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23篇
  免费   12360篇
  国内免费   17537篇
测绘学   9530篇
大气科学   6335篇
地球物理   8688篇
地质学   31906篇
海洋学   9276篇
天文学   578篇
综合类   4115篇
自然地理   7492篇
  2024年   341篇
  2023年   1142篇
  2022年   3102篇
  2021年   3729篇
  2020年   2986篇
  2019年   3593篇
  2018年   3035篇
  2017年   2888篇
  2016年   2806篇
  2015年   3558篇
  2014年   3316篇
  2013年   4230篇
  2012年   4591篇
  2011年   4579篇
  2010年   4498篇
  2009年   4145篇
  2008年   4200篇
  2007年   4004篇
  2006年   3838篇
  2005年   3194篇
  2004年   2427篇
  2003年   1720篇
  2002年   1736篇
  2001年   1550篇
  2000年   1272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6篇
  1973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18篇
  1954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张耀波 《安徽地质》2002,12(3):215-219
根据公路部门的实际工作,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这一新的数字地理信息产品,采用空间分析的一些方法,应用AMI语言,对公路设计和施工中断面图的绘制、挖、填方量的计算等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宣芜高速公路设计应用示范系统>.  相似文献   
992.
张辉  秦玉斌 《安徽地质》2002,12(4):293-297
本文以桥目标成本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系统地指出了降低灌注桩工程成本的途径.对于桥梁灌注桩以外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及方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研究的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是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 在概括介绍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工具--指标/指数的概念和功能、国际上代表性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指标选取的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归纳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及其框架模式. 详细介绍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保护同盟(IUCN)、世界银行等国际上代表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性指标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这些系统性指标体系的优缺点. 深入分析了国际上典型的社会发展类、经济发展类、生态环境类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的研究、开发与实际评估应用的情况. 最后,总结了当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文章从 4个方面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1)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与东亚环境演化 ;(2 )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记录及重大气候突变事件 ;(3)青藏高原2ka以来温度、降水变化特征 ;(4 )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响应。主要结论有 :第三纪青藏地区曾两次隆升与夷平 ;7MaBP开始高原再次抬升 ,3 6MaBP以来经历了强烈隆起。高原季风的形成演化与高原隆升过程紧密相联 ,2 5MaBP高原季风由浅薄系统变为深厚系统 ,现代季风格局形成。在约 1 1~ 0 8MaBP间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 ,西北地区干旱化、主要沙漠扩展、周边地区新的黄土体系形成均与此有关。高原气候在冰期 /间冰期循环时间尺度上具有升温缓慢、降温迅速的特征。达索普冰芯记录中的CH4 浓度高出极区 15 %~ 2 0 %,并具有很大的波动性。青藏高原最新的一次大湖期时代在 40~ 2 5ka ,代表着一次特强的夏季风暖湿事件。古里雅冰芯研究发现气候突变事件频繁。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更敏感。根据冰芯、湖芯、树轮和历史文献恢复揭示了2ka以来高原温度降水变化特征。百年来青藏高原气候经历了 3次突变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的变暖趋势超过北半球及同纬度地区。高原冰冻圈 (包括冰川、积雪和冻土 )对近代  相似文献   
995.
在冲断构造分析过程中 ,常常把塑性岩体仅仅作为滑脱层看待 ,忽略了一些地区塑性变形与冲断构造变形的复合作用。根据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 ,应用平衡剖面等技术对库车坳陷西部的构造变形进行了恢复分析 ,发现库车坳陷西部的下第三系盐、膏、泥等塑性体受重力和构造应力联合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变形。以往单纯用冲断构造模式分析其成因机制 ,没能科学地反映中生界与新生界之间的变形缩短量的差异 ,通过塑性体的底辟变形和滑脱变形依存关系的剖析 ,能够恢复库车坳陷西部构造演化过程 ,进而为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6.
张北地震区三维构造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了张北地震区的构造特征。震源区周围分布有相交的北北西和北东向低速异常带。极震区正下方壳内存在高速异常的坚固体 ,其周围被多条低速异常带围限。区域构造具备了大量积累应变能和向高应力区传递应变能的孕震构造特征 ,北北西和北东向的隐伏断裂共同构成了区域的发震构造。该震区在中新生代以来有过多期岩浆活动 ,震中区周围分布有几个新第三纪的火山口。极震区米家沟附近火山的三维剖分图给出了该火山从地表到壳内 10km深度的速度图像 ,中新生代的火山岩浆活动对该区域孕震构造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EFG法在土体固结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FGM作为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具有只需节点信息而无段单元的特性,故在解固结方程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在计算分析中,此法容易构造固结方程的EFGM刚度矩阵和处理不同边界条件。对单面排水等条件的计算结果表明,EFGM在解决固结变形问题上,精度较高,处理边界准确。  相似文献   
998.
四平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平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的调查,对该区水、土壤、大气、区域稳定性、生态资源、地层条件、放射性、矿藏、地方病、旅游地质及垃圾等进行环境现状综合评价。利用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并利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出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为中上等水平。  相似文献   
999.
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水质预警是对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适时给出相应给别警戒信息的方法,包括状态预警和趋势预警两部分。以GIS技术为核心,将水质预警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并以吉林省西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水质为例,研究了该区地下水水质恶化地区的分布、趋势、恶化预警等级及其成因。地下水水质预警系统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减少地下水水质恶化的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在简述盆地地质环境和含水系统、水文地质期与水压系统类型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反演、比拟和地静压力等方法,模拟计算了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泥岩压出水水头值(m),Es^2层的依次为2-28,2-26,2-6,2-16,0.5-3.5;Es^1层的依次为2-42,2-26,2-6,10-54,1-14;Ed层的依次为2-22,2-54,2-12;Ng层的依次为10-24,1-5;Nm层的为12-24。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的压挤式水交替强度均小于1,累加值Es^2,Es^1,Ed层的均大于1,Ng,Nm层的小于1;Ed层渗入水交替强度为0.44。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渗流场的高水压带位置和流动态具有相似性,并均以离心型流动型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