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337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61.
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爱民  刘加林 《热带地理》2001,21(4):364-368,373
我国科学化的人地关系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期,受西方“科学思潮”和我国古代地理学特质的双重影响,形成了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注重人文与自然统一和野外考察的传统。50年代至70年代,人文地球学一度遭到否定,地理学的自然研究与人文研究出现严重割裂,科学体系的建立被长期中断,致使人地关系研究全面衰退。80年代以来,我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科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追踪、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文章在总结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2.
在分析土力类泥石流的产流特征和规律,尤其是土源与水源关系的基础上,将水文学上常用的等流时线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小流域土力类粘性泥石流的汇流计算。在具体的计算中,以滇东北蒋家沟的一支沟-大凹子沟1994-06-16的泥石流为例进行泥石流汇流流量过程的试算。计算的结果应用观测的一些数值及现象和弯道超高的最大流量计算值检验,结果表明此计算大体可以定量地反映该流域流量的过程。通过此汇流计算还可以了解阵性泥石流与连续泥石流的产生关系和机理,也可以了解降雨时段与产流时段及汇流过程时段的差别。该研究的结果也存在主客观的局限性,这一局限性反映了进一步探讨流域的产流量规律、流域等流时区划分的规律、大流域汇流计算和泥石流的波坦化规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3.
基于雷达卫星图像的黄淮海平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基于雷达卫星ScanSAR遥感图像分析 ,根据中心地理论 ,对黄淮海平原不同地貌、水文等要素影响下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利用雷达遥感对结构信息的灵敏反应和雷达卫星ScanSAR合适分辨率 ,在图像上直接显示出建成区的分布和范围 ,直观反映出城镇相对等级 ,这也表明雷达遥感在城市地理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2 )黄淮海平原城镇空间结构深受自然条件特别是地貌尤其是水文 (河流、古河道、湖泊 )的影响 ,城镇体系可划分为 5种类型区 ;3)发展了河流影响下的中心地体系由六边形向五边形或四边形演化的构建模型 ;4)无论六边形还是五边形的中心地体系 ,本区体现了理论上对中心地间的距离构建法则与实际情况的良好关系 ,实证了克氏的中心地理论在黄淮海平原重要农产区的某种存在。  相似文献   
164.
飑线天气现象是航空气象中危险和复杂的天气现象之一,2018年大理机场出现两次飑线天气过程,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和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两次飑线天气过程的风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飑线天气过程开始前2~4 h,从底层到高层均出现明显的上升运动,飑现象开始前后,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同时存在,为大气中垂直热交换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2)飑线天气过程存在垂直风的水平切变及垂直切变,反映了强烈的对流发展,发展到离地高度5000 m以上;(3)飑线天气过程存在径向速度突变增大、谱宽变宽和单波束径向速度折叠现象,说明本场出现的是风雨交加的强对流天气;(4)高空到地面存在湍流运动,能量交换频繁,气流紊乱。  相似文献   
165.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应用——以襄樊市为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在回顾中外生态城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以人为本 ,自然协调 ;因地制宜 ,规模适度 ;完善高效 ,园林绿化 ;整体协同 ,良性循环等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的原则和“绿心组团网络式”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并以襄樊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论为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构建城市发展引导机制 ,使城市建设逐步转向更加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态城市 ;“绿心组团网络式”城市空间结构是比较理想的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6.
中国西部生态经济走廊综合开发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河西走廊是一条事关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及经济安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经济走廊和旅游走廊,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区域“两带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部建设的唯一一个实体型生态经济走廊。建设好这条生态经济走廊,需要实现经济综合开发的10大战略转变。即:由“古丝绸之路走廊”转变为“新欧亚大陆桥走廊”,由开发移民走廊转变为生态移民走廊,由粮食走廊转变为肉食走廊、制种走廊和草业走廊,由单一工矿走廊转变为综合型生态工业走廊,由串珠状城镇走廊转变为生态城市走廊,由缺水走廊转变为生态节水走廊,由生态脆弱走廊转变为“生态重建走廊”,由战争要道走廊转变为战略要冲走廊,由“多病的生存经济走廊”转变为“健康的生态经济走廊”。通过上述战略转变,重振丝路雄风,把河西走廊建设成科技型、节水型、外向型、加工型和生态型的健康生态经济长廊。  相似文献   
167.
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分量地震勘探可以解除传统纵波反射法地震勘探的均匀各向同性介质弹性理论的局限性。本文介绍了利用万向调节机构,并考虑三个分量的隔离度,提高了三分量检波器的抗噪能力;利用纵波和转换渡剖面计算纵横波速度比,用转换后的纵波作模型道做转换波的剩余静校正;根据波在裂缝性介质中其振幅、速度、偏振存在的方位差异特性识别裂缝;并结合多波识别裂缝系统中是否含气。纵、横波剖面的直接对比,即可发现裂缝性储层的含气信息。利用纵、横波速度比可直接检测含气层。  相似文献   
168.
多功能海底大地电磁数据处理软件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详细地介绍了“863计划”项目“海底大地电磁数据处理和解释系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本系统功能强大,既能对海底数据进行畸变改正、压制噪声、二维正反演、三维正演,又能对中国南海、东海典型地段进行正演模拟。  相似文献   
169.
神狐-一统暗沙隆起中部新生代地层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中德合作"南海地球科学联合研究"SO-49航次所采集的地震测线,对南海北部陆缘神狐-一统暗沙隆起中部的新生代地层层序进行了划分,并与北部的珠江口盆地的层序进行了对比.共识别出SB1、SB2、SB3、SB4和Tg5个主要反射界面,对比表明:Tg 反射面为新生界基底反射,SB1、SB2、SB3、SB4相当于珠江口盆地的二级层序界面,层序界面年龄分别为:10.5 Ma 、21.0 Ma 、25.0 Ma 、39.4 Ma.在此基础上,对隆起区新生代沉积环境及其演化进行了分析,认为隆起区新生代沉积经历了断陷湖泊-滨浅海-深海相的演变过程,隆起区主要隆升时期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并就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海侵方向和隆起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0.
西部地震资料主要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地区地表情况多样,资料品质较差,多属低信噪比资料。这对类资料,静校正叠前去噪及速度分析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针对西部地区不同的资料采用相应的静校正方式,在叠前去噪方面,就FK域倾角滤波方法的应用上进行了改进,克服了该方法一些“蚯蚓化”、“假构造”等弊端,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尤其是用于西部资料的去噪方法。并针对多次波的特点,采用时间域,频率域及τp域等多种方式进行多次压制,在西部资料的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