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长江天鹅洲故道是长江江豚首个迁地保护区,其中充足而适口的饵料鱼类资源是长江江豚种群健康发展的保障。为此,根据2017年10月—2021年4月对长江天鹅洲故道进行的7次鱼类调查数据,结合禁捕前的历史数据,对其鱼类群落结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长江江豚饵料鱼的供应状况对天鹅洲故道内鱼类资源管理提出了建议。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57种,其中,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大中型鱼类生物量明显增加,而?(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似鳊(Pseudobrama simoni)等小型鱼类生物量呈现下降趋势。鱼类群落优势种逐渐由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和?等小型鱼类转变为鳙、蒙古鲌和拟尖头鲌(Culter oxycephaloides)等大中型鱼类,尤其是新近出现的拟尖头鲌种群发展迅速。同时,短颌鲚和?等小型鱼类的体重在减小,而鲢、鳙等大中型鱼类规格在持续提高。长江江豚以小...  相似文献   
82.
河西走廊东段湖泊旋回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河西走廊东段石羊河尾闾青土湖为例,通过对志云村剖面沉各气候记录的研究,证实季风边缘是年以上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具有暖湿,冷干的阶段性特征。自6000aBP以来,河西走廊东段渗湖泊回经历了四次湖退和三次湖进过程。除最后一次湖退直至干涸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外,其它主要是气候阶段性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利用天气雷达观测资料、人工影响天气过程中全省各台站的加密观测资料及郑州探空资料,分析了1998年10月13日我省人工增雨天气过程及增雨效果,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的最佳作业时机和最佳作业区域。  相似文献   
84.
λ-f域加权抛物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地震处理技术都要求地震数据具备完整性和规则性,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地震勘探所采集到的资料普遍存在数据缺失,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重建.本文在传统Radon变换重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λ-f域加权抛物Radon变换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通过引入新变量λ,消除了Radon变换算子对频率的依赖,使得Radon变换算子及算子的逆只需计算一次,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在λ-f域抛物Radon变换迭代计算过程中引入变化的权系数,更好地实现了λ-f域的能量聚焦.理论模型及实际数据试算表明,文中方法对地震数据重建精度较高,单道对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5.
实验室条件下微生物降解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胜利油田四个正常原油样品微生物作用前后的族组分及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发现实验室条件下微生物对原油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微生物作用以后的原油族组分其饱和烃相对含量降低,饱/芳比也明显降低,而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的相对含量都不同程度的升高。通过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发现微生物作用以后原油正构烷烃被严重降解,姥/植(Pr/Ph)比值和∑C21-/∑C22+比值都明显降低。微生物作用原油后能产生表面活性剂,造成了培养基表面张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86.
基于遥感信息和野外实地调查,查明了嘉陵江古河道的分布;共发现古河道13处,主要分布在嘉陵江中游的阆中-南充段.河曲参数统计表明,13处古河道的单个河曲的曲折率C值都在3.00以上,平均值为7.80;4段河曲带的C值在2.20以上;整个中游段的C值为2.75,远远高于弯曲性河型临界值的1.50,表明嘉陵江古河道具有蜿蜒性河型的特征.此外,通过将古今河道参数进行对比发现,古河流的C值要比现代河道的C值大(分析认为较大的C值,可能与较低缓的坡降J有关),即有更大的弯曲度.表明嘉陵江曾发生过一次自然截弯取直过程.   相似文献   
87.
Mangrove-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estuarine and coastal area on a large scal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origin,composition,and fate of DOM in mangrove-fringed estuarine and coastal areas,dissolved humic substances(DHS) were isolated from one mangrove pore-water sample and one near-shore seawater sample downstream the mangrove pore-water site in the eastern coast of Hainan Island,South China.Fulvic acids,humic acids and XAD-4 frac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two water samples by using a two-column array of XAD-8 and XAD-4 resins.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se DHS.Compared to the mangrove pore-water DHS,the near-shore seawater DHS were found rich in 13 C with lower C/N ratios and more aliphatic compounds and carbohydrates,but less aromatic structures and carboxyl groups.As for the three fractions of the two DHS,XAD-4 fractions contain more aliphatics,carbohydrates,carboxyl groups,and enrich in 13 C with respect to both fulvic and humic acids.Photo-oxid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contribution from marine-derived DOM we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reasons resulted in the difference in compositional features for these DHS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88.
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羊头铺水库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活动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在此基础上,应用构造类比法和概率预测法对羊头铺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库区南段有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发生MS1.0~3.0地震的概率约为0.19,诱发最大地震强度为MS3.0左右。而库区北段有发生MS1.0地震的可能性,发震概率仅为0.03。  相似文献   
89.
利用2001~2015年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结合三峡工程水库蓄水情况,采用Atkinson方法分析该地区的地震波衰减特征,得到不同蓄水阶段、不同库段的非弹性衰减结果。结果显示,Q值与频率变化的线性关系较好,各频点在拟合线附近波动;3个库段在不同蓄水阶段均具有较小的Q0值和中等的η值,表明三峡工程水库重点监视区构造复杂,且介质的均匀程度较低;仙女山-九畹溪断裂附近地区Q值较大,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比较稳定;巴东高桥断裂附近地区Q值较小,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比较强烈;泄滩地区随着水位的升高,Q0值增大,表明该地区介质均匀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0.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ime series experiment examining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ake of natural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by a microcosms approach.Seawater samples containing natural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were collected from waters around Baozhu Islet in inner Xiamen Bay and around Qingyu Islet in the outer bay.The goal was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enhancement,the biological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the seawater,and the phytoplankton nitrogen 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