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197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地区奥陶系内部存在一期重要的不整合。通过对数十口钻井的地层、古生物研究及与露头剖面的对比,发现该不整合的顶、底层位变化较大,地层缺失量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覆于鹰山组第三段(下奥陶统上部)之上,且有部分钻井良里塔格组下部也发育不全,缺失了至少11个牙形石带,相当于有17~20Ma的地层缺失;其二是巴楚地区,良里塔格组覆于鹰山组第二段或鹰山组第一段(中奥陶统下部)之上,缺失了至少8个牙形石带,相当于有约14Ma的地层缺失。上述地层缺失主要是由于中奥陶世以后塔里-巴楚地区出水成陆,碳酸盐岩地层受大气淡水溶蚀的结果。在不整合之下碳酸盐岩地层中形成的岩溶是十分重要的油气储层。因此,对该不整合的研究对于塔中、巴楚地区奥陶系,特别是鹰山组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热解生烃实验是研究油气生成机理与定量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重要方法.烃源岩热解生烃模拟结果不仅与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有关,而且与地层孔隙水及压实成岩作用等地质因素密切相关.采用高压流体和高压釜(低压水蒸气)两种生烃热模拟方法对低成熟海相二叠统大隆组(P2d)黑色泥岩进行了热解生烃实验模拟.对比分析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地层孔隙热解实验有利于液态油的生成,不利于液态油向气态烃的转化,并极大地提高了干酪根的生油气潜力,显示了高压液态水、流体压力和孔隙空间等地质因素对烃源岩中有机质热成熟生烃反应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与高压液态水的近临界特性有关,近临界特性地层水的参与改变了干酪根热力生烃反应的物理化学行为.推断在实际地质温压(100~200 ℃,30~120 MPa)条件下,烃源岩孔隙中的地层水是一种相对低温高压液态水,具有水的近临界物理化学特性,因此高压流体生烃热模拟实验与实际地层情况更为接近,能更有效地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73.
海岛型城市水资源利用及其承载力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颖辉  郭雪莽  高永胜  沈燕  安如 《水文》2015,35(6):72-81
以新加坡、香港、厦门、舟山为例,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用水总量及用水量构成、产业用水量、人口经济规模与水资源承载力等相关数据和指标,对水资源利用管理进行分析和对比,对远期水资源利用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进行预测;分析了海岛型城市与内陆型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差异,对舟山群岛新区的水资源利用及承栽力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李渭  白薷  马瑶  李兆雨 《地质科学》2015,(3):955-969
在大量样品测试数据与野外地质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对长7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孔隙结构、成岩作用、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长7储层处于中成岩A~B期。压实作用及碳酸盐、粘土(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胶结和硅质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原生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 绿泥石胶结抑制孔隙充填, 长石溶蚀作用使孔隙间的连通性得到改善, 储层物性得到提高。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强度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划分出6种成岩相, 其中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粘土矿物胶结相、石英加大相、浊沸石充填相不利于储层的发育, 而长石溶蚀相、绿泥石膜胶结相对储层物性改善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土壤湿度是控制陆地和大气间水热能量交换的一个关键参数,同时也是陆面生态系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用25 km分辨率的CCI(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土壤湿度产品数据,并结合1 km分辨率的MODIS数据,构建微波土壤湿度产品数据降尺度回归算法,获取淮河流域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湿度数据。降尺度后所获取淮河流域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湿度数据总体上提高了25 km空间分辨率的CCI土壤湿度产品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76.
Rybanský  M.  Minarovjech  M.  RuŠin  V. 《Solar physics》2003,217(1):109-118
We analysed the green-line coronal intensities (530.3 nm, Fexiv), both their time-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coronal index of solar activity (CI) over the period 1996–2002. Maximum values of the CI (smoothed) were observed in mid-August 2001, even though the `first' peak was observed in the period January–April 2000. The maximum of the Wolf number occurred in 2000, April – July, and the `second peak' occurred in December 2001–March 2002. Both indices have a similar course in the cycle, but their maxima are shifted by 1.5 year. There was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CI and Wolf number, the 2800 MHz radio flux, the X-ray 0.1–0.8 nm flux and cosmic-ray flux. The CI values in present cycle 23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two former solar cycles 21 and 22 by about 1/3. Polar branches, which separated from the principal equatorward branch at mid-latitudes in the cycle minimum, 1996, reached the poles around 2000. The new principal branch for cycle 24 split in 2001, turned over around ±60° in 2002.5 and moves to the equator, where it will end in 2019. Minimum between cycles 23 and 24 will occur around 2007.5, cycle maximum 24 around 2012.5. Poleward branches in cycle 24 will reach the solar poles in 2011.  相似文献   
77.
鹤壁市夏季一次雹暴过程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天气图、物理量场、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及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2005年6月19日发生在鹤壁的雷雨大风、并伴有局地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在低层θse高能舌区内,地面冷锋移到 500 hPa高空急流出口区下方左侧时,高低空次级环流耦合,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是这次强对流天气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8.
区域大气环境应急响应数值预报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针对国内有毒气体泄漏等突发性大气中污染物扩散问题建立的区域精细大气环境应急响应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基于污染扩散模式HYSPLIT_4,利用中尺度模式WRF为其提供气象场,对污染扩散的路径和浓度以及地面沉降进行计算,系统后端开发了基于GIS的产品制作平台对模式产品进行叠加地理信息的处理。为实现快速应急响应的功能,模式业务系统始终处于热准备状态,并可在接到指令后迅速完成产品制作。文中给出一个大气环境应急响应演习应用实例,显示该模式系统对影响范围较大的有毒气体泄漏事件应急响应工作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In 2018,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Decade Memory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onnection to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inental Earthquakes (4th ICCE) and the 12th Assembly of Asian Seismological Commission (ASC) officially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CSES) in the Sichuan-Yunnan region. CSES focuses on the field experiments on a broad spectra of scientific problems in earthquake science, from the tectonics and physics of earthquakes and faulting to the engineering countermeasures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In spring of 2021, approved by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China, CSES as a key state scientific infrastructure was enlisted in the 14th national five-year plan (2021–2025)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long-term vision of 2035,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major step for promoting earthquake science in China. Since 2018, the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ing of CS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earthquake science (CSES, 2020a, b, c; Wu ZL et al., 2021a, b, c, d). This special issue of Earthquake Science, similar to other publications (e.g., Li YG et al., 2021), reflects a profile of the on-going works of CSES, by CSES, and for CSES. Totally 8 articles are included in the present issue, covering some aspects of research scopes of CSES.  相似文献   
80.
如同一百个人的心目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地震科学家心中也许会有一百二十个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本文简要介绍一下经过两年时间,通过很多专家的沟通、讨论、争论、碰撞所形成的关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一些“共识性”基本概念,在一定意义上,也算是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本身的“公共模型”(community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