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我国北方上更新统城川组的建立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李保生  董光荣 《地质论评》1993,39(2):91-100
在传统认为属河湖相沉积的萨拉乌苏组,经研究在其上部划分出一套以风成砂沉积为主的城川组。城川组风成砂与马兰黄土是同期风力分异出来的产物;城川组的沉积相、沉积环境和古生物与其下的萨拉乌苏组是不同的。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城川组,马兰黄土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萨拉乌苏组为晚更新世早期;前者相当于玉木冰期,推测年代距今70000a。  相似文献   
82.
西安入境旅游流与城市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了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其量化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西安入境旅游流和城市旅游环境在2001—2010年间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的过程,尽管期间有过波动,但总体态势趋向良性发展。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不再简单地依赖于城市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数量,旅游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目的地发展入境旅游的重要基础和吸引要素。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旅游环境来加强入境旅游的发展是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83.
河北庙安铜多金属矿床地处太行山北段,属于乌龙沟—上黄旗成矿带,本文总结了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地质条件,并确定找矿标志,为外围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矿区内矿床主要由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和热液脉型铅锌铜矿床两种类型,分别产于岩体与高于庄组白云岩接触带和北东向断裂中,燕山旋回花岗闪长岩为本次成矿热液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4.
众所周知,石炭纪-二叠纪期间冈瓦纳大陆冰盖的推进和消融在低纬度地区形成了许多高频海平面升降变化和广泛分 布的旋回沉积.最新研究表明,石炭纪-二叠纪冰室气候时期的大陆冰盖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冰期组成.因此石炭纪-二叠纪 期间既存在高频低幅的海平面变化,也发育多次大幅度海平面下降.前者在华南地区已有研究证实,后者仍需要深入研究.描 述了贵州龙吟和紫云扁平剖面早二叠世碳酸盐岩地层中古岩溶特征,包括垮塌角砾岩及相关沉积构造,分别对应早二叠世两 次冰期导致的显著海平面下降,对深入了解华南地区早二叠世古地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1990-2010年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了云南省第四、五、六次少数民族人口普查数据,创建了1990,2000,2010年GIS数据集,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ESDA)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县域全局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与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20年中,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就业人员的再分配,其空间相关性在逐步降低。(2)2000—2010年的10年内,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出现了在局部区域内显著聚集且增加的现象,主要集中在滇东南地区,而且表现出了一定的扩散效应。(3)随着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区域人口分布空间差异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86.
The subduction of the Bangonghu-Nujiang Meso-Tethys and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Lhasa and Qiangtang blocks were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growth of the Tibetan crust. However,the timing of collision initiation and closure timing,as well as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the Bangonghu ocean basin,are still poorly constrained. The Lagkor Tso ophiolite,located in the south of Gerze County,Tibet,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ted ophiolites preserved in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BangonghuNujiang suture zone.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Bangonghu-Nujiang suture zone as revealed by the Lagkor Tso ophiolite investigat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s,petrology,geochemistry,geochronology and tectonic analysis methods. We present new LA-ICP-MS zircon U-Pb and 39Ar/40 Ar ages for the Lagkor Tso ophiolite,in addition to geochemical and platinum-group element(PGE) data presented for the Lagkor Tso ophiolite in Tibe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ncient Lagkor Tso oceanic basin split in Middle Jurassic(161.2 ± 2.7 Ma – 165.4 ± 3.5 Ma),and experienced a second tectonic emplacement during the Early Cretaceous(137.90 ± 6.39 Ma). The Lagkor Tso ophiolite likely developed in an independent suture zone. The Bangonghu-Nujiang ocean subducted southwards,and the dehydration of the subducting oceanic crust materials caused partial melting of the continental mantle wedge,which formed the second-order expanding center of the obduction dish. This led to inter-arc expansion,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inter-arc and back-arc basins with island arc features,which are represented by ophiolites around the Shiquanhe-Lagkor Tso-Yongzhu region.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presently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urrent Western Pacific,in which a large number of island arc-ocean basin systems a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87.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Al2O3和Rh-Pd/Al2O3密偶催化剂,运用H2程序升温还原、CO化学吸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对丙烷总包反应和单反应的转化活性.总包反应结果表明,Rh的添加使起燃温度和完全转化温度分别降低了23和18 oC.单反应结果证明,添加Rh能提高各单反应丙烷的转化活性,尤其是有NO参与的反应.表征结果证明,掺杂Rh不仅可以抑制活性组分PdOx的烧结,提高PdOx的分散度,而且可以改变其电子状态  相似文献   
88.
窟野河流域水沙特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席雅娟 《地下水》2004,26(3):226-228
根据多年实测资料,初步分析了窟野河流域的水沙特性,为进一步流域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马瑟兰’葡萄果实中芳香物质成分进行分析,分别在萌芽期、新梢旺长期、开花期、果实第1次膨大期、副梢旺长期和果实第二次膨大期一次性施入氮肥,以不施氮肥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氮时期对果实芳香物质组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瑟兰’葡萄果实中共检测出40种芳香物质成分,总含量为1 789.49—3 320.29 μg·kg-1,其中有11种特征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醛类化合物为主,氮素施用时期对果实芳香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施氮可改变果实的香味特征,果实第二次膨大期施氮果实中芳香物质总含量最高且种类较多,有利于提高醇类、醛类及烷烃类化合物含量;该处理改变了果实以草香味为主的香味特征,此时花香和脂膏香最为浓郁;开花期施氮果实中草香、脂膏香和花香基本平衡,同时增加了果香味的比例。通过氮素施用时期可调控葡萄果实芳香物质的形成,进而改善果实的酿造品质。  相似文献   
90.
基于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三大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ESDA和GWR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我国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指数较低,十年来虽呈上升趋势但增幅较小,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及西南部四川省,十年来呈现高值区扩散、低值区面积有所缩减的发展态势;三大子系统在不同的省域单元上空间表现各异,发展水平差异表现为生态>旅游>文化,东部省份三大子系统整体较高,西部整体较低且生态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文化、旅游发展水平,中部省份介于两者之间;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从影响机制来看,行政力度、经济基础、市场条件及开放程度对区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