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7篇
  免费   1903篇
  国内免费   2937篇
测绘学   1451篇
大气科学   2243篇
地球物理   2117篇
地质学   5209篇
海洋学   1836篇
天文学   440篇
综合类   1055篇
自然地理   1596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516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535篇
  2019年   579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542篇
  2016年   615篇
  2015年   624篇
  2014年   686篇
  2013年   804篇
  2012年   757篇
  2011年   773篇
  2010年   704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34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4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对 1999年秋季一次突发性降水过程高空急流的分析 ,发现急流入口区南侧辐散 ,其低层辐合上升 ,当低层有印缅槽活动的时候 ,对流加强 ,印缅槽发展 ;急流入口区北侧辐合 ,其低层辐散下沉 ,有向南的非地转风  相似文献   
992.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冬季雪灾天气的形成及其预报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对青藏高原东部牧区 ( 1967— 1996年 )冬季发生的成灾性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北冰洋低压槽、贝加尔湖低压、东亚大槽和南支槽等欧亚大型天气系统活动对高原冬季降雪天气形势形成的作用。归纳出两种高原冬季成灾性降雪天气形成的模型。重点讨论了高原气流波动不稳定对高原波槽形成的量化指标 ,找出了若干高原低温—降雪过程预报的统计关系 ,并对高原冬季的雪灾预报提出了着眼点  相似文献   
993.
文中讨论了在局地热平衡情况下简单模式中的热带海气耦合扰动 ,指出参数 KH,KS和α决定着耦合扰动性质 ,并研究了使用抛物线柱函数展开时所截项数多寡对耦合扰动性质的影响以及对称和反对称于赤道的耦合扰动特征  相似文献   
994.
夏季乌拉尔地区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的形成与维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天气尺度瞬变涡旋与时间平均基本气流双向相互作用建立异常型的角度,研究了夏季乌拉尔地区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的形成与维持,首先基于合成分析,研究了持续异常期间的天气尺度瞬变波活动情况,结果表明:正异常时,在上游地区,从北大西洋中部到西欧沿岸,瞬变活动明显增强。负异常过程时相反,该地区瞬变活动减弱。利用线性正压原始方程模式,研究了在合成正异常基本流及7月气候基本流等两种基本流下,正异常时上游异常瞬变活动对异常建立的贡献。结果表明:正异常时,上游增强的瞬变波活动有利于正异常的建立与维持。利用基于线性正压原始方程模式设计的风暴轴模式,研究了时间平均基本流在组织与调控瞬变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当乌拉尔地区高压脊发展时,有利于瞬变在上游的北大西洋中部到西欧沿岸地区组织起来。脊发展越强,越有利。结合上述两方面的结果,提出了瞬变与行星波双向相互作用的乌拉尔持续正异常形成和自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995.
回顾了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的有关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的进展。第一个短期气候数值预测是曾庆存等利用一个耦合了热带太平洋海洋环流模式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作出的。1997年,一个基于海气耦合模式的ENSO预测系统,包括一个海洋初始化方案被建立起来,同时也开展了基于海温异常的东亚气候可预测性研究。利用气候变动的准两年信号,王会军等提出了一个可以显著改进模式预测准确率的模式结果修正方案。为了考虑土壤湿度的初始异常对夏季气候的影响,一个利用大气资料如温度、降水等经验地反演土壤湿度的方法也被建立起来。还通过一系列的数值试验研究了 1998年夏季大水发生当中海温异常和大气环流初始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松辽盆地深部反射地震探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概述了近年来用近垂直反射地震方法研究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问题所取得的基本成果,说明了在松辽盆地内所进行的两次深反射地震探查,包括位置、科学目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和基本结果,利用延长排列所得到的约42km长共炮点资料,求出松辽盆地地壳平均速度约为6.197km/s。通过初步解释,认为在上部地壳存在多组低角度断裂、中下部地壳构造具有更为复杂的震相、Moho震相比较清晰,多处出现与Moho震相斜交的震相。  相似文献   
997.
从麦克斯韦第一、二方程出发,经过变量替换,将二维电磁问题线性化,得到不同测点、不同浓度下关于导电率微小变化的线性方程组,用Gauss-Seidel迭代法求解。实现了整体对二维大地电磁数据的反演,由于对各个测点下的数据同时反演,克服了以往用一维方法来反演二维问题时固有的缺点,讨论了不同的初始模型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初始值的给定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一定的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998.
周庆  叶洪 《地震地质》2001,23(4):581-587
以华南沿海地区为研究区 ,将Bayes公式应用于地震环境特征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定量化研究中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 ,由统计某一因素不同类型所占的面积及发生在其上的中强地震数 ,得到地震发生的后验概率。为评价地质及地球物理各因素与地震关系的相对重要性 ,引入了系统工程学中的层次分析方法 ,最终得到研究区内以累积概率为指标的地震综合危险图 ,据此将研究区划分为内带与外带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临汾区域数字地震台的技术系统建设过程、技术构成及成果应用,并将其与同台基模拟观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其监测地震的能力以及处理地震的速度明显优于模拟观测系统,山西临汾区域数字地城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山西南部对震的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焉耆盆地中生界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建立了焉耆盆地中生界层序地层格架,将其划分为4个层序,继而分析了各个层序的地层特征、层序演化及各个体系域的沉积体系展布。研究表明,焉耆盆地中生代存在南北两大物源体系,盆地总体上以河流-湖泊沼泽相的浅水沉积为主,湖泊水体深度不大且分布范围有限;层序Ⅲ的水进体系域是湖盆发育的鼎盛时期,构成了本区良好的盖层;通过层序构成分析,探讨了隐蔽圈闭发育的有利层位及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