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1篇
  免费   2108篇
  国内免费   2407篇
测绘学   740篇
大气科学   1994篇
地球物理   2517篇
地质学   5374篇
海洋学   1140篇
天文学   472篇
综合类   881篇
自然地理   121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537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509篇
  2018年   620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508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675篇
  2010年   647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485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5篇
  1954年   4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summer distributions of planktonic microbial communities (heterotrophic and phtosynthetic bacteria, phtosynthetic and heterotrophic nanoflagellates, ciliate plankton, and microphytoplankt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areas of Lake Sihwa, divided by an artificial breakwater, located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Korea, in September 2003. The semienclosed, inner area was characterized by hyposaline surface water (<17 psu), and by low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avg. 0.4 mg L1)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inorganic nutrients (nitrogenous nutrients >36 μM, phosphate <4 μM) in the bottom layer. Higher densities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nd nanoflagellates also occurred in the inner area than did in the outer area, while microphytoplankton (mainly diatoms) occurred abundantly in the outer area. A tiny tintinnid ciliate, Tintinnopsis nana, bloomed into more than 106 cells L1 at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inner area, while its abundance was much lower (103-104 cells L1) in the outer area of the breakwater. Ciliate abundance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heterotrophic bacteria (r = 0.886, p < 0.001) and heterotrophic flagellates (r = 0.962, p < 0.001), indicating that rich food availability may have led to theT. nana bloo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reakwater causes the eutrophic environment in artificial lakes with limited flushing of enriched water and develops into abundant bacteria, nanoflagellates, and ciliates.  相似文献   
92.
The longitudinal strength of turret mooring productive/storage tanker is studied.A numeri-cal example has been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give practical il-lustration.From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exampl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urret hole located near theforward of the amidships has small effect on the longitudinal strength of the ship hull.As for design ex-treme value of wave bending moment of storage tanker,statistic method is a more reasonablemethodology,especially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server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The primary esti-mation of design section modulus of turret storage tanker can be determined by this design bending mo-ment.  相似文献   
93.
94.
中国海岸风成沙ESR测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ESR测年的基本原理,并讨论风成沙Ge心测年的可行性、风成沙E'心的特征、测年误差及可靠性等问题。1992-1993年在渤、黄、东、南海沿岸采集的100余个风成沙样品ESR测年实验表明,绝大部分海岸风成沙的年龄为1-7万年。  相似文献   
95.
作者在已完成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夜间工作的基础上 ,对白天工作条件下的各种环境背景光的干扰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 ,得出太阳直射光和天空光为白天工作的主要背景干扰。实验结果表明 ,经过激光发射与接收视场角严格匹配及使用干涉滤光器 (2 .6 nm和 0 .15nm)进行窄带滤波 ,背景干扰被明显地剔除 ,可进一步压低背景干扰约 2 0倍。证明采取视场匹配及干涉滤光器的措施可基本保证激光雷达系统在白天条件下工作。  相似文献   
96.
长江口区风浪要素计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长江口区波浪实测资料为依据,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风浪要素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就目前资料条件下,最适用于长江口区的、能满足工程设计等要求的风浪要素计算方法为莆田试验站方法(莆田公式)。  相似文献   
97.
本文研究了厦门筼筜港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与分区特征,讨论了该区环境地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8.
海洋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气温乃至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而且还是海洋生态系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了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走向。众所周知,碳(C)在海洋中以无机态和有机态的形式存在,在海气系统中,大于98%的C以溶解无机碳(DIC)形式存在于水体中(Zeebe et al,2001)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至关重要。 氮(N)和磷(P)等营养盐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人类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滩涂和沿岸水域养殖区的长期施肥,它们也作为近岸海区的主要污染物而导致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影响并改变了一些海域的生态结构。如在胶州湾,由于营养盐浓度及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该湾地区浮游植物数量和优势种组成的变化(沈志良,2002)近年来,在海洋沿岸带的河口、海湾等水体较浅的透光层内,以孔石莼等绿藻为主要代表的大型海藻开始泛滥,形成大型海藻的水华。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必然将导致海洋碳循环的变化,从长时间尺度来看也会影响到全球的气候和气温变化。目前,对营养盐与水生藻类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王勇等,2002;刘媛等,2004;张文俊等,2004)但对于营养盐与海水无机碳体系之间的耦合作用报道甚少。在海洋环境中、C N P作为主要的生源要素,其变化相互影响,并与海水中所存有的海洋生物密切相关。探讨海水中C-N-P的相互耦合关系对于研究海洋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效应,阐明海洋碳循环过程的深层次机理,揭示在过量N P作用富营养化条件下,C的迁移转化行为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作者初步研究了模拟条件下C-N-P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9.
王建涛  贲进 《海洋测绘》2005,25(3):57-59
研究了基于组件嵌入式网络GIS解决方案,首先介绍了网络GIS实现的主流Java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重点论述了嵌入式组件技术和基于组件嵌入式网络GIS的实现原理,介绍了它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并和Java实现方式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0.
俄国鱼类行为与感觉研究(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何大仁 《台湾海峡》1996,15(2):191-199
本文简述俄国鱼类行为及感觉系统研究的发展,概述了在洄游及基本行为类型研究结果,鱼在水流中行为,其水动力学特征及游泳速度、温度选择、与个体生理状态相关的鱼行为,以及鱼类行为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