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7篇
  免费   1378篇
  国内免费   1967篇
测绘学   589篇
大气科学   1470篇
地球物理   1573篇
地质学   3738篇
海洋学   728篇
天文学   298篇
综合类   779篇
自然地理   77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暴雨模拟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WRF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选用七种微物理方案及网格嵌套技术分别与Kain-Fritsch(new Eta)、Betts-Miller-Janjic、Grell-Devenyi(简称KF、BMJ、GD方案)三种积云对流参数方案匹配,对2007年6月1—2日湖南南部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选用Lin等微物理方案和三种积云方案,采用20 km的格点分辨率,基本上可以模拟这场暴雨的范围,且采用网格嵌套技术的模拟结果优于未采用嵌套的模拟结果;其中KF方案模拟的强降水位置、强度与实况比较接近;BMJ方案模拟的强降水范围偏大、强度偏强,位置偏南,上述两种方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假的暴雨中心;GD方案模拟的强降水范围、强度均偏小。  相似文献   
992.
雷达可随时跟踪雨区范围、暴雨走向和降雨量的变化,而降雨是水文预报最重要的输入信息,对于水文预报、水库蓄放及江河流域水量的短时洪水预报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在介绍雷达测雨及国内外雷达测雨业务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国内雷达测雨在水文预报中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雷达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思路,探讨了雷达测雨在我国水文应用中的前景及其发展方向。数字化雷达测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高程图等系列新信息,将进一步推动新一代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的开发,并将极大地拓宽水文预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993.
需水量预测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每种方法的预测结果都具有误差。在分析了回归分析法以及灰色系统GM(1,1)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情况后,针对其缺点提出了相应的权重方法,对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加权处理,并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结果减小了预测的误差。  相似文献   
994.
从MODIS资料提取土壤湿度信息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沿袭了遥感地物分类中K-L变换思想, 以归一化处理后的遥感数据, 结合地面土壤湿度观测数据, 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MODIS不同红外波段数据, 通过相关关系计算, 在监测结果中融合MODIS具有250 m分辨率的第2波段数据, 建立了青海省多维特征空间土壤湿度监测模型。模型的建立克服了热惯量法监测干旱需多时相遥感数据的缺陷, 经初步检验, 此模型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之内监测表层土壤湿度, 具有业务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5.
沪宁高速公路路面温度变化特征及统计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2006年7月-2007年6月沪宁高速公路沿线梅村和仙人山站附近的逐分钟路面温度、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气象资料, 分析了梅村和仙人山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状况下路面温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路面温度和气温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日出至日落时段,路面温度与气温有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梅村和仙人山最高和最低路面温度统计模型, 得出最低路面温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况的变化趋势接近,误差绝对值不超过2℃, 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而最高路面温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结果偏差较大,实际应用中需进行适当修订。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针对2008年11月2日、13日和15日3次较大降雪天气过程,从卫星云图应用等方面分析了3种不同的云系在降雪过程中的演变情况,并结合700 hPa高空网进行分析.初步得出3种不同云系出现大降雪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997.
虎林市近40a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艳  宋玉华  朴虎 《黑龙江气象》2009,26(3):27-28,32
对近40 a虎林市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与总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虎林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每10a减少42.52 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振幅较大,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减少的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各月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12月减少趋势较为显著,8月减少的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的年际变化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地位和企业承担的环境责任,通过对生态补偿的涵义和政策范围进行分析,明确了生态补偿与排污费、资源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完善企业履行生态补偿责任的政策框架、搭建企业履行生态补偿责任的职能体系及创新企业履行生态补偿责任执行形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影响卢氏县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影响卢氏山区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道路积冰等.其中暴雨、冰雹出现频率较高,且危害最大.为防御气象灾害,气象部门应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政府及有关单位要及时把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播至千家万户;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民众自救能力;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00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diurnal variability of ozone (O3) in the marine boundary layer of the Kwajalein Atoll, 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latitude 8° 43′ N, longitude 167° 44′ E), during July to September 1999. At the study site, situated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O3 mixing ratios remained low, with an overall average of 9–10 parts per billion on a volume basis (ppbv) and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2.5 ppbv. In the absence of convective storms, daily O3 mixing ratios decreased after sunrise and reached minimum during the afternoon in response to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The peak-to-peak amplitude of O3 diurnal variation was approximately 1–3 ppbv. During the daytime, O3 photolysis, hydroperoxyl radicals, hydroxyl radicals, and bromine atoms contributed to the destruction of O3, which explained the observed minimum O3 levels observed in the afternoon. The entrainment of O3-richer air from the free troposphere to the local marine boundary layer provided a recovery mechanism of surface O3 mixing ratio with a transport rate of 0.04 to 0.2 ppbv per hour during nighttime. In the presence of convection, downward transport of O3-richer tropospheric air increased surface O3 mixing ratios by 3–12 ppbv. The magnitude of O3 increase due to moist convec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bserved over the continent (as high as 20–30 ppbv). Differences were ascribed to the higher O3 levels in the continental troposphere and weaker convection over the ocean.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moist convection plays a role in surface-level O3 dynamics in the tropical marine boundary lay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