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依据近年来在江西武宁清水组及安徽宁国唐家坞组中新发现的含鱼层位,结合古鱼类形态学与系统学研究结果,对中国含志留纪早期鱼化石的主要层位进行梳理,认为:(1)浙西北地区产曙鱼科和修水鱼科化石的地层为唐家坞组,属于下红层,而非上红层茅山组;(2)皖东南地区产大庸鱼科化石的地层为唐家坞组,属于下红层;(3)依据所产的大庸鱼科、汉阳鱼科、古木鱼科等原始盔甲鱼类化石,苏皖地区侯家塘组属于下红层;(4)根据古鱼类化石,华南的溶溪组、清水组、唐家坞组、侯家塘组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塔埃尔塔格组可以直接对比,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基于古鱼类化石新认识,本文修订了产于湖南下红层中的温塘鱼类化石组合,该组合主要以盔甲鱼亚纲中的基干盔甲鱼类(汉阳鱼科、修水鱼科、大庸鱼科)、最原始的真盔甲鱼类(曙鱼科)、最原始的多鳃鱼类(古木鱼科)与软骨鱼类中的中华棘鱼类的出现与繁盛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2.
粘土矿物吸附铀主要存在于砂岩型铀矿床中,通过将含粘土矿物较多的矿石和不含或含少量粘土矿物的矿石作对比,发现含粘土矿物较多的矿石含铀量普遍较高。不同的粘土矿物对铀的吸附容量也不同,对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进行研究后得出吸附容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不同影响因素对粘土矿物吸附铀有不同的影响。结论为在足够的吸附时间下,p H值在适宜范围内,温度越高,粘土矿物量越多,铀初始浓度越大,越有利于粘土矿物对铀的吸附。  相似文献   
153.
为了解明渠湍流涡运动尺度沿水深的分布特征,使用高精度粒子图像测速法水槽试验系统测量充分发展的明渠湍流,利用改进后的功率谱分析方法,对明渠湍流涡运动尺度沿水深分布、上升流、下扫流和平均涡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明渠湍流涡运动尺度大小沿水深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沿水深增加下扫流比上升流更容易发生;各自水深的顺向涡涡量大于逆向涡涡量,在近壁区平均涡量最大;明渠湍流近壁区产生涡量大、尺度小的涡结构,沿水深增加,涡尺度发展变大,但受水面区下扫流抑制,涡尺度又变小。  相似文献   
154.
Because of shoaling, refraction, friction, and other effects, a surface-wave propagating on a gently sloping bottom of slope will eventually break. In this paper, by nonlinearizing the problem and using a perturbation method,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velocity potential is derived to the second order for the bottom slope a and the wave steepness e in a Eulerian system. Then, the wave profile and the breaking wave characteristics are found by transforming the flow field into a Lagrangian system. By use of the kinematic stability parameter (K. S. P. ), new theoretical breaker characteristics are derived. Thus, the linear theories of other scholars are extended to breaking waves. A Comparison of the present analytical solution with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other scholars shows reasonable agreement except that the breaking depth is underestimated.  相似文献   
155.
确定网络节点位置是互联网中一种重要的应用服务。目前主流的确定网络节点位置的系统都不易获取且不具有实时性,给出的节点位置不够准确。提出1种基于网络坐标的节点地理位置预测系统,利用少数地标节点的位置信息,并结合相应的网络坐标,对网络当中任意节点的地理位置进行实时地预测。通过在Internet网络当中开展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开展的范围内,系统能够准确的预测节点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56.
用能量累积法检测地震波雷达信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具有高度重复性的地震波雷达长时间向地壳内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经过地下介质的传播后到达地面,用地震仪器在监测点和检测点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来了解地壳速度结构及波速变化.线性调频信号是一种非平稳信号,它的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有很好的能量聚集性,非常适合做时间-频率分析.本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监测点的信号进行时间-频率分析,以检验地震波雷达发射信号的时间和频率是否和控制系统一致.通过WignerVille分布将地震波雷达发射的信号能量聚集在线性调频直线上,再用Hough变换累积聚集的能量形成波峰,按照线性调频直线的倾角提取波峰所在行,计算到时后构成地震波走时曲线图.用靠近本次实验地点的H-21剖面得到的地壳速度结构正演该测线的Pg、Sg、PmP和SmS的折合走时曲线,并与用能量累积法提取出的地震波走时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波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的时间和频率都符合控制要求,重复性高达99.9%以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出Pg、Sg震相,并且PmP和SmS震相可辨.  相似文献   
157.
用于地震预警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朝勇  杨建思  薛兵  陈阳  李江  朱小毅  徐志强  郑钰 《地震》2015,35(1):140-148
地震预警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研究, 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减灾实效。 但是, 这些地震预警系统中都是以秒为单位组织数据包进行传输的, 使得在使用P波前三秒数据进行τc-Pd计算时, 会出现一定的延迟, 尤其是当P波开始位置处于数据包的前半部分时, 延迟会超过0.5 s以上。 另外, 由于现有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在同一时刻只能输出一种采样率, 采集到的数据无法在同一时刻用于多种研究目的。 针对这两种情况,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地震预警的低延迟数据采集系统, 以100 ms的延迟进行实时数据的传输, 有效提升了预警时间, 最多可增加0.8 s。 同时, 在系统中增加了同步多采样率输出, 使得采集到的数据在同一时刻既可用于全球地震学研究(1 Hz), 又可用于常规地震台站观测(50/100/200 Hz), 提高地震计产出数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8.
探究了地震构造区内地震相对震级大小分布或b值系统地取决于断裂类型的假设。因为b值已被证明与应力成反比,我们希望发现b逆断b走滑b正断。我们针对意大利的例子检验这一期望。我们首先建立了地震构造分区模型,它包含10个不同的构造区。然后基于震源机制用初动和全波形的矩张量之和表述每个构造区断裂类型的特征。我们计算了每个构造区的b值,发现逆断层区的b值最低,在0.75~0.81之间,正断层区的b值最高,为1.09,走滑区的b值居中,介于0.9~0.92之间。我们的结果表明,b值作为所有地震危险性评估的一个关键参数,应该根据当地的断裂状态确定。另外,地震构造分区模型中应将b值的变化作为一个输入参数。  相似文献   
159.
汶川地震后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建立了精密可控震源发射台,结合布设的28套流动地震仪的信号记录,尝试监测地下介质的动态应力变化。为了提取记录中的主动源发射的信号,本文采用了匹配滤波方法来实现弱信噪比条件下的信号检测并进行了波形变换。在提取出每个周期的主动源信号后,利用信号叠加,分别获得了1、5、10天时间的波形,有效地提高了记录波形的信噪比。然后通过互相关检测精确得出地震波的走时变化,并分析了计算误差。最后,针对实验期间发生的绵竹M_S5.6地震进行分析,获得了地震前后的走时剖面和信号变化,结果表明,距离较远的龙门山断裂北段地震未能对南段实验区域的地下介质波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0.
地震数据自动批处理系统EDSP_LX是针对水库流动观测台网海量观测数据快速处理的需要设计的,软件实现了基于文件系统的自动数据检索、地震事件检测与数据存储、连续数据存储等功能。文中阐明了软件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重点介绍了系统结构和波形数据自动检索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