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25篇
  免费   18388篇
  国内免费   26983篇
测绘学   14944篇
大气科学   10047篇
地球物理   13476篇
地质学   48725篇
海洋学   14486篇
天文学   999篇
综合类   6076篇
自然地理   11343篇
  2024年   570篇
  2023年   1609篇
  2022年   4383篇
  2021年   5443篇
  2020年   4295篇
  2019年   5331篇
  2018年   4590篇
  2017年   4322篇
  2016年   4311篇
  2015年   5343篇
  2014年   5053篇
  2013年   6370篇
  2012年   7205篇
  2011年   7139篇
  2010年   6992篇
  2009年   6586篇
  2008年   6691篇
  2007年   6233篇
  2006年   6235篇
  2005年   5098篇
  2004年   3796篇
  2003年   2652篇
  2002年   2732篇
  2001年   2606篇
  2000年   2020篇
  1999年   907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4篇
  1979年   41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8篇
  1957年   25篇
  1954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中国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基本构架 及其核心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是贯穿整个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全过程的软件,涵盖地质矿产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矿体模拟、品住估计、资源量估算、矿山开采系统优化等内容。考虑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应用技术层面,从数据“层”模型、数据流“池”技术、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继承技术、数据互操作技术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核心技术及其实现,通过基于无缝一体化技术的数据采集、管理、综合处理与成果表达,在实体或矿块的矿床建模技术与品住估计、储量估算等方面展现了全地质调查过程的数字化,不但为地质人员应用高新技术降低了门坎,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精度和效率,丰富了成果的表现形式和服务形式。随着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完善和应用水平的提高,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将成为中国地质调查的主流软件体系。  相似文献   
992.
云南六苴铜矿区分布有六苴、凹地苴等典型砂(页)岩型铜矿床。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的基础上,运用构造成矿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典型断裂进行断裂面力学性质的鉴定,划分构造期次,总结构造体系,对区内不同期次、不同方向断裂的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矿区断裂的发育经历了早期近东西向挤压、晚期北东-南西向挤压和后期近南北向挤压的过程。早期近东西向主应力作用时期是铜富集成矿的重要时期,形成的近南北向压性断裂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和必要的条件;晚期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北东向扭张性断裂促使矿体进一步富集;后期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开始破坏矿体。将矿体向全浅色砂岩一侧错动。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奇异值分解法的含量-面积法对化探异常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敏  申维 《地质通报》2008,27(5):662-667
地球化学场的数据通常具有分形的特征。应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对元素含量数据矩阵进行分解,对奇异值进行分形统计,得到了分形模型。重建元素含量的数据矩阵。然后利用含量-面积的分形方法对重建后的数据矩阵进行分形处理。使用MAPGI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地区元素的异常下限,做出元素异常分布图,并与该地区已知矿点的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预测潜在的成矿区。  相似文献   
994.
藏东吉塘地区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察雅县吉塘镇澜沧江以西的酉西和泄巴发现冰海杂砾岩,是藏东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东首次发现的冈瓦纳相沉积岩,基本特征与青藏高原南部的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相同,而吉塘镇澜沧江以东的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与古生物则是典型扬子型的。冰海杂砾岩的分布范围大致代表冈瓦纳大陆塔尔切尔冰期影响的空间,并具有时代对比价值。这些资料可能说明一个事实,藏东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大陆的东部边界为北澜沧江断裂带。  相似文献   
995.
北武夷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武夷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而广泛发育的推覆构造深刻影响着矿床的成生与保存。区域性推覆构造是成矿前、成矿期还是成矿后的构造,其精细结构特征如何,是否具有控岩控矿作用,如果是破矿作用,是否造成矿体重复增大或者隐伏、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地质找矿的效果。建议开展面积性、追索性的路线地质调查,查明逆冲推覆构造的区域分布、不同单元的产状、构造样式,分别采用40Ar-39Ar和Re-Os定年技术测定推覆构造和矿体的形成时代,结合定量化分析及精细构造解析,研究构造与矿床的成生联系,预测隐伏矿体可能的位置,进而为北武夷地区寻找隐伏矿床和扩大矿床远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李海龙  张长厚  邹云  邓洪菱  马君 《地质通报》2008,27(10):1698-1708
燕山中部冀东遵化、迁西、青龙一带以太古宇深变质结晶岩系为核部的东西向构造形迹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复式背斜构造,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它是一个中生代变质核杂岩。这2种不同认识涉及到华北克拉通北部中生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稳定克拉通内部大型基底结晶岩系的剥露机制问题。对马兰峪背斜南翼和西部倾伏端盖层岩系开展的详细构造研究表明,变形总体表现为连续的褶皱变形及伴生的逆冲构造;构造样式表现为基底卷入式的厚皮构造与盖层内部软弱岩系控制的薄皮构造共存的特征;变形机制表现为顺层挤压导致的纵弯弯曲和相关的断裂构造;近南北向的缩短率介于16%~27%之间。盖层岩系中未发现变质核杂岩构造模型所预期的系列高角度正断层。基底与盖层不整合面接触带尽管在后期构造变形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局部的差异性滑动,但并不是造成大规模构造剥蚀和地壳柱切失的剥离断层。因此,冀东马兰峪背斜不是中生代的变质核杂岩,而是水平挤压背景下基底结晶岩系与盖层共同卷入纵弯褶皱变形的厚皮式褶皱构造。  相似文献   
997.
一种单线河流渐变符号的绘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线河流渐变符号的自动绘制是地图制图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在分析和总结现有单线河流渐变符号绘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缓冲区技术的渐变线绘制方法,详细论述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自动绘制单线河流渐变符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8.
在对Snake模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图制图的需求,从3个方面对Snake模型进行改进:首先建立Snake模型中参数与道路曲线形态特征的关系,以更好地保持移位前后道路形态的相似性;其次控制Snake模型中外力的传播范围,以尽量保持要素位置的准确性;最后,通过道路交叉点的权重属性控制,保证移位后各交叉点的连通性以及道路的整体拓扑关系不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道路网移位整体思路,并采用改进的Snake模型对其进行移位,解决空间冲突。  相似文献   
999.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基于群智能的随机全局优化方法,它源于对鸟群简化社会系统的模拟。为了提高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能,将生物免疫系统的记忆能力和多样性引入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一种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提取纹理样本Laws纹理能量模板特征、小波特征等纹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分类问题的粒子表达方法和群体寻优策略,实现了基于免疫粒子群算法的纹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获取训练样本类别中心时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并且基于该算法的影像纹理分类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规则库和网格算法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自动数字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自动注记可极大地提高制图的工作效率。针对土地利用现状图数字注记的特点,本文从地图认知角度出发,建立注记自动配置的规则库,提出面状要素自动注记的一种新的算法——网格法。该算法最大的优点是容易实现、效率高,可方便地解决注记压盖冲突等问题。通过开发一个程序实例,对图斑要素进行了自动数字注记,实验表明95%以上的图形注记效果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