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酶解法提取鱼油的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蛋白酶酶解法从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加工的下脚料———鱼头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和感官特征为指标,通过正交优化实验设计,获得了胰蛋白酶提取鱼油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酶解温度45℃,酶添加量1.5%,料液质量比1∶1,酶解时间4 h,酶解pH 8。在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为4.34%,理化指标除过氧化值外均达到SC/T3502-2000的粗鱼油二级标准,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高达38.47%,其中DHA和EPA的含量分别为23.63%和4.84%。  相似文献   
52.
粗鱼油通过精炼可以除去非甘油三酯杂质成分,研究表明黄鳍金枪鱼鱼油精炼的工艺参数为:800g,L的H3PO4脱胶,添加量为油量的1%(体积分数);300g/L的Na0H脱酸,添加量为油量的2%(体积分数);活性土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10%(质量分数);85℃下减压蒸馏脱臭15min。经过精炼,鱼油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有淡鱼腥昧,理化指标达到鱼油SC/T3502—2000标准的精制鱼油一级要求,精制鱼油中PUFA的总含量(w)达37.06%,DHA和EPA含量(w)分别为25.10%和4.45%。  相似文献   
53.
以凡纳滨对虾为原料,以ACE抑制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虾肉蛋白自溶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即在酶解条件(pH值、温度、虾头虾肉质量比)和ACE(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之间建立了数学模型Y=23.59-0.21X1+0.84X2+0.85X3-0.71X12-0.94X22-1.06X32+0.088X1X2-0.46X1X3-0.87X2X3。分析表明,在3个因素中,虾头与虾肉比例对ACE抑制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pH7.35,温度57.2℃,虾头与虾肉比例为1∶1。根据回归方程的预测结果,反应时间为4 h,其ACE抑制率达41.9%。  相似文献   
54.
翡翠贻贝经调味、腌制和干燥制得的调味干制品具有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的特点。试制品水分含量为29.3%、蛋白质含量28.8%、脂肪11.7%、粗灰分2.69%、水分活度为0.815。  相似文献   
55.
贝类功能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亚  章超桦  张静 《海洋科学》2003,27(8):34-38
远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就有以“以鲍鱼汁治血枯”的记载,说明海洋贝类除供人类食用以外,早已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已知我国近海约有贝类3000余种,入药的仅有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究方格星虫酶解物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方格星虫酶解物组和云南白药组进行止血实验,并建立小鼠全皮层创伤模型。将方格星虫酶解物制成膏状,每天上药一次。于术后3、5、7 d分批各处死5只小鼠,固定7只用于拍照。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测定伤口愈合率、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结果】相比于空白对照组,方格星虫酶解物组显著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愈合率,缩短掉痂时间、创面宽度,调节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促进胶原蛋白沉积,伤口愈合较好,残留疤痕不明显。【结论】方格星虫酶解物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功效,其作用机制与止血、调节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促进胶原蛋白沉积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交联淀粉与虾肉糜不同比例混合时3D打印稳定性的变化,阐明交联淀粉改善虾肉糜3D打印效果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比例虾肉糜-交联淀粉的物理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相行为特征、3D可打印性、流变特性、微观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结果】当以虾肉糜与交联淀粉的质量比80∶20进行物理混合形成共混体系时,离子键、疏水相互作用的增加和氢键、二硫键的减少,驱动虾肉糜将交联淀粉包裹于内部形成连续相,使共混体系的稠度系数K和流变单元之间相互作用强度AF增加,改善了物料的流动性和自支撑能力,3D打印精确性和稳定性分别为94.78%和97.2%。【结论】交联淀粉与虾肉糜共混体系在分子间作用力的驱动下,改善了体系的流变特性,使物料能够流畅地进行3D打印并最大程度保持其设计结构特征。当虾肉糜与交联淀粉质量比为80∶20时,物料的3D打印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珍珠龙胆石斑鱼背、腹部肌肉的营养成分与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用常规分析法检测鱼肉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结果】珍珠龙胆石斑鱼含肉率达到71.03%±3.88%,鱼鳞与皮质量分数高达9.60%±1.67%。背、腹部肌肉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干基)分别为85.19%和77.47%,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6.44%和12.00%,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为0.45;背、腹部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86和81,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0.06和72.61,均为赖氨酸含量最高,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156和140;背部肌肉中5种鲜味氨基酸总量(7.26%)较腹部(7.09%)略高,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肌肉脂肪酸总量的60.11%和45.54%,EPA+DHA的含量是腹部肌肉的11.5倍,质量分数达20.42%,ω-3/ω-6 PUFA为9.56;背、腹部肌肉分别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50与52种,腹部肌肉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60.25%,其不饱和醇类与醛类对其肌肉的总体风味起重要贡献。【结论】珍珠龙胆石斑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赖氨酸、精氨酸、EPA和DHA的优质海产经济鱼种,其背部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于腹部,是优质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源;背、腹部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丰富,腹部肌肉的鲜味优于背部肌肉。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温度对季鏻盐离液体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季鏻盐离子液体为非极性相,水为极性相,TX-100/正丁醇为表面活性剂,构建5种微乳液体系,绘制拟三元相图、测定流变特性。【结果】高温有利于四丁基三氟乙酸膦([P_(4444)]CF_3COO)、三丁基辛基溴化膦([P_(4448)]Br)形成微乳液,低温利于四丁基四氟硼酸膦([P_(4444)]BF_4)、三丁基辛基三氟乙酸膦([P_(4448)]CF_3COO)、三丁基辛基四氟硼酸膦([P_(4448)]BF_4)形成微乳液。其中[P_(4444)]CF_3COO和[P_(4448)]Br具有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相转变行为,[P_(4444)]BF_4、[P_(4448)]CF_3COO和[P_(4448)]BF_4具有高临界溶解温度(UCST)的相转变行为。5种季鏻盐离子液体微乳液的黏度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流体类型由假塑性流体趋向于牛顿流体。【结论】温度是影响季鏻盐离子液体微乳液相平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高密度CO2(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在纵向溶解和扩散过程中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优化处理工艺参数。【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对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建立了虾肉糜凝胶强度与DPCD纵向溶解和扩散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之间的回归模型;纵向处理的压强、温度和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虾肉糜凝胶强度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纵向处理压强﹥时间﹥温度;当纵向处理压强为30 MPa、温度为60℃和时间为60 min时,虾肉糜的凝胶强度达到了(180.63±1.53)N·mm,与模型预测值180.85N·mm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回归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和预测纵向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对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