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1.
松辽盆地东缘域位于松嫩—张广才岭微板块东部.自晚古生代以来该域经历了西拉木伦河缝合带闭合产生的北向挤压作用、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剪刀叉式闭合对其东侧东南侧产生的挤压作用以及西太平洋板块西向变向俯冲产生的挤压作用等区域构造应力场影响,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地壳变动.该东缘域的地壳结构与松辽盆地地壳是否具有相近的结构特点,这是至今未被研究的内容.在Songliao Drep研究中已经用深反射地震手段得到松辽盆地地壳结构的一组新认识.这些认识在其东缘域是否还成立,也需要用同样精度的手段予以研究.另外,莫霍界面的宏观特征与微观(内部)特征,从松辽盆地到其东缘域有什么样的变化,其形成机理是什么,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回答这些科学问题,从哈尔滨西至尚志市附近实施了一条东西向约150 km长的深反射地震剖面.通过研究发现东缘域与松辽盆地基底地壳具有明显的差别,即由松辽盆地地壳的三分性变到东缘域盆地外地壳的二分性,在剖面近东端得到近26 km深的莫霍界面深度,并用均衡理论分析莫霍界面形态特征的形成机理;上部地壳存在双向大型推覆断裂,推测其被推覆体主体是古亚洲洋沉积地层即C-P系海相地层.这些认识为中国东北地区探查晚古生代海相地层、研究东北亚地壳结构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深部反射地震探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概述了近年来用近垂直反射地震方法研究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问题所取得的基本成果,说明了在松辽盆地内所进行的两次深反射地震探查,包括位置、科学目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和基本结果,利用延长排列所得到的约42km长共炮点资料,求出松辽盆地地壳平均速度约为6.197km/s。通过初步解释,认为在上部地壳存在多组低角度断裂、中下部地壳构造具有更为复杂的震相、Moho震相比较清晰,多处出现与Moho震相斜交的震相。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隆起区地壳反射结构与“断开”莫霍界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松辽盆地内实施了4条近垂直反射地震法地壳精细结构探测, 获得了双程旅行时为15 s的松辽盆地地壳叠后偏移反射剖面. 重点研究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与东北隆起区反射结构特征. 发现松辽盆地隆起区内整体上表现出:由西至东沉积层厚度变薄, 由北向南沉积层厚度增厚; 无论是东南隆起区还是东北隆起区, 壳内反射图案在南北向与东西向均变化剧烈; 东北隆起区莫霍界面双程反射旅行时变化范围为9.6~11.0 s, 深度范围为30~34 km, 东南隆起区莫霍界面双程反射旅行时变化范围为9.7~10.4 s, 深度范围为30~32 km. 由叠偏剖面资料分析可见松辽盆地隆起带内莫霍界面反射出现特异的断开特征, 错距达0.1~0.5 s, 约合2 km左右. 断开带附近存在多组剪切断裂并表现出隆起带内断开宽、两隆起带交界部位窄的空间分布规律. 这些反射图像与特异莫霍界面反射被推断为多期次黑龙江微陆块弱碰撞、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等动力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延长排列法求取地壳反射纵波平均速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Moho几何特征,提出采用常规的延长排列法求取地壳内反射纵波平均速度,进而计算盆地基底平均波速。经过综合误差分析,得出松辽盆地内地壳平均纵波速率约为6.197km/s(相应的0为10.676s),基底平均纵波速度约为6.75km/s。通过与全球地台区,陆-陆碰撞带,裂谷带盆地之下地壳平均波速数值的比较,认为在松辽盆地内存在上地幔物质上涌过程,上涌物质的一部分进入中部地壳,引起基底平均波速增高。讨论用延长排列法求取地壳平均波速的条件,包括Moho震相的条件,地表条件和接收排列长度的条件等。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近年来用近垂直反射地震技术研究莫霍面的进展. 对在松辽盆地内进行的约1300km近垂直反射地震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和解释. 得到松辽盆地内莫霍面埋深的一些特点,其中重要一条是沿依安—大庆—大安东一线存在32km的等深线,其西侧莫霍面埋深明显大于东侧. 对典型剖面段的莫霍面震相进行瞬时信息的提取. 结果表明,利用三瞬信息可以补充原始剖面上莫霍面的解释. 并对与莫霍面有关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