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6篇
  免费   1189篇
  国内免费   1501篇
测绘学   524篇
大气科学   1141篇
地球物理   1546篇
地质学   3336篇
海洋学   773篇
天文学   462篇
综合类   645篇
自然地理   74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394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6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由于地震前孕震区地下介质的电性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发生异常变化。通过对地震前后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的参数的计算、分析和研究,有可能提取出可靠的地震短临前兆异常(曾小苹等,1990)。为了进一步开展对该方法研究工作并使其在我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得到应用,我们使用了静海台的地磁记录资料,分析计算了该台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在地震前后的变化情况,确立了该方法应用天津地区地震预报的短临异常特征及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2.
岩浆活动旋回与地球多层对流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地球历史的节律角度讨论岩浆活动旋回。岩浆活动旋回可按时间与空间分出相互对应的不同尺度,进而可与深度尺度不同的地球多层对流系统相互对应,从而给予了岩浆活动旋回的动力学意义。岩浆活动的时间周期愈长,空间尺度亦愈大,需要的维持岩浆源存在的热能、挥发分供给的数量与深度亦愈大。  相似文献   
193.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了在PH=4.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锰催化KIO4氧化5-Br-PADAP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个痕量锰的高灵敏度新方法,方法灵敏度为1.32×10^-10g/ml,测定范围Mn^2+浓度为0 ̄1.5μg/ml,用于测定人发,自来水,茶叶中痕量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4.
震后效应是较普遍和复杂的自然现象,各种物理、化学量的变化动态隐含着丰富的地壳活动的动力学信息,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典型观测井的水位震后效应为研究对象,分析震后效应的动态规律及其与构造应力环境的关系.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口井的震后效应方式与地震的强度和位置无关,对于同一口井不同地震引起的效应总是同向的,即总是上升或下降;②对于水位效应较显著震例,水位变化幅值与震级、距离之间具有很好的统计关系;③井点附近发生强震后的若干年内,井水位无后效,也就是说井水位响应灵敏度要受本地的应力状态的影响而随时间发生变化,本地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后,响应灵敏度会降低;④对某些特定地区或方位的地震,井水位的后效幅值偏小.这些结果说明,井水位的地震后效除了与震级、距离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可能与水井所在地区的应力状态及地震波传播途径的地质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95.
冲绳海槽地区地壳结构与岩石层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冲绳海槽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与资料,对横跨大陆边缘—大洋板块的中国东部—冲绳海槽—琉球岛弧地区进行综合研究. 根据地震体波、面波成像结果,空间与布格重力异常及磁力异常的综合解释等结果,利用调和系数法对该研究区的地壳厚度进行了计算,并对地壳属性进行分析. 同时,选择中国东部东北地区的宽甸、华北地区的汉诺坝、华南的闵溪和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与冲绳海槽和日本岛弧的新生代玄武岩开展元素—同位素对比研究. 结果认为冲绳海槽岩石层明显减薄,上地幔低速层已达到莫霍面,在地幔中已形成交代软流层. 元素—同位素研究表明:它不同于中国东部,与琉球岛弧地区的特点也不相同. 综合分析认为:冲绳海槽地壳属于过渡型地壳,与大洋地壳的许多特点颇为相似.  相似文献   
196.
腾冲火山区S波速度结构接收函数反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腾冲火山区临近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俯冲的边界,火山活动与构造环境关系密切.采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的方法揭示了该区域的深部结构特征. 结果显示, 腾冲火山区S波低速结构明显受到NE向大盈江断裂的影响,断裂的南部存在明显的S波低速构,断裂的北部低速结构不十分明显.火山区存在浅部的低速结构,低速结构与地震活动性存在对应关系.证实了低速结构是火山区热活动的直接因素, 并认为腾冲火山区存在再次活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7.
渤海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活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位于北华北新生代裂陷盆地的东部,是一个晚第四纪形成的内陆海盆. 渤海盆地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强烈,交会于渤海中部的NE向营口——潍坊断裂带北段、庙西北——黄河口——临邑断裂带及NW向北京——蓬莱断裂带是主要的活动构造带,将海区分成4个次级新构造区,成为现代应力场作用的构造基础. 综合研究38个震源机制解和75个井区应力场等资料,以及构造应力场二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渤海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压应力方向为NE60~90,张应力为SN——NW30;以水平和近水平应力作用为主;不同构造区主应力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今渤海地区地壳发育以NNE——NE和NW——WNW走向的共轭剪切破裂为特征,是控制地震活动的主要构造.   相似文献   
198.
田建明  徐徐  谢华章  杨云  丁政 《地震学报》2004,26(4):432-439
通过对江苏地区及南黄海海域历史地震资料特点分析,将研究区历史地震类型分为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并对地震类型的统计结果、地理分布特征及构造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① 江苏及南黄海地区绝大多数中强以上历史地震类型为相对安全类,仅有13.8%的中强以上历史地震为相对危险类;② 江苏陆地、长江口以东海域和南黄海北部坳陷地区以相对安全类地震为主,苏中沿海南黄海海域地震类型分布较为复杂,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地震类型比例基本相当;③ 研究区历史地震类型统计结果和空间分布特征与现代地震序列类型实况非常吻合,反映本区地震活动具有继承性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江苏省地震应急工作中震后早期趋势判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9.
Summary Analysis of ozonesonde data shows that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above Hong Kong, there is a relative maximum with respect to height in all seasons except winter.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there is with respect to height a relative minimum in the seasonally averaged ozone mixing ratio in winter. Ozone mixing ratio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in winter and spring can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stratospheric intrus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passage of cold fronts and upper cut-off lows.For Hong Kong, the seasonally averaged total ozone has the highest value in spring, and the lowest in winter. The seasonally averaged total tropospheric ozone also has the highest value in spring, but the lowest in summer. In a relative sense, total tropospheric ozone contributes most to the total ozone in spring and the least in summer.The phase of the total ozone anomaly above Hong Kong is influenced by th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with the positive anomaly associated with the easterly phase of QBO, and the negative anomaly the westerly phase.  相似文献   
200.
东昆仑山脉西段二叠纪生物礁由早二叠世、中二叠世的栖霞期和茅口期三个层位组成,早二叠世的礁和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礁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填补了我国二叠纪礁的空白。早二叠世礁的时代相当于阿赛尔-萨克马尔-阿丁斯克期,主要表现为海绵礁、苔藓虫礁和Shamovella(Tubiphytes)-古石孔藻礁。但缺失由Palaeoaplysina组成的礁。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礁表现为海绵-苔藓虫礁、Shamovella-苔藓虫礁和叶状藻礁。中二叠世茅口期的礁与栖霞期的礁类型基本一致。阿尔格山礁是塔吉克斯坦-喀拉昆仑地体的一个部分,该地体位于南纬30°以北的东特提斯海内。此处的二叠纪礁由各种生物组成,包括珊瑚海绵、苔藓虫、Shamovella.古石孔藻、棘皮类、有孔虫、叶状藻、粗枝藻以及腹足类等,推测该礁形成于温暖和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暖水内,而非冷水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