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2篇
  免费   3881篇
  国内免费   5368篇
测绘学   2296篇
大气科学   2522篇
地球物理   2948篇
地质学   9378篇
海洋学   3353篇
天文学   214篇
综合类   1345篇
自然地理   2025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935篇
  2021年   1143篇
  2020年   970篇
  2019年   1041篇
  2018年   1106篇
  2017年   943篇
  2016年   1006篇
  2015年   1087篇
  2014年   1083篇
  2013年   1287篇
  2012年   1382篇
  2011年   1345篇
  2010年   1317篇
  2009年   1194篇
  2008年   1218篇
  2007年   1174篇
  2006年   997篇
  2005年   830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54年   7篇
  1933年   3篇
  1925年   4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研究宝顶山石窟区造象岩壁风化破坏及渗水危害的作用机理,选择不同类型风化产物进行定期采样监测。本文重点论述了外围岩石和造象岩壁风化产物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风化产物可溶盐的化学特征及可溶盐类型,以及这些特征的多年变化规律,分析论证了可溶盐不同水化学成因类型的形成特征,为防风化防渗水危害治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62.
用花岗岩的全岩化学成分对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内各个地体花岗岩的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特征及构造类型进行了分析与对比.从北山地区到祁连地区花岗岩的酸度和铝饱和度均有增加的趋势.北山区以岛弧型+陆弧型(IAG+CAG型)、陆弧型(CAG型)居多;祁连区以造山后型(POG型)为主.每个地体均出现少量非造山花岗岩,在北山区有大洋斜长花岗岩的成分,但全区未判别出典型的陆-陆碰撞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963.
根据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对气溶胶中 、 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浓度量值分别进行了阐述;对雪冰层中的 和 进行了本底划分,并对这些本底的来源、组成及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4.
姚清林  马宗晋 《地震》1995,(2):117-124
为了探讨小区域内地震活动的时间规律。本文在中国大陆选择了11个地点分析其从远古至公元1990年间的破坏性地震(M≥4 3/4)的活动性。因而发现小区的地震活动规律主要表现于以大震为代表的地震活动分期上,破坏性地震的频率、集中程度与阶段性变化上,以及与所在地震区地震活动期的关系上,不同小区的地震活动特征有共性,有类型区别,更有各自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65.
FieldofverticalcrustaldeformationinNorthChinaandthefeatureofitsdynamicevolution王若柏,洪汉净,许忠淮,耿世昌,孙东平,韩月萍Ruo-BaiWANG;Han-JingHON...  相似文献   
966.
用1984-1991年发生在京津唐地区(37°-41°N,112.5°-120°E)的2505个地震的22234条P波到时进行的层析成像,揭示了地震活动性与速度图像间的联系:1.公元1000年以来该区强震震中在上地壳的投影大多分布在高速块体内或高速块体与低速块体相交地带,偏高速体的一侧.2.唐山地震和三河-平谷地震所处的构造背景相似,均未依傍大断层,处在介质速度变化剧烈部位.3.宁河与唐山、滦县分别位于规模大小、位置深浅不同的两个不同的高速块体处,可以解释唐山地震序列震源深度分布东北浅西南深的总体特征.4.唐山地震可能是由一条北西向的地下隐伏断层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7.
本文包括:(1)通过拟合区内断层错动方式确定区域边界上作用的远场构造应力;(2)根据发震前震中所在断层段要进入塑性状态,确定1911年红海湾地震前区内构造应力场.两个应力场均采用正交设计法与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快捷地得到.结果表明:该区远场最大主压应力σ3的方向为N68°W,σ3=-200MPa,最小主压应力σ1=-80MPa;算得的红海湾地震前区内应力场的特点是除滨海断裂的红海湾段已进入屈服状态外,其余断裂均处于弹性状态.  相似文献   
968.
本文利用PS反射波探测了雅鲁藏布江北侧局部地区莫霍面的深度和起伏。在亚东—当雄测线的径向方向上记录到一个尚为清楚的PS反射波,视速度为8.35±0.28公里/秒,在同一莫霍面部分使用了PS和PP震相的走时,求得下地壳结构。莫霍面的倾角为-0.83°~0.84°,该面的深度为68~69公里左右,从结果表明该地区莫霍面起伏不大,地壳基本上是水平的。作者认为利用PS反射波测定莫霍面起伏状态是很有用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9.
寒潮冷堆增强的动力原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动力学诊断方法分析了1979年11月一次东亚寒潮过程,证明500毫巴冷中心在南移过程中不断增强是由于寒潮冷空气堆中存在上升运动使空气绝热膨胀冷却所致。文中还从动力学观点解释了寒潮过程中垂直反环流的成因。指出对流层高层(300毫巴)急流核上游(入口区)和下游(出口区)存在相反的铅直环流,上游为正环流,下游为反环流。急流核两侧存在强大的正负切变涡度平流是使急流核上,下游存在性质相反的铅直环流的原因。文中近似计算了这次寒潮过程中槽后偏北急流核两侧空气的12小时二维轨迹,证明槽后偏北急流核左侧强大的正切变涡度中心及其相应的下游正涡度平流引起了寒潮冷空气堆上空质量辐散。因此在寒潮分析和预报时应注意围绕西风槽的急流分布的不均匀性,特别是300毫巴槽后偏北急流中急流核的存在及其活动对预报寒潮冷空气堆的增强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70.
本文对1914—1965年发生在我国境内Ms≥(4 3/4)的地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参数的修定,並简要介绍了修定的方法及修定的结果。结果表明,经过重新计算后,各参数(O.λ.φ.h)的精确度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