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测绘学   335篇
大气科学   189篇
地球物理   178篇
地质学   735篇
海洋学   37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三江源区径流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循环模型、统计检测、对比分析等手段对三江源区水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模拟和检测了1958-2005 年黄河源区出口唐乃亥站、长江源区直门达站、澜沧江源区昌都站汛期、非汛期和年径流过程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检测CSIRO和NCAR两种气候模式A1B和B1 排放情景下未来2010-2039 年源区出口断面的径流演变趋势,对比分析了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过去48 年三江源区出口唐乃亥站年径流和非汛期径流过程呈显著减少趋势,而直门达和昌都站径流过程变化趋势并不显著。这将导致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补给显著减少,加剧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30 年黄河源区径流量与现状相比有所减少,尤其是在非汛期,将持续加剧黄河中下游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现象。长江源区径流量将呈增加趋势,而且远远高于现状流量,尤其是在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形势严峻。而澜沧江源区未来30 年径流量均高于现状流量,但汛期和年径流变化并不显著,而非汛期径流变化存在不确定性,CSIRO模式B1 情景显著减小,而NCAR模式B1 情景显著增加。气候变化对长江源区径流影响最显著,黄河源区其次,而澜沧江源区最小。  相似文献   
943.
944.
1990-2010年中国土地覆被变化引起反照率改变的辐射强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覆被变化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而影响地表辐射收支与能量平衡,从而对区域和全球气候产生影响。本文利用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分析1990-2010 年中国土地覆被变化改变地表反照率的时空驱动机制,并计算全国50 个生态区地表反照率变化导致的年际尺度辐射强迫,揭示土地覆被变化在生态区尺度上影响气候变化的生物地球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990-2010 年全国土地覆被变化以耕地开垦、草地沙化、城市化等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导致的土地覆被变化最为明显,全国草地与林地面积分别减少了0.60%和0.11%;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增加了0.60%和0.19%。全国土地覆被变化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引起的平均辐射强迫为0.062 W/m2,表现为增温的气候效应,但在生态区尺度辐射强迫空间差异很大。京津唐城镇与农城郊农业生态区主要土地覆被变化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引起地表反照率降低了0.00456,产生0.863 W/m2的辐射强迫,表现为增温的气候效应;而三江平原温带湿润农业与湿地生态区主要的土地覆被变化为林草地转为耕地,引起地表反照率升高了0.00152,产生-0.184 W/m2的辐射强迫,表现为降温的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945.
卫星测图应用中,遥感影像压缩几何质量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星上压缩指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该文从影像匹配精度评价、自动生成DSM/DEM的精度评价和摄影测量点定位精度评价方面进行几何质量评价,并分析影像压缩比与不同地形类别的重建影像质量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国产星上SPIHT压缩算法,在压缩比4∶1的条件下,由重建影像立体像对自动生成的DSM可以满足1∶5万数字高程模型高程中误差最低要求;在压缩比2∶1的条件下,重建影像立体像对摄影测量点定位精度满足所有地形的1∶5万测图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46.
一种边缘保持的地震数据插值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地震数据插值方法常常用来解决地震数据空间采样率低和不规则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保持滤波器的地震数据插值方法.在该方法中,对于一个1D信号,逐点滑动一个处理窗口,将信号分成多个信号片段.对于某一个待恢复的缺失采样点,存在多个包含(或邻近)该采样点的信号片段可以用来估计它.采用多项式来拟合这些信号片段,并选择拟合误差最小的信号片段估计此缺失采样点,达到边缘保持的目的.对于2D地震信号,先沿不同方向扫描抽取1D信号,然后采用上述1D边缘保持插值算法分别进行处理,得到沿不同方向的插值结果.对于任一待插值采样点,选取对应拟合误差最小的方向的插值结果作为最后输出的2D数据的插值结果.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保边缘、抗假频及能够进行不规则数据重建等特点,既能有效的实现不规则地震数据的重建,又能很好的保持原有数据的边缘特征.  相似文献   
947.
南芬-万宝地区是辽东钼、铜、铅锌等多金属矿聚集地.在充分研究区内成矿规律的前提下,以MAPGIS软件为数据处理平台,提取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13个空间控矿因素作为证据因子;以划分网格单元的方式对成矿多元信息进行叠加整合,建立证据权重模型;以后验概率求拐点的方法圈定Ⅰ级远景区13处,Ⅱ级远景区10处,Ⅲ级远景区7处.预测结果表明,83%的矿床(点)位于成矿预测远景区内.除此之外,区内仍有3处Ⅰ级预测远景区内未见矿床(点),应作为今后找矿勘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948.
传统铷原子钟和铯原子钟已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作为星载原子钟获得重要应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更新和新发展要求更高精度更小型的新型星载原子钟.该文介绍采用新物理原理和先进技术在下-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应用前景的新原子钟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它们目前的进展.  相似文献   
949.
针对传统地面稀疏站点监测PM2.5浓度以点带面的缺陷,本研究拟借助多源遥感数据开展了地面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空间分布模拟研究。以京津冀地区2013年的年均、季均PM2.5浓度模拟图为例,用简化的气溶胶反演算法(SARA)反演了 1 km高分辨率AOD,并结合高分辨率遥感提取污染相关地理要素,对研究区PM2.5浓度空间分布进行地理统计模拟及优选。结果表明:① SARA算法反演的AOD与地基AERONET相关性达0.99,能准确地反映研究区AOD的时空分布特征;② 集成多源遥感数据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拟合度高(平均R2-0.66),其空间模拟显示研究区平均PM2.5污染南部城镇最重,中东部城区次之,西北山区较轻;③ 研究区PM2.5污染程度高,全年平均模拟浓度高达75 μg/m3,在气候环境及主要污染源季节性差异驱动下,浓度分布季节性特征显著,冬季污染最严重,而夏、秋季相对较轻。该成果对于精细把握PM2.5污染特征,指导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0.
群体互动行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群体互动时空可达性旨在研究群体的时空条件下共同开展活动的自由度,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地理学、交通学、规划学、行为学等不同领域的广泛关注。为弥补已有可达性方法对于活动开放时间及个人活动需求考虑的不足,本文拓展了时间地理学核心概念,基于群体互动时空路径与群体互动时空棱柱,进行群体互动时空可达性表达,并以活动地点兴趣度、互动时长可行度、活动地点吸引度、出行时间衰减度为评价因子,构建群体互动时空可达性评价模型,并以北京市为实验区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可为聚会活动地点推荐、移动社交网络、个人智能交通出行等应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