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葛毅华 《气象》1996,22(7):21-25
作者从流域地形,气候变化以及水库影响3个方面来探讨四川省升钟水库运行初期水量不足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建库前后库区及库周地区年降水量时空分布趋势一致,所不同的是建库后较之建库前各地年降水量普遍偏少200mm左右,在库周各地建库前后地形不变,且水库蓄水后对为中周站年降水量最大影响为减少近40mm,且建库后3年连年姓严重干旱说明气候对降水的影响比水库的影响要大得多,气候变化是影响水库运动初期水量不足的  相似文献   
82.
杨翼华  骆宏玉 《岩矿测试》1992,11(4):345-347
实验验证了碳酸盐对平菲耳特法测定化合水的影响,提出用室温下水蒸汽饱和的空气排除管内CO_2以消除其干扰。  相似文献   
83.
论大气环流的季节划分与季节突变 Ⅲ.气候平均情况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薛峰  林一骅  曾庆存 《大气科学》2002,26(3):307-314
该文第Ⅰ部分定义了大气环流的季节划分和季节突变,第Ⅱ部分按此对个别年份的情况作了具体计算,第Ⅲ部分则利用NCEP/NCAR 1978~1997年气候平均资料做了实际计算,其结果与第Ⅱ部分大体一致,但更鲜明且更有代表性(是气候平均而非个别年份).主要结果有:(1)在对流层中下层,亚洲冬季风环流的建立始于欧亚大陆高纬西风带,夏季风环流的建立始于太平洋副高(副热带季风),以及由于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冷高等几个大气活动中心的建立或加强(热带季风).(2)各季节的建立始于平流层,之后是对流层低层的极区和热带个别区域,并由上述层及地区分别向上、下层和中纬度地区发展,最终导致整个半球季节环流场的建立.(3)季节突变最强在平流层,分别位于两半球的热带到副热带以及高纬到极地,其中从冬到夏的突变明显强于从夏到冬的突变,而对流层的季节突变较平流层偏弱,主要位于热带到副热带的中上层.  相似文献   
84.
试论盐系中泥砾岩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系中伴生泥砾岩的形成主要与成盐期中、期后强烈的构造活动和风化作用有关。伴随着火山活动和热流体渗入的地震活动引起厚盐层及其间碎屑岩层发生扰动、断裂、破碎塑流等形变,导致塑性岩盐胶结的泥砾岩层的形成。兰坪 思茅盆地盐系中普遍发育有泥砾岩,可具一定代表性。我国一些具有泥砾岩成因的盐盆地,按泥砾与胶结物盐类矿物的形成时间可分为3类:(1)同沉积泥砾岩(地震成因为主,还包括少量风浪冲刷的湖岸沉积物);(2)后期盐体塑流泥砾岩;(3)含盐地层风化泥砾岩淋滤。  相似文献   
85.
基于打印机和视觉模型的阶调误差扩散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打印机模型和视觉模型的阶调误差扩散算法。这种基于模型的半色调方法是利用打印机的特征和人类的视觉特性使打印图像的质量达到最佳。为了保证根据阶调不同获得最优矩阵,使用基于人眼视觉模型的误差算法对半色调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6.
Wang  Huaning  Yan  Yihua  Sakurai  Takashi  Zhang  Mei 《Solar physics》2000,197(2):263-273
The photospheric vector magnetic fields, H and soft X-ray images of AR 7321 were simultaneously observed with the Solar Flare Telescope at Mitaka and the Soft X-ray Telescope of Yohkoh on October 26, 1992, when there was no important activity in this region. Taking the observed photospheric vector magnetic fields as the boundary condition, 3D magnetic fields above the photosphere were computed with a new numerical technique. Then quasi-separatrix layers (QSLs), i.e., regions where 3D magnetic reconnection takes place, were determined in the computed 3D magnetic fields. Since Yohkoh data and Mitaka data were obtained in well-arranged time sequences during the day, the evolution of 3D fields, H features and soft X-ray features in this region can be studied in detail. Through a comparison among the 3D magnetic fields, H features and soft X-ray features, the following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a) H plag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ortions of QSLs in the chromosphere; (b) diffuse coronal features (DCFs) and bright coronal features (BCFs) are morphologically confined by the coronal linkage of the field lines related to the QSLs; (c) BCFs are associated with a part of the magnetic field lines related to the QS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s the likely places where energy release may occur by 3D magnetic reconnection, QS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romospheric and coronal heating in this active region.  相似文献   
87.
笔者在琼州海峡西口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新发现碳酸盐胶结岩,通过生物碎屑AMS14C同位素定年、全岩X衍射定量分析、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成因研究。结果显示,碳酸盐胶结岩的成岩时代为早—中全新世,具有等厚纤柱状环边胶结、重力悬挂胶结、马牙状胶结、(似)共轴增生胶结、非等轴胶结等5种胶结物特征;阴极发光环带具有广泛发育、环带密集,可见淡水和海水相互作用的咸淡水混合带,说明其成岩环境包括淡水渗流带、咸淡水混合带、海水渗流带、海水潜流带;结合其沉积主微量元素特征,其赋存层位的沉积环境为海岸沉积环境,滨岸沉积相障壁岛亚相,属于海滩岩。综合雷州半岛西南部灯楼角珊瑚礁的海平面记录,重建了全新世琼州海峡西口地区海平面演化历史:9. 9~6. 7 ka BP海侵期、6. 7~6. 2 ka BP海退期、6. 2~4. 2 ka BP海侵期和4. 2 ka BP至今的稳定期等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88.
土地覆盖精度验证是定量刻画土地覆盖遥感解译数据质量的必要手段。传统的土地覆盖验证主要是以"GPS定点"+"野外景观照片"的平面验证方式,其获取的验证点数量受制于野外采样效率,且主观性强。本研究提出一种车载三维摄像仪的土地覆盖验证方法,解决了三维视频资料中GPS验证点信息的输出和提取、验证点分类识别与管理,打分的精度评价等技术问题。以蒙古国东部7省(市)采集的2013年野外视频为例,从264 GB的影像资料中,分别以1、5、10、60、300 s为采样间隔,分离和辨识出123 396、24 679、12 339、2056、411个验证数据,并以验证打分的方法获得本区域的验证精度。分析表明,车载三维摄像仪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连续记录可观的三维实地信息的优点,适用于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土地覆盖验证。实地分间隔抽样结果表明,60 s间隔的采样频率在验证效率上最优,变长间隔采样技术将成为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9.
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区建筑物分级提取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出一种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区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将面向对象的思想融入到基于邻域总变分的建筑物分割方法中,并通过分析分割后不同类型建筑物提取的难易程度,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建筑物对象分级提取策略:首先通过形状分析检测一部分分割完整的矩形建筑物目标,然后采用新提出的多方向形态学道路滤波算法将建筑物与邻近光谱相似的道路目标分离,确保每一个候选建筑物目标都是独立的对象,最后利用初提取的建筑物对象和已剔除的非建筑物对象作为样本建立概率模型,根据贝叶斯准则进行建筑物后提取。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同一幅影像中具有不同形状结构和光谱特性的建筑物目标,准确率高、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90.
青海湖流域圆柏年轮指示的近千年降水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采自青海湖流域天峻地区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1061a树木年轮年表序列.通过响应函数计算得出,该年表对青海湖区前一年年降水量反映敏感,由其重建了该地的年降水量序列,并应用交叉检验方法对校准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方程稳定,重建的年降水变化比较可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10a时间尺度上年降水经历了11个偏多和偏少时段,其中6(7)个显著的偏少(多)时段分别是1001-1060、1131-1320、1411-1510、1691-1740、1811-1850年和1911-1940年(961-1000、1061-1110、1321-1410、1511-1650、1741-1790、1881-1910年和1941-2000年).平均约53a发生一次突变,13-14世纪是年降水的多变时期,12、17和20世纪是年降水的相对稳定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