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7篇
  免费   1241篇
  国内免费   1747篇
测绘学   863篇
大气科学   956篇
地球物理   1051篇
地质学   3037篇
海洋学   1019篇
天文学   159篇
综合类   526篇
自然地理   80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镇安场变形体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镇安场变形体位于长江左岸的重庆市涪陵区镇安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之一,主要表现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变形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除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质结构外,还有瀑雨、洪水、地震、植被破坏等外在因素。通过野外勘查,运用探槽、浅井、钻探等工程控制,已查明该变形体已发生过局部变形,尚未形成大范围的变形和滑移,处于潜在滑移变形阶段。在三峡库区水位上升后,特别是在水库水位降低和地震作用下,变形体可能失稳而向下滑动。通过对变形体的稳定性的评价,认为该区沿库岸应采用以支挡工程为主、排水为辅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92.
该文讨论在软基地区修建高速公路时,用碎石桩进行软基处理效果的检测方法,并对其合理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HF—HN03密封酸溶以及Na2O2熔融处理样品,乙醇增强灵敏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直接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和超痕量碲的方法。样品溶液中加入乙醇(φ=4%),在0.85L/min的载气流速下,碲信号可增强2.5倍以上。碲的方法检出限(100,DF=1000)为0.02μg/g。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标准物质的绝大多数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分析了大洋多金属结核样品及深海沉积物样品中的微量碲,结果与其他方法相符,精密度试验RSD(n=3)<10%。  相似文献   
94.
本从区域水地质及构造特征出发,分析了顶山地区乌伦古河组铀成矿水地质条件总结了该地区铀成矿模式,并对该地区铀成矿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95.
甘肃礼县新生代火山喷发碳酸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甘肃礼县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中有大量火山喷发碳酸岩出露,本文对该区各种碳酸岩的地质产状,岩石特征,全岩化学及稀土,微量和C、O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碳酸岩属于一种高CaO低碱(Na2O K2O)的火成碳酸岩,其化学成分与东非裂谷乌干达FortPortal地区的碳酸岩相似,其中碳酸岩的火山砾岩和凝灰岩具有高的SiO2和Mg/Ca比值,化学成分显示了硅酸盐和碳酸盐混合的特征,可能代表直接由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原生碳酸盐岩浆。其它类型碳酸岩的成因与原生碳酸盐岩浆或原生钾霞橄黄长岩浆的液态不混溶作用和/或结晶分异作用有关。碳酸岩及共生的高钾火山岩不是典型的大陆裂谷岩浆作用的产物,其起源和成因与软流圈的上涌有关。碳酸岩的发现为查明本区地幔的组成和性质提供了新的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96.
蔺新望 《陕西地质》2003,21(1):45-51
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时期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格局,处于浅海陆棚—半深海环境,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根据区域地层划分、古生物化石和最新的同位素测年数据,确定了塔里林板块南缘地层时代为早古生代。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初步分析,确定了该地区为早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因此,系统研究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对于重塑早生代以来该区板块构造格局及演化历史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7.
华山花岗岩的包体特征及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华山花岗岩中包体的形态、大小、成分和分布等特征分析,论证了华山花岗岩成因的多源性和多源岩浆的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98.
运用软件工程的可行性、需求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较为详细地对地裂缝地球物理勘察综合采集解释软件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该系统的需求从问题分析、需求描述、需求规格简要说明三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证明了地裂缝地球物理勘察综合采集解释软件系统是可行的;地裂缝地球物理勘察综合采集解释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细化后形成的需求规格说明是可以预见的;本软件系统的市场潜力巨大,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9.
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测试和计算,分析了高压输出电线等干扰源对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对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现状,及今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点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0.
江淮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较强的地区性,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的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和场地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研究区(北纬29°~35°,东经114°~120°)位于华北地震区和华南地震区之间的过渡地区,地震活动性总体水平不高,烈度衰减关系有其自身的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和场地衰减特性等.本次工作重新挑选震例,对研究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并与该地区已有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