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8篇
  免费   956篇
  国内免费   1434篇
测绘学   750篇
大气科学   600篇
地球物理   767篇
地质学   2448篇
海洋学   588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379篇
自然地理   45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白冬  王欢  谢超  林琳  黄菊  梁佳  王婷 《海洋与湖沼》2016,47(1):221-226
为了预测鲣鱼(Katsuwonus pelamis)调理食品的货架期,将鲣鱼调理食品贮藏在25°C、30°C、35°C温度条件下,通过测定在贮藏期间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过氧化值三个指标的变化,分别对这三个指标与贮藏时间、温度建立一级动力学模型,来预测鲣鱼调理食品的货架期。经计算得出,菌落总数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Ea)及指前因子(k0)分别为30.96 k J/mol和2.06×103,挥发性盐基氮预测模型中的的活化能及指前因子分别为24.35 k J/mol和75.1,过氧化值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及指前因子分别为48.75 k J/mol和2.92×106。在32°C和37°C条件下验证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相对误差分别为–5.52%和–6.45%,准确性较好。进一步推算得出,在18°C和23°C常温下贮藏鲣鱼调理食品,产品的货架期为209d和172d。  相似文献   
112.
高温刺激导致虾夷扇贝死亡因素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究了高温刺激导致一龄和二龄虾夷扇贝死亡的原因。在高温刺激以及恢复过程中,两种贝龄的扇贝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者的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活性、p53蛋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以及HSP70(heat shock protein 70)含量在高温刺激以及恢复过程中的变化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这些酶的活性(TAOC活性除外)以及蛋白质含量(p53以及HSP70)均受到贝龄、处理时间以及两者综合作用的显著影响。经过Cox模型分析可知,虾夷扇贝受到高温刺激后的存活受到贝龄、GPT活性、TAOC活性、p53含量以及HSP70含量的显著影响。此外,高温刺激会影响扇贝的心跳频率以及心输出量,从而影响心脏对机体的供氧供血能力,影响扇贝对高温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3.
2015年3~10月,在崇明岛东滩湿地设置7块采样地,以不同水盐条件下生长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材料,应用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Li-6400),对芦苇的光响应特征进行实地测定,探讨芦苇光合过程对干旱和盐胁迫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1各月采样日的水位与土壤电导率显著负相关(n=420,p0.01),适当增加土壤水位,有利于降低土壤电导率,从而缓解植物盐胁迫伤害;28月21日的芦苇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与水位显著正相关(n=42,p0.01),而与土壤电导率显著负相关(n=42,p0.01);胞间CO2浓度与水位和土壤电导率不相关。当水位高于-50 cm,净光合速率随着水位下降而降低,非气孔因素可能是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当水位低于-50 cm时,土壤电导率高于10 m S/cm,叶片蒸腾速率快速降低,水分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芦苇叶片以较低的净光合速率来适应干旱胁迫和盐胁迫;芦苇叶片通过降低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等光合生理特征来适应干旱胁迫和盐胁迫;芦苇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对土壤水盐因子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以作为土壤水盐胁迫程度的反应指标。因此,在芦苇快速生长阶段,合理调控水位,对芦苇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4.
The calculation of surface area is meaningful for a variety of space-filling phenomena, e.g., the packing of plants or animals within an area of land. With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data we can calculate the surface area by using a continuous surface model, such as by the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TIN). However, just as the triangle-based surface area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surface area is generally biased because it is a nonlinear mapping about the DEM data which contain measurement errors. To reduce the bias in the surface area, we propose a second-order bias correction by applying nonlinear error propagation to the triangle-based surface area. This process reveals that the random errors in the DEM data result in a bias in the triangle-based surface area while the systematic errors in the DEM data can be reduced by using the height differences. The bias is theoretically given by a probability integral which can be approximated by numerical approaches including the numerical integral and the Monte Carlo method; but these approaches need a theoretical distribution assumption about the DEM measurement errors, and have a very high computational cost. In most cases, we only have variance information on the measurement errors; thus, a bias estimation based on nonlinear error propag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econd-order bias estimation proposed, the variance of the surface area can be improved immediately by removing the bias from the original variance estimation. The main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the Monte Carlo method and by the numerical integral. They show that an unbiased surface area can be obtained by removing the proposed bias estimation from the triangle-based surface area originally calculated from the DEM data.  相似文献   
115.
基于物元模型的可拓学理论分析,提出华北平原德州地面沉降易发区的可拓学划分方法。利用地面沉降易发性分级、分类标准和影响因子分析,构造出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了易发性等级综合评判的可拓评价模型,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可拓学评价分析,采用正方形等间距(2km×2km)剖分了135个网格,再将剖分单元转化成面元,经过等值差分,得到了地面沉降易发区划结果。计算结果显示,可拓学方法能够实现定量化、多因子评价地面沉降易发性等级问题,从而科学合理地指导地面沉降综合分区防治。  相似文献   
116.
内蒙古东乌旗沙麦钨矿床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东乌旗沙麦钨矿位于贺根山断裂带以北的兴蒙造山系二连-东乌旗弧盆带内,为岩浆期后高温热液黑钨矿石英脉型矿床。采用黑钨矿Sm-Nd同位素分析获得黑钨矿的形成年龄为137.9±1.7Ma,采用TI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赋矿黑云母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39.1±0.93Ma,据此提出,沙麦钨矿床的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这与区域上大兴安岭西坡主要金属矿床的形成年龄数据相吻合。黑钨矿的初始ε_(Nd)值为正值,与中亚造山带内大量花岗岩的εNd值均为正值的特点相一致,表明其来源于亏损地幔源。  相似文献   
117.
蒙古戈壁阿尔泰省巴音陶勒盖地区地处南戈壁-阿尔泰构造带南缘,区内构造活动活跃,中酸性侵入岩比较发育。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对区内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同位素年龄研究。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颗粒多为自形-半自形,且有明显的初始岩浆振荡环带,少见蚀变微区,结合较高的Th/U值(0.65~1.79),断定其为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30颗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00.2±0.9Ma,显示二长花岗岩成岩时代为晚石炭世,代表了华力西中期的一次构造-岩浆事件,为约束南戈壁-阿尔泰构造带晚石炭世深成岩浆活动时限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18.
蒙古科布多省阿拉腾索音博地区地处阿尔泰构造带南缘,由一系列弧盆系及增生杂岩带组成。区内发育一条近东西向辉长岩带,辉长岩15颗锆石分为2类:一类具明显条带韵律环带,一类内部均匀干净,二者均不具核边结构,不含包体,结合高Th/U值(0.46~0.68),确定为典型的基性岩浆锆石;锆石LA-ICP-MS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17.6±1.6Ma,厘定其成岩时代为晚石炭世。研究对比表明,该辉长岩带形成于板块俯冲碰撞的尾声阶段,是阿尔泰造山运动大背景下区域基性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