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试论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环境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1,他引:4  
刘纪平  王亮  雷兵 《测绘科学》2003,28(1):24-27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全球范围兴起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 ,分析了电子政务与空间辅助决策的关系 ,对电子政务空间数据框架的建立、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开发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 ,对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应用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协作空间推演的基本概念和任务,对其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协作空间推演关键技术,如多用户方案生成与修改、在线用户状态管理、数据通讯模式及其实现和方案演播等,对未来需要开展的工作进行的展望。  相似文献   
83.
二次结构常常在大震甚至中小地震中发生损坏或中断工作,急需寻找安全有效的设计方法。对一幢典型结构,考虑不同场地条件、主体结构隔震以及二次结构不同阻尼比的影响,计算各层的楼面绝对加速度与相对位移反应谱。分析表明,主体结构隔震或同时增大二次结构阻尼是取得二次结构较好减振效果的有效途径,主体结构的隔震阻尼不宜太大,主体结构隔震后二次结构对所在楼层位置的敏感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4.
烟台市进行了国土空间规划平台的升级,发布了“烟台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该系统基本满足了烟台市的各项发展规划需求。本文梳理了该系统的构建过程,分析了该系统的技术特点,总结了使用方法及理论,为国土空间规划平台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
考虑耦联影响的二次结构体系减震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了基础隔震的主次结构体系耦联运动方程,开发了动力分析程序PS—BASE.FOR,对一典型结构的二次结构绝对加速度反应谱与相对位移反应谱计算分析表明,主体结构隔震或同时增大二次结构阻尼,是取得二次结构较好抗震性能的有效途径,增大主体结构的隔震阻尼对二次结构略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6.
崇明东滩15年动态发展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明东滩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湿地,又是一个河口淤涨型湿地,对1988年与2002年崇明东滩湿地卫星遥感图象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崇明东滩并不是全部扩涨,南部滩涂岸线呈后退趋势;②在淤涨部分,以最东端最快;③随着长江上游来沙减少和大规模的围垦,崇明东滩的前景将不容乐观。因此,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崇明东滩湿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7.
利用2018年4月—2019年4月南京盘城大孔径闪烁仪(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LAS)观测数据,分析了城镇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南京城镇感热通量呈单峰型日变化特征,白天明显大于夜间,且白天晴天明显大于阴天,夜间晴天略小于阴天,晴、阴天小时感热通量年平均分别在2.25~200.53 W·m-2、13.10~132.52 W·m-2波动。2)城镇感热通量夏季明显大于冬季,8月昼、夜分别为112.19、23.54 W·m-2,2月昼、夜分别为35.57、11.57 W·m-2。3)晴天白天条件下,不同风向(通量贡献源区)城镇感热通量存在显著差异,即随着不透水层占比的增加,净辐射分配到感热通量的比例明显提高,当占比大于60%时提高趋势不明显。4)以莫宁-奥布霍夫长度判断大气稳定度为标准,C2n法在计算感热通量的5种大气稳定度判断方法中的误判率较低且数据源于LAS,是比较适宜城镇夜间大气稳定度的判断方法。5)在影响城镇感热通量的地表参数中,有效高度变化的影响最大,风速变化的影响较大特别在秋冬季节更为明显,波文比变化对城镇感热通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地表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变化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8.
本文利用HIMNT台网1年左右的宽频带连续波形记录,利用背景噪声信息的互相关函数提取了6~26 s的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了尼泊尔—喜马拉雅地区中上地壳横波速度结构.成像结果显示尼泊尔—喜马拉雅下方存在10 km左右厚的横波低速层(也是相对的低密度层).根据分析,我们认为这一相对低速度层对应了下插的印度地壳和上伏的喜马拉雅构造楔之间的滑脱面——MHT(Main Himalayan Thrust)附近的高温层.两大板块间沿着滑脱面MHT处摩擦产热,由于较低的热传导,热量积累导致了10 km厚的高温层,初步估算高喜马拉雅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交界处下方MHT处温度高达,因此我们认为在高喜马拉雅下方MHT界面可能已经处于蠕滑状态,或者处于蠕滑-黏滑的过渡状态.这也解释了喜马拉雅地区的历史大地震为什么多发生在高喜马拉雅以南一侧.  相似文献   
89.
杨士超  张博  曹凤娟  王亮  邵媛媛 《地震》2019,39(3):158-165
利用辽宁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 计算了2012年盖州青石岭震群和2014年盖州西海域震群的谱振幅相关系数, 结果显示, 盖州青石岭震群谱振幅相关系数为0.72~0.90, 2016年之后稳定在0.75, 相关系数略低, 震源机制解一致性较低; 盖州西海域震群谱振幅相关系数为0.85~0.99, 2015年之后随着震群活动的减弱谱振幅相关系数稳定在0.85, 相关系数较高, 震源机制解一致性较高。 结合盖州地区视应力水平分析认为, 盖州地区谱振幅相关系数的变化与该地区应力水平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
强震前加速矩释放现象目前是国际上讨论比较激烈的一个话题,而不同地区的强震前的加速矩释放现象应各有不同。通过对辽宁地区1999年以来的3次MS5.0地震震前加速矩释放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讨论了不同计算尺度和积累时间下震中附近地区m值的变化范围。认为在辽宁地区中强震前确实存在加速矩释放现象,且省内中强震发生前加速矩释放均存在累积半径较小和时间窗长较短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