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青藏高原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卫星上携带的闪电探测仪所获取的8年闪电资料(1995~2002)对青藏高原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以及高原季风期间闪电活动对地面热力学特征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上的平均闪电密度为3fl·a-1·km-2,并在高原中部(32°N, 88°E)出现闪电密度峰值5.1fl·a-1·km-2.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6~8月,并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最为活跃.大部分地区的闪电活动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16:00 LT,在中西部的显著高山地区早于这一时刻,而在显著低海拔的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晚于这一时刻.夏季季风期间高原上的闪电活动明显依赖于地表的热力学特征,并与地表鲍恩比和感热通量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和0.6,鲍恩比有可能作为调整闪电产生效率的量度.  相似文献   
42.
矿山地震监测技术的进展及最新成果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回顾了矿山地震监测的简史,介绍了近期矿震监测技术改造情况.抚顺小孔径矿山地震台网的监测取得了比较完整的观测资料.矿震定位结果表明了矿震与开采进程的相关性.用岩石断裂力学和损伤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两类不同矿震的成因给出了最新解释.观测资料证实了矿震与瓦斯溢出的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矿震可能成为瓦斯溢出的预警信号.由此证明,实现矿震与瓦斯浓度的联合监测是重要的,也是可行的.矿山地质灾害的综合地球物理监测对于地震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中尺度实验意义,同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也将带来重要效益.  相似文献   
43.
强矿震地球物理过程及短临阶段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中尺度地震实验场高密度数字地震和前兆台网对抚顺老虎台矿两次强矿震进行连续的现场观测,用地震学方法和小波工具分析强矿震孕震过程采集到的数据,提取短临阶段的异常信息;用区域强震震源机制解、强矿震的震源机制解、极近场震源调查、震源高精度定位、现场绝对地应力测量、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试验方法,分析强矿震的孕震应力场环境和震源机制;通过定量观察采矿与矿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强矿震的直接诱发原因.提出地质构造环境、地应力场和采矿活动共同作用诱发强矿震的机理和局部应力场在孕育该震过程起主导作用、卸荷重力应力场抑或耦合了高压瓦斯的膨胀起主要诱发作用的观点;发现煤炭深部开采条件下,矿震和瓦斯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有可能存在一种开采卸荷和高压瓦斯气体膨胀耦合作用诱发的新型矿震——卸胀耦合型矿震;提取到震前短临阶段存在的b值、η值、频次、波速比等可信的地震学异常和定点潮汐形变前兆异常,对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和强矿震短临阶段的预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2008年11月和2010年11月分别在青岛近海6个站位和胶州湾9个站位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应用连续提取法分离和测定其主要成分和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易还原态的重金属受铁锰氧化物体系显著影响,其中镍的迁移过程基本受控于该体系,有机结合态的铬和钡迁移变化受有机质一定影响,其他形态重金属主要受外源输入影响。Pb和Cr存在显著富集,相对其他金属污染较明显。Pb的生态风险最高。胶州湾东部,尤其是李村河口附近重金属污染程度和不稳定性都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5.
Abstract

The efficient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 networks, as well as the management and strategies of existing water supply systems, require accurate short-term water demand forecasts. In this study, a statistical model for the estimation of daily urban water consumption was developed.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analyse and forecast the daily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main district of Beijing, China, from 2006 to 2010. The model exhibited good performance with a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greater than 0.9 in both the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peri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the 7-day moving average temperature is an efficient variable that can be used to depict water-use variation in a year; (b) a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of 31.1°C and the occurrence of precipitation are two thresholds of water-use behaviour; and (c) the current day’s water consumption has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one, two and seven days ago.

Editor Z.W. Kundzewicz; Associate editor D. Yang

Citation Zhang, D.W., et al., 2013. Statis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ily variation of urban water consumption in Beijing, China.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59 (1), 181–192.  相似文献   
46.
Using 12 years of data from the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based Precipitation Radar(PR),spatial and diurnal variations of deep convective systems(DCSs)over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are analyzed.The DCSs are defined by a 20 dBZ echo top extending 14 km.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CSs genesis is also discussed,with reference to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reanalysis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DCSs occur mainly over land.They concentrate in south of 20°N during the pre-monsoon season,and then move distinctly to mid-latitude regions,with the most active region o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Himalayas during monsoon season.DCS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more frequent than those in central-eastern China,but smaller in horizontal scale and weaker in convective intensity.DCSs in central-eastern China have more robust updrafts and generate more lightning flashes than in other Asian monsoon regions.The horizontal scale of DCSs over the ocean is larger than that over the other regions,and the corresponding minimum infrared(IR)brightness temperature is lower,whereas the convective intensity is weaker.Continental DCSs are more common from noon through midnight,and DCS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more frequently from noon through evening.Oceanic DCSs frequency has a weaker diurnal cycle with dawn maximum,and diurnal variation of DCSs over the tropical maritime contin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ver the continent.  相似文献   
47.
强矿震地球物理过程及短临阶段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区域强震震源机制解、现场地应力测量、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强矿震的孕震环境;通过定量观察采矿与矿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强矿震的诱发原因;基于中尺度地震实验场高密度数字地震和前兆台网的现场观测,用地震学方法和小波工具分析强矿震孕震过程采集到的数据,提取短临阶段的异常信息;通过强矿震的震源机制解判断震源处的应力释放状态。提出地质构造环境、地应力场和采矿活动共同作用诱发强矿震的机理和次生应力场在孕育该震过程起主导作用的观点.发现震前短临阶段存在可信的b值、η值、频次、波速比等地震学异常和定点潮汐形变前兆异常,时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和强矿震短临阶段的预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8.
为掌握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獐(Hydripotes inermis)的最新种群数量与分布状况,于2007年3~5月,在江苏省盐城滨海湿地用样线法对獐的春季种群数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獐在盐城滨海湿地有2个分布区,一个在射阳县境内,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中心,扩散至射阳芦苇公司及其周边区域;另一个位于大丰县境内,从大丰麋鹿保护区的第一核心区至第三核心区及周边荒地.獐在盐城滨海湿地的总数量在372只左右,其中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分布獐的数量和密度最高,其数量约为327只,密度为1.9只/km2.与20世纪90年代调查数据相比,獐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9.
GIS的社会化及公众GI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IS(地理信息系统 )的发展继专业化和行业化阶段之后 ,正处于社会化发展阶段。在该阶段 ,GIS的主要作用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文章在分析了GIS的这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公众GIS”的概念 ,即 :直接面向公众 ,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和辅助公众进行行为决策的地理信息系统。与传统GIS相比 ,公众GIS更具有信息服务业的特点。公众GIS的建设应该突出信息的全面性、现势性和准确性、系统的友好性以及数据的易维护性等原则。公众GIS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网络、数据库、多媒体以及系统的友好性设计等技术。公众GIS在建设全国城市公众信息服务网、全国交通旅游信息网以及汽车导航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公众GIS的实例———“今日武汉”公众查询系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0.
本文将对求解Radon变换的改进Fourier算法进行误差分析,证明了在L2范数下改进Fourier算法是收敛的且具有O(1/q)敛阶,其中2q为像素点矩陈阶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