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BD-3试验星上搭载了Ka频段星间链路(ISL)设备,可进行Ka波段对地观测。推导了星间链路时分观测体制双向时间同步的数学模型;以ISL星地观测数据为样本分析ISL体制时间同步的可行性,并与L波段观测结果比对。结果表明,ISL体制钟速拟合参数与L波段结果一致性较好,7 d和3 d弧段拟合精度在1 ns以内,1 d和1 h弧段拟合精度均在0.2 ns以内,较L波段拟合精度有所提高,其中1 d为最优拟合时长;利用7 d的实测星地钟差进行向后1 d的钟差预报,结果显示,ISL星地钟差1 d预报误差为2 ns,较L波段预报精度略有提高;最后采用星地星间联合钟差观测,2 d内观测残差为0.52 ns,验证了ISL钟差观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2.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广播星历参数拟合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GEO卫星广播星历参数超限的现象和规律,根据解算方程病态性和轨道动力学特性分析该参数超限的原因,设计在不显著损失精度前提下多种改善参数超限的拟合方案,利用实测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固定超限参数的同时解算其余星历参数和进行参数岭估计的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抑制并解决参数超限问题。  相似文献   
103.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之深部控矿构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西北不足全国国土面积0.25%的成矿集中区却占有接近全国25%的黄金储量.该区不仅黄金储量巨大,而且成矿时间集中(115±5Ma),并具有矿脉延深远大于延长的特点,因此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研究认为,胶西北金矿集中区与深部控矿构造有关.华北东部地区在经历了古生代漫长的稳定地台演化阶段后,于燕山运动时期进入地...  相似文献   
104.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期沉积相、沉积模式及其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根据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沉积特点,将其分为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碳酸盐斜坡相、盆地相和蒸发台地相等7个基本的相带。由于期间经历了一次二级海平面的升降过程,使得长兴组广泛发育海侵生物礁滩,形成了两类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礁滩沉积相带在纵横向上不断迁移、抬升,主要发育于台盆的两侧,呈带状分布,明显受沉积相带控制。主要沉积微相类型有生物粘结云岩微相、亮晶颗粒云岩微相、角砾云岩微相、云泥岩微相、生物粘结灰岩微相、灰泥岩微相、亮晶颗粒灰岩微相和介屑灰岩等,其中对储层最有利的微相类型是角砾云岩微相、生物粘结云岩微相和亮晶颗粒云岩微相。在详细研究分析各沉积相带沉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期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利用钻井、野外露头、岩心和岩石薄片等资料,对目的层进行了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以及对沉积模式的演化进行了研究,最后编制了沉积相平面分布。  相似文献   
105.
106.
通过甲基卡花岗岩体及伟晶岩脉实测剖面,研究其岩石学特征,分析其其构造背景及物质来源。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组成,以中-细粒结构为主,可见白云母、黑云母等矿物。组成伟晶岩脉的长石、石英等矿物普遍较粗大,岩脉中可见锂辉石矿物。由于岩石中普遍可见富铝矿物白云母,因此推测岩体可能来源于地壳物质。花岗质岩浆形成后发生了液态不混溶作用,分离出伟晶岩熔体并交代围岩使稀有金属元素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07.
不同卫星定位加权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  李芳 《测绘科学》2018,(8):39-44
测量值随机误差加权模型是卫星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各卫星在解算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并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该文对目前基于卫星仰角与载噪比或信噪比两大影响因素的多种主流定权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与讨论。通过GPS实测定位实验,对9种不同定权模型的效果进行了综合比较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各加权模型基本均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定位精度,其中综合考虑仰角与载噪比或信噪比的加权模型具有最优的性能表现。另外,当定位条件较差时,由于测量值误差构成更为复杂,因此期待更加有效的加权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对南秦岭东江口和柞水岩体的似斑状花岗岩类进行了偏光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矿物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这两种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为石英、斜长石(更-奥长石)、钾长石、镁角闪石和镁质黑云母,副矿物为锆石、榍石、磁铁矿和磷灰石等.岩浆成分的变化可能是矿物环带结构和环斑结构形成的原因之一.东江口和柞水花岗岩类锆石结晶时岩浆温度为759~784℃,平均771℃;稀土元素在岩浆中饱和时岩浆的温度为741~800℃,平均773℃;斜长石结晶时岩浆温度624~641℃,平均632℃;角闪石结晶时岩浆温度610~668℃,平均632℃.岩体侵位深度约5.8km,压力约1.77×108 Pa,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9.
鞠耳雀热巴花岗岩体位于冈底斯中带北侧,呈近EW向分布于嘎立穷-鞠耳雀热巴-孔弄一带.岩石类型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29 Ma,表明鞠耳雀热巴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系列,据岩石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等特征,认为其属S型花岗岩,花岗质岩浆起源于古老上地壳物质不同程度部分重熔,源区物质具富粘土泥质岩特征.结合构造判别图解及区域类似岩体的研究,确定该岩体具后碰撞花岗岩性质,形成于从挤压体制向拉张体制过渡的构造环境.表明在早白垩世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间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已由先前挤压隆升碰撞阶段转为伸展后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110.
采用BP和OLAM神经网络对便携式高纯锗γ谱进行解析。结果表明,OLAM网络和传递函数为线性函数的BP网络都适用于γ谱的核素识别,OLAM网络更加优于BP网络;在使用SNIP算法扣除本底后,两种网络都适用于活度计算;未扣除本底时,BP网络也更适用于活度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