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371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319篇
地球物理   291篇
地质学   603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矩形钢筋混凝土水处理池震害预测方法及抗震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矩形钢筋混凝土水处理池的一种震害预测方法,并对海口市米铺水厂中的水处理池进行了计算分析,论述了水处理池的对抗对策。  相似文献   
132.
对流层高层偏北气流在梅雨暴雨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翟国庆 《气象学报》1998,56(1):68-76
文中对江淮梅雨暴雨过程中的高低空流场特征及物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上部青藏高原东侧常有高空偏北大风轴汇入南亚东风急流中.在这支强北风轴北端发现高空辐散和辐散的增长.亦即有利于低层辐合上升的持续、发展和加强;表明了低层西南急流与高空青藏高压东侧的偏北强风轴之间的次级环流圈,有利于梅雨暴雨的持续.  相似文献   
133.
简要介绍用“地气图”方法进行降水预测的基本思路,总结此方法的预报实践,指出省级尺度旱涝预测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强调除加密观测外,上游地热涡增强的能量频散作用是下游地热涡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4.
青藏高原东北缘断层活动变形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和讨论了位错理论模型的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采用走滑和倾滑位错理论模型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多组断层活动产生的三维形变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该地区1999~2001年间的GPS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甘青块体顺时针转动等一些较重要的结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5.
Four marine cyanobacterial isolates, named 104, 109, 113 and 115, from marine water off China's coast can release a large amount of exopolysaccharide (EPS) to medium.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in medium on EPS production by the four isolate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the EPS released by isolates 104,109, 113 and 115 reached 7.48 g L^-1, 8.33 g L^-1, 18.26 g L^-1, and 6.78 g L^-1 within 14 d,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cyanobacteria,these isolates were assigned to genus Cyanothece.  相似文献   
136.
2009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在南海北部海域(nSCS)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聚球藻、原绿球藻、超微型光合真核生物3类超微型光合浮游生物和异养浮游细菌的丰度和碳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聚球藻和原绿球藻的平均丰度高于冬季,超微型光合真核生物和异养浮游细菌的丰度反之,为冬季高于夏季。聚球藻、超微型光合真核生物和异养浮游细菌在富营养的近岸陆架海域丰度较高,而原绿球藻高丰度则出现在陆坡开阔海域。在垂直分布上,聚球藻主要分布在跃层以上,跃层以下丰度迅速降低;原绿球藻高丰度主要出现在真光层底部;超微型光合真核生物在水层中的高值同样出现在真光层底部,且与Pico级份叶绿素a浓度分布一致;异养浮游细菌在水体中的分布与聚球藻类似。这些分布格局的差异,取决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和4类超微型浮游生物生态生理适应性的差异。在超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群落中,各类群碳生物量的贡献因季节和海域类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聚球藻在夏季近岸陆架区占超微型光合浮游生物总碳生物量的41%,原绿球藻在陆坡开阔海成为主要贡献者(50%),超微型光合真核生物碳生物量以冬季为高(在近岸陆架区占比68%)。冬、夏季异养浮游细菌碳生物量均高于超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碳生物量。  相似文献   
137.
已有的道路网匹配方法需要一定的人为干预和控制,仍无法实现匹配自动化,而且对于具有一定尺度差异的数据而言,受不相关道路对象的影响,匹配结果中会存在较多的误匹配。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顾及几何特征和拓扑连续性的由粗匹配到精匹配的分层匹配策略。粗匹配阶段,利用短边中位数Hausdorff距离计算匹配对象的相似度,再以道路网弧段端点的近邻分析结果作为匹配阈值,判断匹配对象是否为同名实体;精匹配阶段,将粗匹配阶段评价结果中离散的同名实体构建为完整的道路Stroke,即以追踪的方式剔除误匹配和添加漏匹配。利用宿城区不同尺度的道路网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匹配效果,能够实现匹配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8.
针对传统地籍测量方法受天气影响大、效率低下等问题,探讨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籍测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无人机获取倾斜影像,然后运用建模软件构建实景三维模型,最后利用三维测图软件在三维模型上进行数据采集.在提高模型精度方面,描述了三种不同的影像空三加密方法.以安徽省阜阳市某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地籍测量中的可行性,及再空三法能够提高模型的精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9.
ArcGIS中地理的处理可以通过Python脚本语言来完成.Python脚本语言结合ArcGIS地理工具,实现工作流自动地完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数据生产的步骤,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保证数据质量.现以辽宁某地区的资产数据和路网数据,依据线性参考获得桩号为实践案例,介绍了在ArcGIS中利用Python批处理地理数据,提供了自动执行批量处理的解决方案[1].  相似文献   
140.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position, spatial coverage and intensity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EASWJ) in the summers of 2010 to 2012 was examined for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s(EPSs) from four representative TIGGE centers,including the ECMWF, the NCEP, the CMA, and the JMA. Results showed that each EPS predicted all EASWJ properties well, while the levels of skill of all EPSs declined as the lead time extended. Overall, improvements from the control to the ensemble mean forecasts for predicting the EASWJ were apparent. For the deterministic forecasts of all EPSs, the prediction of the average axis was better than the prediction of the spatial coverage and intensity of the EASWJ. ECMWF performed best, with a lead of approximately 0.5–1 day in predictability over the second-best EPS for all EASWJ properties throughout the forecast range. For probabilistic forecasts, differences in skills among the different EPSs were more evident in the earlier part of the forecast for the EASWJ axis and spatial coverage, while they departed obviously throughout the forecast range for the intensity. ECMWF led JMA by about 0.5–1 day for the EASWJ axis, and by about 1–2 days for the spatial coverage and intensity at almost all lead times. The largest lead of ECMWF over the relatively worse EPSs, such as NCEP and CMA, was approximately 3–4 days for all EASWJ properties. In summary, ECMWF showed the highest level of skill for predicting the EASWJ, followed by J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