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371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319篇
地球物理   291篇
地质学   603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bstract

Sea-level allowances at 22 tide-gauge sites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Canada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projections of regional sea-level rise for the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8.5 (RCP8.5) from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AR5) and on the statistics of historical tides and storm surges (storm tides). The allowances, which may be used for coastal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ncrease with time during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mean sea-level rise and the increased uncertainty of future projections with time. The allowances show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tion, mainly a consequence of strong regionally varying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 as a result of 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 (GIA). A methodology is described for replacement of the GIA component of the AR5 projection with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measurements of vertical crustal motion; th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allowances in regions where the uncertainty of the GIA models is large. For RCP8.5 with GPS data incorporated and for the 1995–2100 period, the sea-level allowances range from about 0.5?m along the north shore of the Gulf of St. Lawrence to more than 1?m along the coast of Nova Scotia and southern Newfoundland.  相似文献   
142.
一次华北暴雨过程中边界层东风活动及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逐6 h分析资料、微波辐射计资料及FY-2E气象卫星及雷达探测资料,针对2013年6月4日发生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中边界层东风活动及作用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对流性暴雨过程伴随有源自东北平原的边界层东风活动,东风活动具有尺度小、降温明显和湿度大等特点。暴雨过程是边界层东风和中低空暖式切变线、偏南风急流和500 hPa短波槽共同作用的结果;东风湿冷空气的锋面抬升和地形抬升作用共同加强了中低层暖湿气流的辐合上升运动,同时东风冷垫和地形抬升作用触发了雷暴的再次发生,相应雷暴具有高架对流特点。东风气流起到了边界层水汽输送作用,中低层偏南暖湿气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层结条件。  相似文献   
143.
低温雨雪过程的粒子群-神经网络预报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预报场资料,通过分析提取我国南方区域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及其预报因子,使用粒子群-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非线性的统计集合预报模型 (PSONN-EPM),对我国南方区域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以过程的冷湿程度及影响范围为标准,将低温雨雪过程分为一般过程和严重过程,并建立不同的预报模型效果较好。通过10 d独立样本预报试验看,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集合预报模型比基于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预报模型的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小,对严重过程预报能力高于对一般过程预报,且这种非线性统计集合建模方法在建模过程中不需要调整神经网络参数,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144.
为了能够在发生灾难事故时进行紧急通信,应急自动气象站采用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简短通信技术。在北斗卫星通信方式设计过程中,采取压缩数据包长度、主动传输+失败应答通信模式、对通信终端采取休眠工作等方式,在保证数据传输质量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通信次数,降低系统功耗,延长工作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通信设计,可以实现:1)将数据包长度压缩60%,满足了北斗卫星短信包的长度要求。2)兼顾解决了数据完整性问题和通信资费问题,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采用自动定时传输模式节约通信资费;在通信失败的情况下采用主从应答通信模式,通过向自动气象站发出数据补收命令,及时取得丢失的数据。3)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功耗,通信终端平均功耗下降了10%。  相似文献   
145.
首先研究了河南"75·8"强降水事件的极端异常特征,然后从水汽通量的角度定性分析这次事件的水汽输送特征,最后采用了Hysplit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源地的水汽来源对河南"75·8"强降水的贡献率。研究表明,1975年8月5-8日在河南省发生的是一次大范围持续性极端降水过程,事件发生期间区域平均降水程度超过其气候平均值3倍标准差。强降水事件是在中高纬度环流异常和台风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贝加尔湖以东阻塞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合并阻挡了7503号台风北上。定量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河南"75·8"强降水的水汽来源与7503号台风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6.
海南岛附近四季风场的中尺度环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一层σ坐标原始方程数值诊断模式研究海南岛,雷州半岛及其四周海域的地面风场特征,在春夏秋冬四季典型盛行气流下试验,均明显呈现绕流,爬坡,辐合线、海陆风和山谷风效应,看出在不同季节下的中尺度环流存在一定的差异。试验表明,区域内的复杂地形和海陆分布是形成各种中尺度环流的重要原因,同时,揭示出本地气候分布的特征与中尺度环流间存在的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7.
We use the recently released data of lookback time (LT)-redshift relation,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shift parameter and the baryon acoustic oscillation measurements to constrain cosmological parameters of f (R) gravity in the Palatini formalism by considering the f (R) form of type (a) f (R) = R β/Rn and (b) f (R) = R + α ln R β.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a Friedmann-Robertson-Walker universe, we achieved the best fitting results of the free parameters (Ωm0, n) for (a) and (Ωm0, α) for (b). We find tha...  相似文献   
148.
商丘近44年蒸发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商丘市8个台站1961~2004年的20 cm口径蒸发皿资料,进行蒸发量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以及月分布的分析,结果显示蒸发量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年际间减少趋势通过了99%的置信度水平,各季节蒸发量以春季和夏季减少最为明显。同时还分析了近44年来日照、风速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了这些气象因子与蒸发量变化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减小是造成商丘市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而气温上升对蒸发量的影响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9.
胡雯  黄勇  翟菁 《气象科技》2007,35(4):470-473
介绍一种结合中尺度模式产品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的云降水识别方法。首先利用中尺度模式(MM5)产品计算得到降水潜力区识别因子,分析降水潜力区。进一步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分析潜力区内云团的降水参数,确定有利于降水的云团。分析结果表明,潜力综合指标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具有大量水资源的对流性系统具有指示意义,可以用于分析对流性系统的降水潜力;另一方面雷达降水等级是对实际对流云团水资源等级的划分。综合这两者进行降水潜力的分析判别,可以增强降水云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0.
灰色关联度方法在大风和暴雨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针对近20年北京地区发生的大风和暴雨灾害,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北京地区近20年的19个大风和暴雨灾例的灾情评估指标与关联度,进行损失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灾情等级划分和灾情损失排序是合理的,比较符合实际对灾情的评价,能够对不同气象灾害和同一级别的气象灾害灾情差异尺度做比较,是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