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152.
陕西柞—山地区冷(水沟)—池(沟)—色(河铺)金钼铜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南部,位于小茅岭—陡岭元古宙岛链状隆起带中段,中、南秦岭接合部。该带东西长35.7 km,南北宽7.6 km,已在其中发现多处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金钼铜矿床。对带内的冷水沟金铜矿床、池沟金钼铜矿床、色河铺铜矿等主要矿床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发现矿化受主斑岩体控制,总体上,往往从斑岩体向围岩,出现内钼、外铜、远金的多金属矿化空间分带性,构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金钼铜成矿系列。冷-池-色金钼铜矿带的发现,为中、南秦岭寻找斑岩型钼铜矿床提供了直接证据,拓宽了柞(水)—山(阳)地区的找矿思路和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53.
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水系沉积物等表生介质中,Au主要以6种相态存在,即水溶相、表面吸附相、有机相、自然金相、铁锰氧化物相和硫化物相。表生环境下Au更多地表现出亲铁性,但也具有一定的亲硫性。研究表明,不同景观区Au表生异常的形成机制和赋存层位不同。在表生异常实际评价过程中,分析工作区的地质地理景观环境,从研究异常地段表生环境参数(pH、Eh、Ec、温度、降雨量等)入手,明确异常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成晕机制,在综合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对异常进行系统精细的评价。通过对黄家湾地区Au表生异常的研究评价,认为在评价Au的表生异常时,结合Au的表生迁移富集规律,采用异常确证→相态分析→判断评序→检查评价→工作验证的方法程序,能够取得较好的异常评价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54.
对流有效位能(CAPE)与评价大气对流潜力的标准的不稳定指数,例如抬升指数(LI),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这是由于LI仅反映单层的浮力,而CAPE反映了积分厚度和浮力。将CAPE值降以积分厚度,使其正规化,得到一个指数(NCAPE),它与厚度无关,是一种方便的求气块平均浮力的方法。正规化有效地区别了CAPE类似而其浮力不同,积分厚度不同的环境。而且由于CAPE的垂直分地对流上升气流的强度可能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55.
铅锌矿床中矿石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铅同位素研究一直以来是矿床成因研究的重点,岩石和矿物中Pb同位素组成显示出极复杂的变化模式,反映了它们各自的特殊地质历史。铅同位素研究的目标就是解释这些模式,并揭露这些含铅的矿石和岩石的地质历史,从而为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探讨铅同位素在铅锌矿床研究中的应用。从成矿时代的测定、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和找矿评价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6.
小秦岭变质岩及脉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小秦岭地区花岗伟晶岩、花岗片麻岩及含金石英脉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年龄测定。花岗伟晶岩中的锆石为岩浆锆石,其~(207)Pb/~(206)Pb平均年龄为1955±30Ma,MSWD=1.4;花岗片麻岩中的锆石复杂,其变质成因"幔"的~(207)pb/~(206)Pb平均年龄为2462±20Ma,MSWD=2.0,铅丢失不谐和直线的上交点年龄为2400~2600Ma;含金石英脉中的锆石为残余锆石,其~(207)Pb/~(206)Pb平均年龄为1995±86Ma,MSWD=0.092。这些年龄数据为小秦岭地区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更精确的年龄依据,2400~2600Ma和1900~2000Ma分别代表了小秦岭地区第一期和第二期变质作用的年龄。含金石英脉形成于2000Ma之后,石英脉中没有热液锆石。  相似文献   
157.
本文以850 hPa、200 hPa月平均风场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至25°N日期资料及福建省25个代表站(县)5—7月的降水资料为基本分析素材。首先标定福建入夏异常的标准与年例,其次揭示850 hPa2、00 hPa 6月风场与异常年例的基本特征,进而探讨了对福建入夏早晚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低层索马里-阿拉伯海区的越赤道气流强劲,南海至东亚低纬区域西南风偏大,西太平洋区域低纬度地区南风减弱、东风强劲,且东西风交汇区偏西;而在高层辐合区东风范围偏大,索马里-阿拉伯海区的区域东风风速强劲,青藏高原南侧和副高主体季节性位移的关键区以吹东风为主,东亚区域经向度小,位于青藏高原至我国东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逆时针“距平”风环流;在此高低层风场特征的匹配下,有利于福建提早进入夏季;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58.
城市景观的视觉分析与模拟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视觉分析的概念、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扩展,提出了一套利用计算机辅助城市景观视觉分析和模拟控制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9.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