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6篇
  免费   2517篇
  国内免费   3455篇
测绘学   1627篇
大气科学   2081篇
地球物理   2700篇
地质学   6471篇
海洋学   2052篇
天文学   400篇
综合类   1187篇
自然地理   166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688篇
  2021年   817篇
  2020年   631篇
  2019年   791篇
  2018年   766篇
  2017年   737篇
  2016年   783篇
  2015年   737篇
  2014年   859篇
  2013年   919篇
  2012年   970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974篇
  2009年   824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721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41.
鱼生长激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登  双宝  陈荣忠  杨丰 《台湾海峡》2001,20(Z1):85-90
鱼生长激素是鱼类脑垂体中分泌的促进生长的单一亚基的蛋白激素.它参与鱼的生长代谢,能够加速蛋白质合成和脂类降解等生理功能.鱼生长激素能够大大地加快鱼类的生长,在鱼类的水产养殖领域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阶段鱼生长激素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转生长激素基因鱼的育种和鱼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表达两个方面,且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2.
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群落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共鉴定248种,隶属于5纲78科161属,应用群落系数,等级聚类分析和极坐标排序研究软体动物落分布,结果表明,软体动物群落可分为3种类型,即河口型群落,近岸港湾群落和开阔海域群落,群落分布与海岛所处地理位置及其生境类型密切相关,盐度和水动力是重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3.
南海带鱼遗传变异及其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鱼是我国海洋鱼类中最重要的经济鱼类,过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多认为中国近海的带鱼为一个种,而不同的学者分别认为存在3,4和5个种群。从1976年开始,我们试图主要用生化方法并结合形态学资料研究带鱼的分类。1983和1988年报道了我们通过带鱼肌浆蛋白和形态学部分资料的研究认为中国近海带  相似文献   
44.
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舟山潮间带生物种类数量的平面分布与盐度和海岸开敞性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有关;群落数量的水平分布与底质和海岸开敞性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有关。舟山潮间带生物有明显的分带现象,隐蔽的岩岸区分为:滨螺带和藤壶-牡蛎带两个带;开敞性岩岸区分为:滨螺带,藤壶-(虫戚)-藻类带及藻类带3个带。沙滩区分为:沙蟹带和浅蛤-斧蛤带两个带;泥沙滩区分为:盐碱植物-滨螺带和招潮蟹-大眼蟹带;泥滩区分为:蟹守螺-囊螺带和蟹守螺-织纹螺带。  相似文献   
45.
依据地貌学和风景学的角度,福建沿海景观以闽江口和九龙江口为界可分为3个景观亚区,并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动态性与脆弱性和关联性与分异性等特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的原理研究沿海景观的构成与格局,在沿海景观的分类和特征概括的基础上,探讨福建沿海景观旅游开发与建设的模式.通过维护沿海景观系统的稳定,优化沿海各景观亚区的分布格局,提高沿海景观的整体舒适性和挖掘文化景观的内涵等应对措施以实现福建沿海旅游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6.
采用微卫星遗传标记技术对山东近海牙鲆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所用牙鲆于2003年5月分别采自山东近海和青岛胶南养鱼场,各20尾,取全血或肌肉组织,以酚-仿抽提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筛选获得的10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产物经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EB显色,用ImageMasterl D Elite(Version 3.01)软件分析电泳结果,并计算了相应的遗传学参数。结果表明,在自然和养殖群体中,10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平均数(α)分别为6.7和6.1,每个基因座位有效等位基因数(αe)分别为1.8—6.8和2.5—6.7,群体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8120和0.7310;两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遗传距离和基因分化系数为0.8558、0.1557和0.0558;自然群体内每个座位上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9—0.84、个体识别率(DP)为0.54—0.86、非父排除率(PPE)为0.41—0.72,其累积个体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均达到0.9999,表明所选座位属中高识别力的遗传标记,可以将它们应用于今后牙鲆雌核发育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以及进一步的遗传育种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47.
中太平洋铁锰结壳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已有研究表明大洋中溶解的铅(Pb)来源于陆源物质,但是,对Pb进入大洋的途径争议很大。为此分析了取自中太平洋两块铁锰结壳样品的Pb同位素组成,获得了整个新生代的中太平洋Pb同位素演化历史。结果表明这两块结壳的Pb同位素随时间的演化曲线与中北太平洋沉积物岩心LL44-GPC3中风成碎屑的Pb同位素演化曲线相似。证实该区深水中的天然溶解铅主要来自风成粉尘,并且50Ma之前中太平洋中溶解Pb同位素组成主要取决于源自美洲的风成粉尘的输入,40Ma之后主要取决于源自亚洲的风成粉尘的输入。  相似文献   
48.
0102号台风"飞燕"移动路径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鸣  林毅  李泓浩 《台湾海峡》2003,22(1):102-107
2001年2号台风“飞燕”登陆早、强度大、移速快、突发性强给福建中部沿海地区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及云图等资料对其登陆福建及后期路径北折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hPa散度、850hPa涡度及低层能量场对台风路径北折有比较好的预示作用,台风未来移向有沿着200hPa其中心附近辐散中心长轴方向、850hPa正涡度长轴方向及低层暖平流区和850hPa θse高能中心轴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49.
26S蛋白酶体是真核生物中一种具有ATP依赖性的蛋白酶复合体,主要通过泛肽途径选择性降解细胞内与代谢调控、细胞周期有关的功能蛋白及异常蛋白,参与多种细胞活动的调控过程。26S蛋白酶体由具有催化活性的20S亚复合体和一个具有调节作用的19S亚复合体组成,其中19S亚复合体中的ATP酶亚基是调节26S蛋白酶体活性的重要组件。本通过简并引物PCR手段,从软体动物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中扩增到参与构成19S亚复合体的S4和S7(MSS1)两个亚基的基因片段。这两个基因片段所编码的ATP酶组件包含有Gx4GKT,DEID,SAT和H/QRxGRxxR等26S蛋白酶体ATP酶亚基的共同功能基序。这是首次在软体动物中报道26S蛋白酶体的ATP酶亚基基因序列,为研究软体动物中26S蛋白酶体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50.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bsolute calibration results for both JASON-1 and TOPEX Side B (TSB) altimeters obtained at the Lake Erie calibration site, Marblehead, Ohio, USA. Using 15 overflights, the estimated JASON altimeter bias at Marblehead is 58 ± 38 mm, with an uncertainty of 19 mm based on detailed error analysis. Assuming that the TSB bias is negligible, relative bias estimates using both data from the TSB-JASON formation flight period and data from 48 water level gauges around the entire Great Lakes confirmed the Marblehead results. Global analyses using both the formation flight data and dual-satellite (TSB and JASON) crossovers yield a similar relative bias estimate of 146 ± 59 mm, which agrees well with open ocean absolute calibration results obtained at Harvest, Corsica, and Bass Strait (e.g., Watson et al. 2003). We find that there is a strong dependence of bias estimates on the choice of sea state bias (SSB) model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variant JASON instrument bias estimated oceanwide is 71 mm, with additional biases of 76 mm or 28 mm contributed by the choice of Collecte Localisation Satellites (CLS) SSB or Center for Space Research (CSR) SSB model, respectively. Similar analysis in the Great Lakes yields the invariant JASON instrument bias at 19 mm, with the SSB contributed biases at 58 mm or 13 mm, respectively. The reason for the discrepancy is currently unknown and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Finally, comparison of the TOPEX/POSEIDON mission (1992-2002) data with the Great Lakes water level gauge measurements yields a negligible TOPEX altimeter drift of 0.1 mm/y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