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3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测绘学   233篇
大气科学   201篇
地球物理   362篇
地质学   1089篇
海洋学   28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2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锡的成矿与花岗岩有着密切关系。为深入了解不同的岩浆组成及流体变化对锡分配行为的影响,以不同化学组成的凝胶和不同的流体分别作为初始固液相,进行了锡在流体与花岗质熔体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研究。实验温度为850℃,压力为100 MPa。结果显示,当液相为0.1 mol/L的HCl时,熔体组成的变化对锡的分配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锡在流熔体间的分配系数DSn随熔体中碱质(Na2O K2O)含量、钠钾(Na/K)和碱铝(AlK/Al)摩尔比的增加而减小;在固相(富钾过碱质熔体)不变的前提下,DSn随流体相中H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流体相中HF及K 、Na 浓度的改变对DSn影响不大;流体Cl-浓度和酸度升高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  相似文献   
102.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地质特征,系统总结了前人对其成矿热液来源、物质来源,铀的迁移沉淀机制、碱交代及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铀源体中的晶质铀矿及富铀矿物在深部相对还原的环境中被氧化而进入成矿热液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能是大量幔源F和放射性衰变诱发产生的氧及碱交代溶蚀作用,热液中的大部分U6 主要被S2-和Fe2 等还原剂在浅部相对氧化的环境中还原成矿;给出了一种较简易的物质来源定量方法和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3.
边坡稳定性问题是川藏线工程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野外调查发现基岩边坡失稳一般表现为块体塌落或滑动。基于岩体结构控制理论,作者以川藏线西藏境内宿瓦卡附近的人工高边坡为例,进行了块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对比现有理论方法的优缺点,采用坐标投影作图法及其计算机化程序CPH。坐标投影作图法是一种以正投影为基础,以分析岩体结构面的几何关系及由其切割出来的块体的稳定性为目的的图解方法。根据现场量测取得的数据,采用CPH程序确定了块体边坡的结构面方程,从而求出各结构面产状。在此基础上建立水平切面图,并求得各块体顶点坐标,计算出块体的表面积及体积。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运用CPH程序进行块体稳定性分析,并求出块体的稳定性系数。通过分析可知,坐标投影作图法及其计算机化的CPH程序在块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4.
无磁杜瓦是高温超导磁强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磁杜瓦的频率特性是影响高温超导磁强计在地球物理勘查中的有效应用的一项重要指标。采用新的工艺研制出了频带大于100 kHz的无磁杜瓦,消除了无磁杜瓦对接收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典型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江浙皖玄武岩台地区滑坡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滑坡体特征、滑动面特征、滑动多期性等方面的典型特征。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是玄武岩台地区滑坡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提出对该类型滑坡的防治应采用排水工程为主,并和其它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在滑坡治理的过程中,滑坡监测始终是滑坡防治的基础,防治的效果也需要监测工作来检验。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的地球化学填图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并发展成为在国际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地球化学块体理论通过一定的编号系统绘制谱系树图来追索某元素在块体内部逐步浓集成矿的轨迹。通过谱系树图可以发现不同级别的子块体之间的亲缘关系,研究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合已发现矿床的信息,预测潜在矿床的分布及其储量,从而指导找矿工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谱系编号系统并编制了在计算机上自动绘制谱系树图的软件,同时实现了与原有编号系统的一致,解决了长期以来谱系树图不能自动绘制的问题,为地球化学块体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7.
对渤海湾西北部潮间带16个样品分别进行了激光法与综合法(筛析沉降法)粒度测量。两种方法所获结果的相关分析表明,激光法测得的〉63μm的砂的百分含量平均仅比综合法低5%,相关系数高达0.9,相关性显著。两种方法测得的粉砂和粘土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39和0.48。进一步将〈63μm部分分为6个粒级对比两种方法的异同,结果显示〈1μm、1~2μm、2~4μm、4~8μm、8~16μm和16~63μm部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7、0.7、0.61、0.61和0.37。据此认为,16个样品粒径〈1μm和16~63μm部分两种方法的结果不能对比,其余粒级的激光法结果,通过各自的回归方程,可谨慎地代替传统的综合法。  相似文献   
108.
黔南-桂中地区泥盆系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前人资料为基础,对岩石组合、沉积组构、剖面序列、生物组合、沉积机理等进行分析,研究了黔南—桂中地区泥盆系沉积体系特征。研究区可划分出四种沉积体系,即台地体系、台坡体系、陆棚体系、台盆体系,其中陆棚体系主要发育于早泥盆世至中泥盆世早期;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9.
卡拉达湾地区位于新疆北天山西段,属于中亚造山区,是在前寒武纪基底陆壳裂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陆间型造山带,是铀及多金属成矿的重要区域。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依据地面磁测、地面伽玛总量测量结果,总结分析了卡拉达湾地区磁场、放射性场、构造、矿化蚀变特征与铀及多金属成矿的关系,并圈定了铀及多金属找矿有利地段各2处,为西天山卡拉达湾地区的铀及多金属矿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0.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近30年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总被引:51,自引:10,他引:41  
刘晓东  侯萍 《高原气象》1998,17(3):245-249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165个站1961~1990年月平均地面气温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地面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有关,变暖的幅度一般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大,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500~1500,1500~2500,2500~3500及3500m以上等不同高度范围内台站下平均的平均温度的增温率分别为0.0,0.11,0.12,0.19和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