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2篇
  免费   2133篇
  国内免费   3166篇
测绘学   1682篇
大气科学   1529篇
地球物理   1868篇
地质学   5566篇
海洋学   1623篇
天文学   203篇
综合类   872篇
自然地理   1238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581篇
  2021年   669篇
  2020年   566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591篇
  2017年   598篇
  2016年   566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880篇
  2011年   799篇
  2010年   845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744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664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福建罗源湾海滩互花米草盐沼中18种金属元素的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钦佩  谢民  仲崇信 《海洋科学》1989,13(6):23-27
本文对福建罗源湾可湖海滩互花米草盐沼中的18种金属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罗源湾可湖海滩的环境质量基本是好的,并探讨了开发利用互花米草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2.
北黄海沉积物——水界面反硝化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近海氮的循环机制,采用乙炔抑制法和现场静态箱法对北黄海夏季局部海域的反硝化速率进行了研究,该海域反硝化速率在2.5~5.8μmol/m2.h之间,平均4.85μmol/m2.h。影响其反硝化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溶解氧,其次是温度。北黄海的反硝化速率低于珠江口和长江口海域。  相似文献   
43.
大沽河是胶州湾最大的入海河流,每年都会给胶州湾带来大量泥沙。本文利用三维的ECOMSED水动力-泥沙数值模型对洪水期的大沽河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洪水存在期间以及洪水结束后胶州湾的余流分布、大沽河河道上中下游各层盐度、泥沙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以及入海冲淡水和泥沙对胶州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分层流体中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透射和反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边缘层理论研究了两层流体系统中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的透射和反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演化方程的“初值”条件,分析了内孤立波与薄板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效应。研究表明:流体层的密度比以及薄板伸入上下层的深度对于反射和透射波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薄板伸入下层越深、密度差越小,则薄板阻碍孤立波透射的效率越高;透射波通常演化为单峰孤立波和迅速衰减的尾波,反射波演化为缓慢衰减的尾波列;对于具有小密度差的跃层结构,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的透射及其演化近乎是无障碍的。  相似文献   
45.
南极普里兹湾气旋的生消发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1989~2000年现场观测的气象资料,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在南极考察船上接收的NOAA卫星极轨高分辨的卫星云图,研究了普里兹湾气旋的生消发展;提出了夏季绕极气旋进入普里兹湾内也会发展加强,在湾内东风带里也能生成气旋的新观点,修正了普里兹湾仅是气旋墓地的不全面说法,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南极西风带绕极气旋和东风带上气旋生消发展的理论;研究了普里兹湾冰-气-海相互作用的机理,解释了气旋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用整体动力学输送法计算了进入普里兹湾980205号绕极气旋爆发性发展的能量交换,指出气旋在超过冰坝进入冰间湖可以获得巨大的热量,使气旋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南极特色的强风暴,风力达12级以上,平均风速为38m/s;瞬时最大风速达100m/s.  相似文献   
46.
XU  Min 《中国海洋工程》2001,(1):139-146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Delta coast is a typical erodible silty and muddy coast in China. The paper analyses the marin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chanism of beach erosion of this area.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show that in this sea area wave and tidal current ac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an equilibrium beach profile calcul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in which the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is considered while sediment supply and sediment re-deposition are neglected. The model consists of four parts: (1) calculation of wave parameters, (2) calculation of velocity due to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at different water depth, (3) calculation of friction velocity and shear stress at different water depths, and (4) calc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sediment erosion, erosion intensity and variation of beach profil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observed data. Finally, the evolution tendency is discussed and the equilibrium beach profile of this coast is calculated. B  相似文献   
47.
Marine biological choruses observed in Xiamen harbour from August 1981 to October 1982 lasted for a few hours each time during the neap tide in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in both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ith molt energy at frequencies between 700 Hz and 1.6 kHz and spectral peaks mainly at 800 Hz, 1 kHz and 1.25 kHz. During choruses, noise spectrum levels rose up to 46 dB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noise in the sea Mate 0. The statistics of occurrence of the evening choruses indicate that they might be fairly widespread in and near shallow waters of the region. Sources of such choruses are likely to be attributed to Johnnius belengerii and Collichthys lucidut of the family Sciaenidae.  相似文献   
48.
根据2002年11月在亚大湾大鹏澳进行的连续30d(每日采样一次)观测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方法,分析大鹏澳非养殖区中各浮游植物优势种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其生长与演替的主要理化因子.建立秋季浮游植物优势种演替模型,并与春季的大鹏澳现场调查建立的浮游植物优势种演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生境变化(降雨)对浮游植物优势种演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秋季浮游植物优势种发生不同的演替过程。春季浮游植物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大量降雨引起海水中营养盐浓度升高,促进并维持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高密度生长,待营养盐被大量消耗后,中肋骨条藻数量下降,减轻了对柔弱菱形藻(Nitzschia delicatissima)的生长压力而使其成为优势种;而秋季水温较低,浮游植物细胞数量较春季大为减少,中肋骨条藻和柔弱菱形藻对资源的竞争较为缓和,使外界环境变化成为影响优势种变化的主要原因;降雨期间虽然营养盐增加,但环境变化使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雨后柔弱菱形藻数量不能恢复,水体中高营养盐浓度促使中肋骨条藻出现生长峰值。  相似文献   
49.
东山湾贝类养殖容量的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应用营养动态模式和沿岸海域能流分析模型,估算东山湾贝类年生产量分别为269331t和295767t,平均282549t。扣除潮间带、潮下带和吊养区浮筏、随着基及延绳上附着的非养殖滤食性附着动物自然现存量35760t,贝类可养殖量为246789t。应用统计分析和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估计贝类可养面积为11839hm^2,其中缢蛏635hm^2,石蛎1160hm^2,吊蛎1525hm^2,翡翠贻贝633hm^2,菲律宾蛤仔1154hm^2,扇贝698hm^2,江瑶248hm^2,泥蚶601hm^2,巴非蛤4151hm^2,凸壳肌蛤1034hm^2。1998年实际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分别为10581hm^2和220564t。尚有1258hm^2,26225t的扩大开发潜力。文中还讨论了合理布局和优化养殖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50.
对1999年9~10月采自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的19份表层海水样品的Ra同位素分析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水中的^226Ra、^228Ra放射性比度分别介于0.67~0.92、0.08~0.30Bq/m^3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74、0.11Bq/m^3.^226Ra/^228Ra)A.R.活度比的变化范围为0.11~0.44,平均值为0.19.上述数值明显低于近岸海域水体的相应值,表现为典型的开阔大洋水的特征.从空间分布的特征看,研究海域Ra同位素含量与^226Ra/^228Ra)A.R.值均呈均匀分布态势.将本研究结果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本研究获得的^226Ra、^228Ra放射性比度比20世纪60~80年代得到的数据来得低,可能与水体层化作用加强导致的Ra补充量的减少以及生物生产力升高导致的Ra迁出量的增加有关.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表层水中Ra同位素的时间变化与文献报道的该海域叶绿素a、硅酸盐、磷酸盐含量与初级生产力的历史变化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