易被激发放大,从而导致坝体地震加速度沿坝高的分布与低坝有所不同。据此,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高土石坝的加速度分布,提出了高于150 m土石坝的地震加速度动态分布系数图示。在此基础上,利用堆石材料的非线性强度准则,对高度超过150 m的土石坝坝坡抗震稳定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得出随着坝体地震加速度动态分布系数的降低,坝坡临界破坏的安全系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植被演替序列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合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 TWINSPAN)及除趋势对应分析法( DCA)进行分类及排序,确定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演替序列。结果表明: 根据DCA排序可将研究区植被群落的演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草地→ 灌丛→乔林→顶极群落;根据TW IN SPAN分类结果可将植被分为11个群丛,其中,第Ⅰ 、Ⅱ 、Ⅲ 、Ⅳ 群丛为草本阶段,第Ⅴ 、Ⅵ 群丛为灌丛阶段,Ⅶ 、Ⅷ 、Ⅸ 群丛为乔林阶段,第Ⅹ 、Ⅺ群丛为顶极阶段。茂兰喀斯特植被演替顶极群落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是一种典型的地形— 土壤演替顶极,是植被与当地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